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3)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3)"分享给大家!
清议不可犯九品中正制在早期尚保有公正性
除了重视社会舆论之外,在设立的早期,参与评议的中正官员中有许多刚正不阿的良心之士,他们秉持着公正的原则来评定人才,评论大多得当,少有贪赃枉法者。
史书中记载下了许多中正秉公守事的形象,例如华恒在当州中正时,乡里有个叫任让的人轻薄无行,华恒便不计门第,坚决贬黜他,不令其入仕为官;陈庆之是南梁名将,但他的儿子陈暄落魄嗜酒,故而不被中正认可,久久不得调任;王济在当太原大中正的时候,积极访问各邑人才状况,某天他得知乡里有一个叫做孙楚的人,便对同事们说:“此人非卿等所能目,吾自为之”,成功将其推举给朝廷,颇有伯乐之风。
《三国志》记载,魏朝时期,太傅司马懿曾访问夏侯玄时事,夏侯玄建议不给给予中正过大的权力,说:“中正则唯考起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勿使生降。台阁总之,如其所简,或有参错,则其责负在有司。”认为选拔人才要分为“上之分”与“下之叙”两方面,将任用与考核分开,作为上级机构的台阁具有任免权,作为下级机构的中正则具有考核权,二者形成一定的制衡。然而到了后世,中正之权逐渐增大,出现“九品访人,惟问中正”的现象。西晋之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腐化
九品中正制使选拔人才的权力实现了下移,不再通过高居庙堂之上的官府、台阁来钦定人选,而是先通过中正的筛选,再报给官府批准。这样,那些在乡里拥有势力的豪门望族常常会垄断掉中正的职位,按自己的意志来推举人才。
早在晋武帝时期,刘毅就曾上疏抨击九品中正制,认为中正的权力太大,已经窃取了朝廷的选拔人才之权,说:“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下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已经失去了公正性,而且自魏朝以来,九品中正制也并未选拔出杰出的人才,反而出现“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问题,所以刘毅说:“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