孔子与老子的两面之缘(4)

导读: 老子还告诫孔子,为人子者与为人臣者都不要固执己见——“毋以有己”。孔子什么时候对这话有了感触,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后来总结出著名的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孔子与老子的两面之缘(4)"分享给大家!

老子还告诫孔子,为人子者与为人臣者都不要固执己见——“毋以有己”。孔子什么时候对这话有了感触,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后来总结出著名的“绝四”之律:“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二 再见老子

《史记》只记载孔子见了老子一次,我们推算是在他三十四岁那年。而《庄子》中则又说,孔子年五十一而见老子:

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

因为《庄子》“寓言十九”,后人多不将它看成信史。不过,如果本段纯是寓言,则所举数字当取整数,说孔子行年五十不闻道也就罢了,何必要说五十一呢?学度数五年也就罢了,学阴阳何必要说十二年呢?此中当有真实的历史信息。联系孔子初见老子是三十四岁,加上十七年正好是五十一岁。所以,孔子与老子还有第二次相见,这一次是在定公九年。至于二人何以会在沛地相见,历史上没有记载。据李炳海先生考证,老子晚年由周入楚,隐居于陈地苦县,即今河南鹿邑,离沛县不远。而孔子于定公九年为鲁中都宰,在山东汶上,离沛县也很近。利用工作之便,安排一次与老子的会面还是有可能的。

司马迁未必没有读到《庄子》这条材料,也许是把它当成“寓言”而忽略掉了。但他发现老子对孔子有两番教训,放在一处显然不妥。他放弃了互现法,把两段谈话分别安放在两个人的传记中。现在我们可以断定,《老子列传》中的那段话,是两人第二次见面时说的: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