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沪剧团《临湖明月》首演 外国故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长宁沪剧团《临湖明月》首演 外国故事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融合"分享给大家!
“演员真正的成长是在舞台上,汗水洒在排练场,历经多台戏、无数场演出的积累,才能扛大旗。”10月20日至23日,长宁沪剧团原创新戏《临湖明月》在虹桥艺术中心首演,王斌、朱桢挑大梁,团长兼艺术总监陈甦萍全程把关,“《临湖明月》的关键词:精致有戏、传承守正、培养新人。”
《临湖明月》改编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小说《简·爱》。沪剧舞台上的“简·爱”冯明月由朱桢饰演,她贫穷、相貌平平,但敢于反抗偏见,追求真挚的爱情。王斌饰演临湖山庄主人卢培炎。两人发展出一段不同寻常的故事。
传统戏曲如何做到“守正创新”,符合当下的审美习惯,一直是戏曲人探索的课题。北京京剧院推出京剧大戏《奥赛罗》,上海昆剧团把莎士比亚《麦克白》改编成《血手印》。长宁沪剧团也有不少洋为中用的佳作,《魂断蓝桥》《蝴蝶夫人》《歌女飘零》《两代恩怨》唱段,被沪剧爱好者如数家珍。《临湖明月》保留《简·爱》主要情节,对作品风格有新的明确定位——创作一台沪剧的西装旗袍戏,从内容到样式力求中国化、沪剧化,让外国故事和中国传统文化做一次艺术性融合。
编剧徐正清为《临湖明月》创作的沪剧唱词优美,准确传达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感情。导演伊天夫善于引导演员思考如何塑造角色,作曲洪立勇根据演员自身条件量身打造唱腔。陈甦萍每天参与排练,对剧中演员们的唱段部分进行加强训练。伊天夫感慨,长宁沪剧团创作风气非常好,碰到一些问题就直接提出并解决,演员之间相互交流,大家都以一种真诚的方式投入工作。
近年来,长宁沪剧团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无论复排经典剧目,还是新创红色大戏以及多部新创小戏,大多由年轻人担纲,富有经验的中年演员甘当配角。临湖山庄主人卢培炎与王斌以往的角色风格截然不同,王斌用心揣摩。为达到导演要求,他不执意去展现自己的声腔,而是把唱和演相结合。优秀青年沪剧演员朱桢在《原野》《上海屋檐下》后再次担任女主角,呈现冯明月坚强、独立的性格,在导演要求下加入少女感,使得角色灵动鲜活。沪剧演员黄爱忠、张燕雯、陈解西、袁兴官、丁梅华、杨尧钦在后台反复琢磨动作,推敲台词。所有演员无论当天排练的场次是否有自己,都会一起参与。陈甦萍还邀请退休的国家一级演奏员、主胡黄家培“传帮带”,为90后年轻人为主的乐队保驾护航。
“剧团近年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创排现代戏,还整理改编不少清装戏和西装旗袍戏传统戏。”陈甦萍表示,《临湖明月》启用年轻化主创,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贴近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将西装旗袍戏这一沪剧特色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