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评国庆档最强电影,没有谁比得上它

导读: 本以为它是谍战片的开端,没想到竟然是巅峰。/《风声》 关于《风声》的好,譬如画面精致、群戏精彩、尺度大胆等,都已经被夸得太多了。这些东西,做好了会很加分,但并不是最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要评国庆档最强电影,没有谁比得上它"分享给大家!


本以为它是谍战片的开端,没想到竟然是巅峰。/《风声》



关于《风声》的好,譬如画面精致、群戏精彩、尺度大胆等,都已经被夸得太多了。这些东西,做好了会很加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或许是受到《八佰》票房大卖的鼓舞,今年的国庆档,竞争意外地激烈。


寄托了女排情怀的《夺冠》、口碑冰火两重天的《姜子牙》、集结了喜剧界半壁江山的《我和我的家乡》……让人仿佛置身春节档的神仙打架。


然而,在我心里,“历年国庆档最强影片”的称号,依旧没有易主。


前段时间影院复工,除了新片,也有相当一部分旧作参与了重映,其中就有2009年国庆档上映的《风声》。



当时的宣传海报。


重映一个月,票房超过一千万,即使在一众经典片里也算是能打的。毕竟,想重温《风声》,途径实在是太多了——


且不说CCTV6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播,在多数视频网站,你甚至不需要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


《风声》的魔力,也体现在评分上。作为一部商业片,即使被将近45万人打出8.2的高分,仍然有人认为它是“最被低估的国产电影”。



《风声》的豆瓣评分。


十多年过去,《风声》凭什么还能被观众念念不忘?



《风声》之后,再无传奇


不得不说,《风声》所选取的历史背景,其实很普通。


国产谍战戏,十有八九都发生在抗战时期,《风声》也不例外。小说里故事发生在1941年,电影则改到了一年之后。彼时,抗战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期。


但《风声》的环境设定,又无疑是讨巧的——


汪伪政权的一个机要单位发现有共产党的卧底,为了找出这个代号为“老鬼”的共产党员,特务们把有嫌疑的几个人关到一起审问。



笔迹是可以被伪造的。/《风声》


在这间名为“裘庄”的人间地狱里,人人在找鬼,人人在搞鬼。栽赃、暗算、厮杀等,都发生在这人为制造的密室里。


潜藏其中的“老鬼”,身负重任却又身陷囹圄,内无帮手,外无接应。这出戏,究竟要怎么往下唱?


站在现在的视角往回看,《风声》的成功,实在有太多理由了。



悬疑、推理、罪案相关的题材一直很吸引人。/《风声》幕后制作特辑


从内容看,改编自麦家同名小说,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魔改”(把“老鬼”的身份从李宁玉换成了顾晓梦),故事依然出色;


从阵容看,张涵予、王志文的发挥一如既往地稳定,苏有朋颠覆了以往的形象,周迅贡献了全片的泪点,而黄晓明、李冰冰的演技高光时刻,也都在这部电影里了。


就连配角,也是朱旭、倪大红、段奕宏这般分量的演员。



硬汉段奕宏饰演了一个出场不到1分钟的龙套角色,在片尾演员表里甚至没有姓名,就叫“猴腮男”。/《风声》


但别忘了,那是2009年。


那时,被誉为神剧的《潜伏》刚刚收官不到半年,而距离谍战剧开山之作《暗算》的播出,也才过去三年。可以说,当时的观众对于同类题材的期待是相当高的。



豆瓣9.3的《潜伏》,是国产谍战戏至今不可逾越的巅峰。/《潜伏》


总有人说,《风声》如果放到现在上映,绝对票房20亿起步,是吊打同行般的存在。但仔细想想,真放到现在,这个电影本身可能也不复存在了。


想象一下——


还在拍摄时,#拒绝《风声》魔改##李宁玉 一番##请华谊公平对待李冰冰#的热搜就安排上;


宣发期间,官方发微博再为先@哪位演员反复编辑几十次;


上映后,网友又为“片中的酷刑是不是在抹黑针灸”大吵三百回合……



《风声》可以说是生不逢时,但又是恰逢其时。


不少观众还能记得宣传海报上那行小字——“《风声》之后,再无传奇”。放在当时颇有些大言不惭,如今看来,却一语成谶。


十一年过去,国内再也没能拍出比肩《风声》的谍战片,更别说是超越。



《风声》大作,绝非偶然


《风声》能成功,没什么可奇怪的。抛开台前幕后的精湛演技与成熟制作不提,这个故事本身,就是曾被市场多次验证过的爆款。


选对剧本,或许是《风声》做对的第一件事。与电影同名的小说《风声》,是麦家“解密”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三部曲里,《风声》出版最晚,但热度最高。彼时,麦家已经凭借《暗算》一战成名,成为谍战悬疑题材领域炙手可热的名家。



电视剧《暗算》是不少观众的童年回忆。


当然,这也给影视化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导演陈国富曾表示,《风声》改编电影的前提,就是预设“观众人人看过原著”,其影响力和改编难度可见一斑。


说是“三部曲”,但在麦家看来,《风声》和《解密》《暗算》其实是有壁的——


“《解密》《暗算》是长在一条藤上的,亲兄弟;《风声》则是旁支,长在另一条藤上。”


但对于熟悉麦家作品的读者来说,《暗算》和《风声》,分明是亚当和夏娃的关系——


麦家从《暗算》中抽出了一根肋骨,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风声》。


具体来说,是小说《风声》的第一部分《东风》,来自电视剧版《暗算》的最后一部分《捕风》。



《暗算》分为三部分,听风、看风、捕风;《风声》也分为三部分,东风、西风、静风。电影《风声》基本改编自《东风》部分。


不信?来看一段描述——


“在卧底过程中,主角的身份遭到怀疑,并与多人一同被敌人软禁,导致重要情报被传不出去,到最后,是主角牺牲了自己,情报才得以送出。”


你以为说的是电影《风声》?其实是电视剧《暗算》的《捕风》。就连“接头的人是收垃圾的”这个细节,都如出一辙。



倪大红饰演的卧底清洁工。/《风声》


但麦家显然不太愿意承认这其中的关联。


一则,算上最早的《地下的天空》,相似的设定用了三次之多,未免显得作者创意不够,仿佛来来回回只有程咬金那三板斧;


二则,《风声》出版后,即被《暗算》的制作方,北京东方联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导演柳云龙与制片人杨健联合成立的影视公司,柳任董事长,杨任总经理)指责侵权。


是的,你没看错,版权卖出后,自己抄自己也算侵权。


这时再承认《风声》的部分故事梗概来自《暗算》,无异于坐实了这个指控。


2007年底,麦家与《暗算》制片人杨健互相起诉,一时成为电视剧编剧维权著名案例之一。



两人当时各执一词。


这场“罗生门”以撤诉告终,但庭外的对决却仍在继续。“杨健 柳云龙”这对谍战剧的黄金搭档,又拉上范冰冰,拍了一部电影《东风雨》。


然而,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筹备得更早的《东风雨》,上映却比《风声》晚了半年。彼时,创下了在当时看来超高票房的《风声》,已经是谍战领域绕不开的话题。


对此,《东风雨》导演兼主演柳云龙淡定地表示,“现在中国拍了不少谍战片,不见得拍得多了,就没有好的了。不是上映得晚了,就成不了经典了。”



《东风雨》目前豆瓣评分为5.5。


这话说得很有艺术。相比之下,另一主演范冰冰可能是对这部戏太过有信心,以至于没给自己留下太多转圜余地。她的采访发言,日后还常常被拿出来鞭尸——


“我们的电影不是讲兽性而是讲人性,我们没有用扎针、抽鞭子那种情节来制造恐怖。”


“《东风雨》不仅讲述抓间谍的过程,还表现了中国人的情谊,他们那个格局相对比较小,我们的格局比较大。”


然而,《东风雨》的溃败,从角色介绍上就能看出来。




不完美,却弥足珍贵


关于《风声》的好,譬如画面精致、群戏精彩、尺度大胆等,这些已经被夸得太多了。这些东西,做好了会很加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就拿大制作们最爱吹的服装、化妆、道具来说吧。有些谍战戏对于服化道的执着,已经是往婚纱摄影的路子上走了。


一场戏下来,主角换了很多套衣服,摆拍姿势也很帅,但剧情呢?说稀烂都算恭维。



有的剧照甚至隐隐有些“单身可撩且幽默”的朋友圈展示面气息。/《秋蝉》


比起寻常的谍战戏,《风声》最为难得的地方,其实是在感情戏份上的点到为止。


从《东风雨》三角恋到《听风者》的双重三角恋,再到《伪装者》里承包了所有bug的女主程锦云,无一不是凭借感情戏的一己之力,将作品整体的观感拉低了好几个点。


《风声》不是没有感情线,但无论镜头还是语言,都呈现得相当克制。在这里,你能很清晰地看出“利用感情来完成工作”和“借工作之便谈恋爱”的区别。



毕竟,普通人谈感情,伤钱;特工谈感情,费命。


当然,《风声》也绝不是完美的。


前面说了,为了与原著制造差异,也为了电影的节奏感,《风声》对原来的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改,甚至连“老鬼”的身份也改了。


又要好看,又要有逻辑,还不能脱离原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跟普通人想要的“钱多、事少、离家近”一样,能满足两条已经是奢望。


《风声》上映后,很快就被吐槽硬伤太多。当时最犀利的一篇影评,甚至总结出了“《风声》的50个漏洞”。



然而,电影毕竟是观赏的艺术,有些“硬伤”其实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


提一个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片尾周迅的念白,那段感人肺腑的“老鬼”遗言,究竟是留给谁的?


玉姐吗?未必。


我们不妨较真地去想一想,按照发电报的原理,每个汉字至少要换成4位的数字,每个数字再换算成1到5位不等的摩斯码。



片头被破译的假情报,4个数字一组,每组数字对应一个汉字。


那段百余字的独白,换算成摩斯码后有多复杂,可想而知。


且不说玉姐的旗袍有没有这么长的口子,就是有,照这个工作量,顾晓梦一天一夜也缝不完。



顾晓梦:打扰了


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打破第四堵墙,直接说给观众的呢?是不是就说得通了。


“我亲爱的人


我对你们如此无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


我辈只能奋不顾身


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


灵魂将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


老鬼老枪不是个人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信仰”


无情,反而是深情。


用商业片的方式打造主旋律电影,这几年来我们见得太多了,但春风化雨地让观众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只有《风声》做到了。



时隔11年再回看,或许依然可以这样说,《风声》好看得让人忘了,它也是一部献礼片。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