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艺主张|小人物的职场“壮”歌,戳中了喜剧创作的要害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闻艺主张|小人物的职场“壮”歌,戳中了喜剧创作的要害"分享给大家!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宇
1月25日午后,《年会不能停》票房破0亿!被观众顶了20多天该片在豆瓣依然以8.2分的评分稳居年末岁初的口碑、票房榜,甚至以9.6分占据某些售票网站的头牌。一部讲述小人物职场经历的讽刺喜剧何以成了高分喜剧、口碑王炸?仅仅是获得打工人或职场人的共鸣这一说法恐怕还不能解释这一现象。
电影用镜头和扎实的剧情设计,幽默而具象地展示了一个真实而又荒诞的职场生态,让观众看到了现实中似曾相识的职场与自己,这大致是观众喜欢上该片主要的原因。做了20年钳工的小人物胡建林因为集团人事部经理马杰的失误,被调进了大城市的集团总部,他也有了一个应景的英文名JOHN(因为他顶替的是厂子里供销科的庄正直),但按照胡建林的发音和逻辑,自己的英文名就叫“壮”。影片以职场底层打工人胡建林的视角,行的是管理者层级的潜在规则和运行方式,人物关系、行为和目的产生的反差和错位,在“上帝”视角的观众眼里,就产生了荒诞的戏剧效果:一方面胡建林的做法和对事情的反应在他底层人物的逻辑里,都是真实正常的,但放到管理层这个职场语境里,却充满了夸张、变形的现实荒谬感;另一方面这种奇葩的职场生态,作为一个完整闭环完整呈现出来,很多观众立即产生了与我心有戚戚焉的恍然大悟,尤其对年轻观众而言,加上环环相扣的密集台词和PPT之类的画面展示,于爆笑中自然产生了现实的职场联想。
影片之所以被职场人认为自己遇到的挫折或是奇葩事都成了片中的素材,是自己的“嘴替”。实际上是创作者们长期对社会现实和基层职场人的关注与关怀,只是用了喜剧这一观众喜欢的表现方式。剧本创作几年中的数易其稿,和找来大鹏这样能够有大厂职业经历且擅长表现底层小人物酸甜苦辣的主演,要的就是一个真实与扎实,影片的质感比那些悬浮浮华、一鳞半爪职场,通篇奇葩爱情戏的所谓职场剧明显高出几个档次。
其次,影片调动一切视听语言展现的是代变迁和人性的复杂与挣扎。《我的未来不是梦》《驼铃》《SUPERSTAR》……每一首歌都带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和氛围,上世纪90年代的沸腾,世纪之交的憧憬,尤其是打工人职场中人性的纠结和复杂,何尝不是另一个我们。想进管理层让孩子上好学校的行贿的庄正直;在裁员大潮中对掌管“生杀”大权的“壮”溜须拍马的办公室小兵;明知调错了人的人事经理马杰,揣着明白装糊涂各种替胡建林合理化其可笑行为,为其因各种误会、猜疑中仍被被破格提升的荒诞左冲右突,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还有人深陷这样的纠结?马杰明摆着就是高层口中那个“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想解决问题的人”,为了不被“解决”,他“心甘情愿”选择做了胡建林的挡箭牌和下属。
钳工胡建林在被利益相关者灌输了所谓“职场规则”后,做起事情来简直青出于蓝儿胜于蓝,他在裁员之际一路升职加薪制霸大厂的就像“照妖镜”,照出了职场中人性的复杂与挣扎。那些会拍马屁、站队的同事,吭哧吭哧干活最后啥也捞不着的老实人……哪个人容易,谁愿意做个卑微者?哪个人的做法没有其原因?它击中的是现实中深感职场之累的人们,他们不愿说的话,不愿揭的底,胡建林马杰们替他们说了做了,就连那个人轻言微的外包工潘怡然也会路见不平拍屁股走人!
还有,就是影片讲述的故事,尤其是故事的后半段和大结局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符合了大众的期待。胡建林升职加薪一路做到K11,是荒诞讽刺,但这场离谱的“错调”背后有什么秘密?马杰能否在“错调”事件中全身而退?胡建林原厂的300多工人能否不被裁员?一个双输的错误要不要纠正?胡建林、马杰们的觉醒不算,集团年会上三人高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打工人之歌》,痛批职场弊端,揭露“错调”真相下的贪腐阴谋,那才叫“燃”。与此引出的爽文版的光明大结局:集团董事长拨乱反正,行贿的基层(庄正直),受贿的中层和裁员不眨眼、狡诈弄权的高层徐副总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胡建林原来的厂子和工人得以保全,他还做了副厂长!马杰也被提升。让《我的未来不是梦》有了“现实”力量的支撑。
《我的未来不是梦》的精髓在哪里?就是让人对未来有期待。现实中的我们谁不努力谁又辛苦,但生而为人不怕辛苦,公平、公正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才是我们需要的终极落脚点,有希望未来才一定不是梦。这个浪漫又现实主义的结尾,既满足了喜剧总要给人点希望的“团圆”结局,又满足了大家公平、公正,未来可期的心理。
在影院里随着胡建林的荒诞职场经历发出一阵阵爆笑或心领神会的笑意,与影片的同频共振,是影片受欢迎的原因。关注时代变迁和人性的复杂与挣扎,并能把这种深切的理解与人文关怀灌注到片中人物身上,让我们和片中人物一起,心里亮着乐观的小火苗,努力前行。这才是影片获得高分当时无愧的理由!
所以,《年会不能停》唱出的这首小人物的职场“壮”歌,戳中的是文艺创作的要害,既明了人与生活之所以如此,又让人在奔波的路上觉得未来可期,有劲有奔头,这才是文艺创作,尤其是喜剧创作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