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炳新与她的南阳曲剧(她最大愿望是看到南阳曲剧事业再振兴)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孙炳新与她的南阳曲剧(她最大愿望是看到南阳曲剧事业再振兴)"分享给大家!
孙炳新,1947年生,国家一级演员,主攻闺门旦、青衣,代表剧目有《江姐》《杜鹃山》《沙家浜》等。在河南省戏剧调演、大赛中多次荣获表演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先进文化工作者、南阳市劳动模范等。市委宣传部还为她颁发了“艺术成就奖”。
孙炳新出生在方城县清河小金庄村一个农民家庭中。虽然家里穷困,孙炳新幼时的精神生活却并不贫乏,夏夜乘凉时,冬日晚饭后,父亲讲述的《黄天霸》、《武松打虎》等故事和传说总让她听得如痴如醉。孙炳新的童年是在欢庆解放的歌声和锣鼓声中度过的,她像一只百灵鸟,走到哪里就把歌声带到哪里。当年,南阳戏校到方城县招生,当时13岁的孙炳新报了名,面试时老师吕联生问她:“会唱歌不?”她干脆地回答:“会!”紧接着,一首清脆的《社会主义好》吸引了在场的老师,当即同意录取她。吕联生作为孙炳新的启蒙老师,凭借着一双慧眼发现了这株艺术幼苗,把孙炳新带到了南阳戏校。
当时的南阳戏校,设有唱腔、乐谱等戏剧专业课,孙炳新在这里接受了扎实的戏剧基本功训练。在戏校学习期间,孙炳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对戏词和乐谱过目不忘。一年后,她就被分到刚刚组建的原南阳地区曲剧团。
进入曲剧团后,通过实践她进一步体会到,在戏校学到的本领还远远不够。第一次在《二进宫》、《山乡风云》中扮演角色时,她发现要让观众把每一个字、每一句唱腔都听清楚,且做到字正腔圆,是这么不容易。自此,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每一句念白她从慢到快,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地反复练习。正是这种毫不懈怠的刻苦学习,才使得孙炳新在以后的舞台上,能把最低音的一个吐字,送到最后一排观众的耳朵里。
“我长得并不漂亮,一个鼻子两只眼,跟大家没有什么两样!” 孙炳新说,学戏之初,自己想法并不多,只是喜爱戏曲,一门心思演好戏。刚进剧团,她打过字幕,跑过龙套,上台演一次丫环能高兴好几天。
20世纪60年代末,孙炳新第一次在曲剧《智取威虎山》中扮演主要角色,随后又在《红色娘子军》、《龙马精神》、《龙江颂》等剧中挑大梁。不经意间,孙炳新以其激越高亢的唱腔,精湛的演技,征服了众多南阳戏迷,孙炳新的名字渐渐在观众中传开来。
20世纪70年代末,古装戏开始流行,演了多年样板戏的孙炳新从头做起,再次以崭新的面貌登上戏台。由她担任主角的古装戏《李慧娘》,第一次在邓州演出,观众达数千,掌声不断。
在塑造江姐这个角色时,孙炳新一开始不敢接受。她觉得自己是个青年演员,经验少、功底差,担心不能把江姐大义凛然、坚定深沉的高贵品质表现出来。后来,在导演的帮助下她认真分析角色,并找来了许多书籍进行学习,对人物的内在情感和外在表现作了反复推敲。有时,她甚至挤在小孩堆里,围着街头的画摊,捧着书聚精会神地琢磨江姐的神态。开始排练后,孙炳新每天早上穿着旗袍对着镜子练台步。塑造人物,一方面是模仿外形动作,更重要的是把角色的精神世界表现出来。比如,江姐要到根据地参加斗争,并与分别多年的爱人并肩战斗,她怎能不高兴,怎能不激动?但是行至途中,她发现爱人已被反动派杀害,在这一唱段里,孙炳新用了“哭书韵”这个高低跌宕、深沉婉转的唱腔,如泣如诉地表现了江姐千言万语述说不尽的感情。每演到此,孙炳新声泪俱下,而观众也是动情不已。
孙炳新的刻苦和天分,让她成为了团里的台柱子。上世纪90年代,当剧团外出演出,所到之处,人们都要先打听孙炳新来不来,如果不来那就要“扒戏价”,就是人们常说的“砍价”。
孙炳新不但是当地的名角,而且在省内外也享有很高声誉。她曾多次赴平顶山、洛阳、周口等省内多个城市,以及湖北、陕西、山西等省外地区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观众喜爱孙炳新的表演,常常有戏迷给她写信问好,甚至把鸡蛋和鞋子悄悄送到剧团驻地。
从孙炳新十几岁在曲剧《智取威虎山》中扮演主要角色开始,就有上海电影制片厂及不少省内外大剧团要“挖”她过去,但她一直没有离开南阳。孙炳新说:“南阳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南阳有培养我艺术成长的老师,有我热爱的广大戏迷,我的艺术之根就扎在这片沃土中,我舍不得离开南阳!”
当然了,说到孙炳新老师,还得细说《屠夫状元》里的党凤英。《订婚》一折,党凤英的戏最多。孙老师扮演的党凤英,大方、聪慧、娴雅,稍显泼辣。那唱腔高亢悠扬,板眼不疾不徐,字吐得清,板拿得正,实实在在字正腔圆,让人听得如醉如痴。那做功,大方优雅,娴熟自然,一切仿佛都是人物的自然而然,又带着戏曲艺术的舞蹈效果。那就是党凤英,既是生活人物党凤英,又是舞台上的党凤英。当然,曲剧板眼流畅悠扬,旋律欢快自然 ,人物得到更好的烘托和衬托,锦上添花!有谁能说那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把美好演绎到高潮,成为经典的党凤英不是孙炳新?
她凭借自己出色的声腔和表演天赋,在曲剧舞台上塑造了一系列美女形象:祝英台、李慧娘、党凤英、严兰贞等等等等。这些形象,哪一个都聪慧,哪一个都漂亮,哪一个都出类拔萃。这些人物的性格,她们的语言,她们的举手投足,她们的内心世界,都被孙炳新老师演绎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再加上曲剧艺术特有的魅力,加上那清脆亮丽高亢的唱腔和袅娜优美的舞蹈动作,那些人物,在观众看来,绝对是真的,而且比真更真!《屠夫状元》里的党凤英,一个曾经的大家闺秀,经过家庭变故,又经过平民百姓的苦日子,通情达理,聪慧温柔,你说美不美?这人物在舞台上,你说她是党凤英,还是孙炳新?祝英台,绝对的仕女,也是绝对的美女,连知府都要为自己的公子求婚,应该够漂亮了吧?再加上那多情,刚烈,还有温柔,当然更美女。你说,舞台上,是祝英台还是孙炳新?这些,观众看戏的时候,能分得清吗?
退休之后,孙炳新也没有真正闲下来。她带的学生从二十多岁到六十多岁各个年龄段都有。她曾说过,南阳这个城市给予她的太多,自己无以回报,只能尽力为家乡父老多演戏、演好戏。她的最大愿望就是看到南阳曲剧事业再次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