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的历史(3)

导读: 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 从战国到秦汉,在华夏民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汉民族。华夏民族的大一统与汉民族的形成,二者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的历史(3)"分享给大家!

从华夏民族到汉民族

从战国到秦汉,在华夏民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汉民族。华夏民族的大一统与汉民族的形成,二者密不可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

秦汉王朝在政治上的统一,对汉族共同经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将天下分为36郡,并征发50万人与越人杂居,这一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北方,秦始皇收复河套地区,建九原郡,迁内地人民3万户。并将秦、赵、燕三国长城相连,以此抵御来自北方匈奴的进攻。

郡县制的确立与发展与汉族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步的。从秦朝以来,郡县制成为历朝历代管理地方的基本形式。在统治地区设置郡县有利于政治上的稳定及经济上的发展,成为汉民族聚居的前提。郡县制的推行范围基本上和汉民族的活动范围是一致的。

(图四·秦代郡县制)

交通网络的形成为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创造了条件。秦朝时在陆路交通方面,修建了三条驰道,使王朝中心地区与郡县的边缘地区连接在一起。在水路交通上,通过修建运河和水渠将全国水系联系在一起,成为粮食运输、人员往来的重要方式。

西汉时"汉族"这一名称形成。西汉初期实行郡国并行制,武帝创立刺史制度,天下分十三州部。实行推恩令,打击地方势力,巩固中央集权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西汉王朝的政权,推动了西汉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

汉朝以后,尽管在某些历史时期各民族也有过分裂和斗争,但分裂使统一的范围越来越大,民族间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强。可以说,汉民族的形成,在相当程度上有赖于政权的调整和保证。

大一统经济政策与共同经济的形成为汉民族的形成奠定经济基础。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