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非影迷群体“禁止入内”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宇宙探索编辑部》:非影迷群体“禁止入内”"分享给大家!
原创
文|小福 编辑|朴芳
《宇宙探索编辑部》可能是近两年影迷群体期待值最高的一部国产片。
从21年成为平遥电影节口碑爆款,到去年北影节展映的一票难求,提前看过《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观众不多,但期待看到这部影片的影迷数不胜数。
这部在期盼中声量越来越高的影片,仅映前阶段就在豆瓣汇集了超过18万想看用户。口碑方面,截至上映首日,该片豆瓣仍停留在8.6高分。
观众们感叹《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精彩,不仅源于那独树一帜的风格和天马行空的剧作,更在于为中国电影找到了科幻题材的另一种可能性。
荒诞科幻
《宇宙探索编辑部》很特别。
看过这部影片的绝大部分观众可能都会有这种感想。
开头很“民科”,故事很离奇,结局很意外。这部被划归为科幻喜剧类别的影片,在华语电影范围内很难找到一部可以对标的项目。
荒诞是影片的第一层。
在《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故事里,我们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主角唐志军,是一位执着追寻外星人多年的标准“民科”。他所任职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杂志濒临倒闭,生活中穷困潦倒,寻找外星人过程屡屡碰壁,然而他依然执拗地追寻着外星人的踪迹。
一段神秘电波的指引,让唐志军与几个同伴们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西南之旅。导演很明确地将这一行人塑造成了“当代版《西游记》”,通过影片的英文片名、角色故事设计,观众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种互文。
执拗寻找外星人踪迹的“唐僧”唐志军、神秘少年“孙悟空”孙一通、唯一的正常人吐槽役“猪八戒”秦大姐、苦力担当“沙僧”那日苏,就如西天取经般开启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路途。这一行人和行程本身就透着荒诞怪异,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了喜剧色彩。
随着旅途的推进,那层荒诞的外壳逐渐剥离,显露出来第二层现实底色。
严格来说,《宇宙探索编辑部》其实算不上是一部典型的喜剧作品。片中的喜剧元素更多来源于角色荒诞行为本身,而严肃现实才是这个故事的本质。
行至深山,最初寻找外星文明的目的性开始模糊,角色的行为动机逐渐明朗。藏在疯癫背后的唐志军,其实是一个困惑的人。
女儿临终前的发问,是唐志军一直捉摸不透的心结。就像寻找外星人本身一样,他与逝去的女儿之间,注定是一场坚持但得不到结果的一厢情愿。
现实生活给予他苦痛,他希望在超脱于现实的外星文明中,得到解答与解脱。
而影片的最后一层是科幻。
如果说荒诞和现实构成了《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两面,那么科幻就是将这两面串联起来的粘合剂。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科幻更多是作为一种符号起到象征性意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幻风潮、追逐科幻的中国科幻迷有了具象化的写照,也赋予了这场荒诞旅途合理性。
影片后半,科幻演变成了一种更高概念的存在形式。
这场荒诞旅途的末尾,当唐志军的寻找外星人之旅有了情感落点,他终于在乡野中找到了他探寻已久的答案。外星人不是任何人的救赎,身为人类的他只能在自我和解中达成自洽。
那一刻,当人类的私密情感被无限放大,似乎与人类探寻宇宙的意义形成某种共振。
这部影片,既是有关存在主义的哲学思辨,也是人类科幻精神的一种浪漫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