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艺主张|阅历和格局,是《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的最大区别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闻艺主张|阅历和格局,是《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的最大区别"分享给大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宇
春节期间的两部好电影,《热辣滚烫》以近31亿的票房飘红至今,而以口碑见长、后来者居上的《第二十条》,目前已登上全球银幕,作为纯纯的国产片,《第二十条》的如今的“热度”大概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都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的确,每部影片都能反映出一个时期导演的立意、想法、艺术追求和社会关注。但因《第二十条》的优秀就否定《热辣滚烫》的优点,对《热辣滚烫》而言是不公平的,毕竟年轻的跨界导演贾玲和勇于创新试验、有着较高艺术追求和水准的张艺谋导演,存在着经验、阅历和艺术修为与追求的差别。
平心而论,《热辣滚烫》高票房,有赖于贾玲的高人气和第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成功,得益于“贾玲暴瘦100斤”的噱头和所谓女性瘦身励志的主题,但也恰恰是这一噱头和“所谓主题”让电影陷入了“以瘦为美”“贩卖身材焦虑”“只看到减肥没看到实际剧情”的争论中,从而损伤了电影的真正主旨和表达。认认真真看完《热辣滚烫》,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被生活百般折磨的善良女孩乐莹与过去的自己告别,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启另一种人生、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故事,在影片中,减肥健身仅仅是乐莹找回自我的一个方面。
生活中的乐莹是个“讨好型”人格、时常陷入纠结的不快乐的人:被自己的女朋友抢走男友,忍受着内心的愤怒痛苦在两人的婚礼上做了伴娘,保全了女朋友不是“小三”的体面;妹妹以为了孩子上学的缘由拿走了属于自己的房产;为了远房表妹在电视台转正,参加了本不愿意参加的征婚节目,作为工具人配合完成了其根本不顾念亲情和肆意伤害自己感受的转正大戏;与拳击教练“男友”在一起明明是自己的第一次却成全“男友”称不是;即使崩溃跳楼自杀身上却连伤都没有……明明自己觉得很疼,但外人却看不见自己的伤。生活中多少这种善良人,因成全、做老好人和讨好型人格,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在了成全、纠结和期待他人能“和自己一样”上?明明过度的纠结和消耗导致自己疲惫、不快乐,却不知如何改变、如何爱自己。
很多时候,人在社会上打拼与他人较量,都是在以自己的力量、勇气和资源与自己相处。即杨绛先生所说的,“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热辣滚烫》虽然没有将爱自己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课题,只有你足够爱自己,你才有足够的精力去爱身边的人,爱这个世界,感受生命的乐趣的一个小的,朋友跟你要你会给哪个”的对话,你会发现,作为导演的贾玲已经触及到了这个主题,因为乐莹不再按照“别人的想法和期待”去生活,而是找到了寻找自我、接纳自己、强大自己的路。
从这一点上看,《热辣滚烫》并不是一个所谓关于减肥的励志电影,也跳出了《你好,李焕英》奇幻喜剧的亲情窠臼。也许目前,贾玲的作品聚焦的仍是亲情、年轻人寻找自我这一类型上,先从自己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开始,这也是年轻导演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假以时日,随着阅历和艺术追求的提高,相信作为导演的贾玲也会寻求相应的突破。
而《第二十条》可以说是张艺谋导演经过几十年探索、创新后的一部成熟、圆融、饱满的力作,他不仅用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最贴近生活质感的冲突、幽默,将一个严肃的法律条文诠释得恰到好处,让人愿意接受,更重要的是,他以一个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高度关注,回应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待,这一点不是一般导演能够做到的。
在接受采访时,张艺谋说,尽管自己73岁了,但仍对艺术探索与创新充满热情和干劲,因为自己除了拍电影不会做别的。这是实话,但又非仅仅如此。在现实题材领域,不少导演会陷入闭门造车编排失当捉襟见肘的尴尬境地,让观众失望到怀疑导演的创作眼光。这其中有对导演对社会生活关注和介入的深浅问题,有个人艺术水准和追求的问题,也有导演格局和创作积累水到渠成的问题。
谁都知道“社会现实问题”纳入到艺术创作领域的难度,现实题材影片与艺术作品的现实主义深度也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导演的功力在其中发挥的程度,张艺谋和他的《第二十条》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写这篇文章,不是想比较《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的孰高孰低,更不是在比较一个年轻跨界导演和电影大导演的水平问题,而是想说,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既有小清新,也有大制作,百花齐放;既要有现实主义深度的好作品,也会有现实题材影视剧,百家争鸣。好作品和优秀的导演终究会在观众和市场的检验中闪闪发光。没有一个导演不想成为优秀和伟大的导演,如今的张艺谋会是很多导演心中努力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