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伟、王方晨、马兵谈《王小波传》:客观公正书写真实王小波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房伟、王方晨、马兵谈《王小波传》:客观公正书写真实王小波"分享给大家!
记者 师文静
作家王小波有着怎样的人生?为什么今天我们还在读王小波?
刚过去的周末,《王小波传》作者房伟、作家王方晨、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齐聚济南泉城路新华书店,为读者解读王小波的人生轨迹、成长秘辛,及其文学创作成就和美学风格,全方面分析推导这位文学偶像的炼成记。
学术性传记怎么写?
《王小波传》由作家房伟创作,以王小波的人生轨迹为记述主轴,追溯他的童年、少年时代,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一直写到重回北京再返校园,及之后留学海外的经历等。
作品以孤独的“坏孩子”、热风瘴雾里的“野牛”、从“后进青年”到“大学生”“文坛外高手”、神话的诞生与反思等章节,描写王小波的命运历程与其背后的历史,勾勒出一个特立独行而又敏感多思的“自由之士”形象。《王小波传》既帮助读者理解王小波的作品,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丰富参照。
房伟称,他1997年大学刚毕业时就与王小波结缘,那一年王小波去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读到《白银时代》,被深深地震惊,惊叹原来一个作家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去写小说,震惊之余觉得王小波又很奇特。
“当时并不能深入读懂王小波,他所带有的自由知识分子的气息、作品中关于逻辑的智慧思辨,都与当时的很多文学作品差异很大。工作之后再回来看王小波和《白银时代》等作品,我发现书中谈到的很多问题,就是谈我们‘70后’一代人的问题,那些问题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现实和生活,他批判的一些东西,至今还残存在我们的思想之中。”房伟在上学读书和工作后一直关注王小波,硕士论文研究的也是王小波,而真正动了念头为其写传则是到了2012年。
谈及《王小波传》的创作过程,房伟称,越是当代作家的传记越难写,不仅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还要走访传主的亲朋好友、所到之处接触的人等,而且当代作家很多历史性的问题还没有搞清楚,真正写起来过程很难,挑战很大。
比如,王小波去世多年,他跟文坛的很多事儿该找谁谈、怎么去谈;关于他的资料看似年代并不久远,但很多也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该怎么去打捞。
房伟在写作时,经常要赶往北京,甚至租一间地下室住下,挨个儿去拜访与王小波接触过的人,有些人不接受采访,他就不断地找人家沟通,用真诚打动对方。
做了大量这样的采访工作,就是为了准确考证王小波生平的细节问题。房伟说,王小波从云南插队回到北京,到底上班的单位叫什么,就有四五种说法,比如西城区仪器厂、电子厂、元件厂等,就连王小波的母亲也已记不清楚。房伟为此细节寻访了大量的老工人、档案馆等,才明确这个厂名,准确落实了王小波这一段年谱。
房伟感叹这些工作做起来艰苦又枯燥,花时间又花钱,但他强调,写《王小波传》的初衷就是要写成学术性传记,它跟亲属所著传记不同,是来自学者角度的严肃作品,创作者不能抱着书粉的态度写作,而应秉持学者的公正、客观态度来呈现和评价传主。
房伟表示,“王小波去世后的二十多年,他被赋予了太多光环,甚至被媒体打造成‘文化英雄’,给他塑造了很多神话叙事。比如,都说他辞职、在美国不考博士,是为了一心搞创作,但读过一些史料会发现,王小波很想读博士,还说读不出来就‘跳太平洋’。他为什么读不了博士?因为他外语不行,成绩很低。作为学术性传记,就要客观、真实还原作家的这些经历,首先就不能给他塑造神话。”
《王小波传》关注的是王小波与其他作家的差异性、他带来的启迪与思考价值,首先写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客观将其面貌呈现给读者;其次再解释王小波为何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客观公正呈现一个作家,是学术研究往前推进的基础。
房伟在任教、科研之余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创作《王小波传》,这是因为他很认同王小波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对喜欢的事情一定要抱有一个不计利害的态度、热情的态度,这样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才觉得有价值,如果总是计较得失,这件事情就没法做了。“能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就是很幸福的事。”
该如何读王小波?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白银时代》《红拂夜奔》等小说、《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沉默的大多数》等杂文集得到一代代读者的喜爱,也给很多读者带来精神力量。王小波去世以后,他在文坛之外获得巨大的声誉,也引起文坛内外的大波澜。至今“王小波热”一直持续不断,其著作也在不断地出新版以满足大家的需求。王小波的影响力超越其作为作家的影响力,引发思想文化界、精英群体等的持续关注。如何去定义王小波呢?在《王小波传》作者房伟看来,王小波并非文人型作家,而是知识分子作家,他是一个从上世纪90年代本土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作家王方晨谈了他对王小波及其作品的认识。他说,自己上世纪90年代读到王小波时顿感豁然开朗:“王小波是从特定时代走来的作家,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对那个时代、对世界的看法。他的作品很具有个人风格,他属于那个时代,但是他又走出了那个时代,留给读者一个独特的、通透的、孤绝的形象。”
王方晨称,王小波作品中的很多深刻的道理,不是用严肃的语言去表达,而是用非常轻快、不以为意、风轻云淡的方式去表达;他把故事处理得变形、夸张,也是与同时代作家不同的地方。
现在回望王小波所处的上世纪90年代,该如何评价其文学成就和地位呢?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兵表示,“如果今天再去评上世纪90年代优秀的几部作品,王小波还能缺席吗?如果有一个公允的文学评价,或站在更为综合的文学评判立场上,我想这个榜单有可能要重新书写。王小波去世快30年了,今天其实完全可以再把上世纪90年代文学来经典化了,王小波不应该是被我们所忽视的作家。”
该如何读王小波?马兵谈到,很多年轻读者都读过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而且只读过这一篇。但我们要对一个作家有充分认知,不能被传媒所裹挟,标签化、口号化地去读,必须按作家呈现的文学版图,正本清源地去读,或按图索骥地去阅读,去理解王小波为何会有这样的思想主旨,他背后的情由是什么,这才是理解王小波的关键。
谈及《王小波传》,马兵称,“王小波生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无名作家,但他的去世,让‘王小波神话’成为庞大的构型,甚至出现自认为是其‘门下走狗’的一批作家,这证明王小波确实有超强的影响力。《王小波传》对‘王小波神话’形成过程,其中读者、媒体、网络、知识分子等场域各起什么作用,做了很详细的梳理和研究。”马兵认为,该书对“王小波神话”的分析,有自己特别的思考,让大家对王小波的一些困惑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