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名不虚的艾草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盛名不虚的艾草"分享给大家!
五月端午,民间一向有纪念屈原大夫投江汨罗的传说,同时又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用艾作虎,戴以辟邪的种种习俗。作为伟大的诗人,屈原的《离骚》称之为不朽典范,是毋庸置疑的,香草美人的文学传统,也拜他老人家所奠定。不出所料,在这篇布满花卉芳名的诗作中,果然有他忌日里出没于家家户户的艾蒿:“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盈要就是满腰,萧艾就是艾蒿。不难看出,《离骚》里的艾草,是与芳草相对的负面形象,旧注说它是贱草,更有注本称之为恶草。既然与芳草对称,贱草恶草应该都是气味上的输家。虽云输家,却未必无用。比《离骚》更早的《诗》三百中,也有艾的身影,《王风·采葛》云: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
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
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后来成为思念名句,而铺垫思念的采葛采萧采艾,则无疑属于服务生活的劳动。葛用来织布。萧旧注说它是荻蒿,可以作烛,有香气,古人用以祭祀。艾则用来治病疗疾。这样看来,萧艾又未必是一种东西。而且萧有香气,供应祭祀,批为贱草乃至恶草,便有些鲁莽。其实艾的气味,也属芬芳。萧艾遭到摒弃,或许在于屈原大夫对芳草的验身,秉持一种非同寻常近乎洁癖的意识,一如他对美德的热烈求索。
至于毛诗的旧注,更多从功能出发,仅仅在意艾的治病疗疾。然而即使仅此,它便不输于芳草,或者说极有用处亦不为过。屈大夫的诗篇里说到“户服艾以盈要”,或许在他生活的时代,后来端午节采集艾草禳毒辟邪乃至却鬼镇恶的习俗便已经存在。其实,毒邪鬼恶之类,不过是前科技时代对疾病毒虫的一种笼统指代,端午时节,天气燥热,疾病瘟疫易起,毒虫繁衍滋生,而群众性的采集悬挂佩戴气味浓郁的艾草,不论祛病避疫还是驱虫,都应该是公共卫生领域的有益活动。其实,西洋医学的药理研究已经表明,艾叶是不折不扣的广谱抗菌抗病毒药物,能抑制杀伤诸多病毒和细菌,于呼吸系统疾病亦有所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