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人敬惜字纸看古人敬畏之心,背后隐藏怎样传统,体现生态智慧(2)

导读: 造纸最先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麻和树皮甚至是藤​这些植物,但是纸张质量一直上不去。 既费力书写质量又不高。直到唐宋后,造纸术的原材料越来越多,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古人敬惜字纸看古人敬畏之心,背后隐藏怎样传统,体现生态智慧(2)"分享给大家!

造纸最先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麻和树皮甚至是藤​这些植物,但是纸张质量一直上不去。

既费力书写质量又不高。直到唐宋后,造纸术的原材料越来越多,因此纸张的质量、数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著名的科技读物《天工开物》​对造纸术给予了科学、专业系统的描写:“纸有精、粗之分,精者用来写字,粗者不以祭祀鬼神。”

由此笔墨在纸张的契合下,成了当时人心的敬畏,“敬惜字纸”​,成了老祖宗最初的文化构想,这种类似宗教般的高度,让虔敬的古人对文化有了最为深度的敬畏。

那么如何“敬惜字纸”​呢?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在南北朝之前,不“秽用”字纸,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将带有字的纸丢入厕所,此后伴随着宗教经文的大量衍生,更强化了这种宗教的约束性。

此外,在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中,以极其严肃的语气告诫后人:“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觉得不够,他还进一步阐释给儿辈们说:“借人家的典籍,都要爱护,如果此前有缺损,先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当时,还有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北宋名相王曾父亲非常重视明教传统,尤其是关于笔墨纸张 一生态度十分虔诚,哪怕看到带有字的纸被用作如厕,也会不嫌脏去捡起来冲洗干净,或是让它飘到水上,或是烘干再用火烧掉。

这些大背景是,北宋的雕版印刷技术广泛产生,当时刻书中心主要有东京、杭州、四川、福建等地。北宋后期人叶梦得对此形容说:“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京师比岁板印,殆不减杭州,但纸不佳。蜀与福建多衣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故不能工。”到了南宋时期,江西取代东京成为一个新的刻书中心,由此天下逐渐出现了大量优质好书,而敬惜字纸也变得更为广泛的一个文化命题。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