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导读: 《晋书》记载,在晋武帝时期,有一个文人名叫左思,他出身卑微,是一个小吏的儿子。左思虽然相貌丑陋,不善言辞,但他的文采很高,辞藻壮丽,年纪轻轻就写了一篇水平很高的《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分享给大家!

《晋书》记载,在晋武帝时期,有一个文人名叫左思,他出身卑微,是一个小吏的儿子。左思虽然相貌丑陋,不善言辞,但他的文采很高,辞藻壮丽,年纪轻轻就写了一篇水平很高的《三都赋》,但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他便向贵族皇甫谧呈书,请他帮自己做个序。正是靠着这篇序,左思的作品才逐渐为世人所知晓,一时间“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经过这件事后,左思意识到了门第和阀阅的重要性。如果出身于贵族,那么即使是涂抹乱画的作品都会有人争相传阅;而自己虽然才比班张,然而若无皇甫谧写的那篇序,《三都赋》恐怕就要烂在故纸堆里了。

因此,左思在《咏史》中感叹说:“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反映的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左思在诗中控诉魏晋的门阀政治什么是“九品中正制”?

在两汉时期,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为察举制。规定每乡、每县的地方官要推荐当地品行极佳的士人给官府,供朝廷任用,成为了平民入仕的重要渠道。被选拔的人虽然不需要参加严格的科举考试,但察举制的门槛相对来说还是过高了。所谓人无完人,那种品行绝佳的人更是百里挑一。因此到了汉末,在乱世时期,正当用人之际,如果还拘泥于对道德的评价的话,那么就无人可用了。

所以魏武帝曹操在起兵之初,就积极举贤任能,他打破了察举制的常规,认为只要是有才干的人,就不能拘于道德清议,也不必在乎出身高低,一律任用而不疑。曹操在用人上不拘一格,而且认为才能比德性更重要。而到了鼎足之势已成之后,他又改变了之前用人做法,采纳何夔的建议,对各乡镇的人才进行核查,“使长幼顺序无相逾越”;又在州郡设置四科,根据文、行、忠、信来评定人才,然后再进行察举,试辟公府。这是基于丧乱之后,人员迁徙不定的考虑。为了将人员稳定的下来,便将考核之权赋予乡评,又采用四科来给人才划分等级,粗具九品中正制的雏形。在这种人才制度下,地方官的权限被削弱,而乡里的舆论得到了增强,并且把人才划分为了各个等级。

到了魏文帝时期,“乡评”被进一步推广,在陈群的主导下,于全国各郡邑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规定先由小中正品第、评定人才,然后再推荐给大中正;大中正进一步考核,再继续推荐给司徒;经过司徒的复核之后,便交付给尚书选用。这便是九品中正制的内容。

因为评定人才的机构为“中正”,而人才级别又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九个品级,故而这种用人制度被称为“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时期将武帝的“乡评”发展为“中正”,“四科”变为“九品”。最初中正的评定尚以清议、舆论为据,不拘于爵位,尚存乡评的余风;然而,到了后来,九品中正制越来越走了样,逐渐变成“计资定品,惟以居位为重”的现象。九品之间也相互絮乱,弊端丛生。

把人才划分为九品,由中正来评定九品中正制重视社会舆论的评判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