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巡签开启山东“美食之旅”,透露自己没有影视化选角权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马伯庸巡签开启山东“美食之旅”,透露自己没有影视化选角权"分享给大家!
记者 师文静
著名作家马伯庸非常熟悉济南的历史,并将明朝时期的济南写进其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中。距离《两京十五日》来济签售三年后,5月13日,马伯庸携全新长篇历史小说《大医》再次来到济南在新华·爱书客、济南市图书馆举办两场活动,现场书迷云集。
活动期间,马伯庸与读者交流写作,做了题为《医术之外——闲谈中国近代医事》的讲座,还抽空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畅谈写作等话题。马伯庸透露,虽然自己最爱济南的把子肉,但这次来济南第一顿吃的是烧烤,而谈到不少作品的影视化,他希望改编能抓住原著的精髓。
谈济南:
不由自主地将其写进小说
马伯庸此次各大城市巡签,要跑山东好几个城市,但马伯庸更愿意称之为美食之旅。他细数,此次巡签,先到了临沂喝了糁汤、吃了炒鸡,到了济南后第一顿就吃了烧烤,然后奔赴德州吃扒鸡,再坐高铁去烟台吃海鲜。
马伯庸透露,他当年刚工作后,第一次出差就是来济南,对济南印象深刻,一方面这里是齐鲁大地的文化中心,另外一方面是因济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也非常特别,他每次来都会去游览名胜古迹,跟当地的朋友聊聊天,听一些山东民间故事。
在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中,马伯庸还写了属于济南独有的故事。小说中大明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回北京走的是水陆京杭大运河,却故意拐弯到了不是运河经流地的济南,在济南大明湖畔与小说中主要人物发展出一段错综复杂的虚构故事。小说中济南发生的故事篇幅大、故事曲折,且写出了主要人物吴定缘的复杂性。而且济南一段故事中,写到了真实历史人物铁铉以及铁公祠,详细描写了棋盘街、白衣庵等故事发生地,以及济南当时的食物如捺碾卷儿、大葱豆瓣儿、菜煎饼、酸枣粉、莲子糕、饴糖卷等。“因为我对济南比较熟悉,所以会不由自主地把熟悉的地方全部写进小说里。”
谈影视化:
我没有选角权
近年来,马伯庸小说影视化播出的作品已有《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风起洛阳》《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等。刚播出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中,马伯庸首次担任编剧,作品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进可闯入影视圈,退可依旧写小说,其事业版图又进一步。
谈及自己做编剧的心得,马伯庸表示,长久以来,他都有意识地把影视剧的镜头技法放进小说中,很多人会问:“是不是为了方便以后影视化改编,才把小说写得特别有画面感?”其实小说和影视剧是两码事,画面感是其从影视剧里学来的,但不代表它就是剧本,写得再有画面感,到了剧本阶段还是得把一切推翻重来。
在马伯庸的观念里,判断影视改编成败的标准,与写散文一样,是否讲究形散而神不散,只要掌握住小说的精髓,其实其他都可以改,忠实原著并非是检验影视剧的唯一标准。
关于新作《大医》的影视化,马伯庸说他期待能够拍出近代医学史的历史质感。“书中的人物,接受现代医疗教育,又身处时代漩涡中,要是能拍出他们作为普通人需要做出的选择、在大时代下的挣扎,肯定可以成功。”
而谈及作品影视化自己是否能参与选角时,马伯庸笑称,作为原著作者,他没有权利去选择演员,哪怕自己有心仪的演员,也不能说出来,因为选另外的演员未必就不合适,这就像相亲一样。他还不小心自曝,他写《长安十二时辰》张小敬时,心理想的角色形象是“硬汉”张涵予,还让张小敬像《集结号》中的张涵予的角色一样,瞎了一只眼,但雷佳音诠释的张小敬与观众见面后,却格外适合、特别对,这让马伯庸感叹,好演员能做到千人千面,演什么像什么。
“《大医》由谁来演,我也很期待。书中三个主要人物年龄横跨十几岁至六十多岁,对演员的考验很大,希望能选出意料之外的好演员。”
谈旧作:
有些“坑”还会填
在读者见面会现场,有书迷问及马伯庸一些早期或网文风格浓烈的作品,比如《扶苏奔鲁》什么时候写完,《食南之徒》的坑还填不填等,以及很多更古早的网文作品还有没有可能续写,这个话题打开了马伯庸对于旧作的话匣子。
马伯庸笑称,他当年留下了很多“孽债”,很多作品兴之所至开了一个头,写了几章就坑掉了,一直坑到现在,没想到还有人记得。他坦言这些坑有些不会填了,而像《扶苏奔鲁》《食南之徒》还在偷偷摸摸地写着。鉴于马伯庸的文化与文人小说《七侯笔录》是时隔12年之后又续完,这些作品也值得等待。
谈及《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这本古早的书,马伯庸透露,这是本神奇的作品。这部作品来自于他发在天涯论坛的帖子,梳理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德性”,揭秘历史幕后的文化伏线,解读贯穿历代王朝的天命之谜。帖子经过增补历史文献,被改名出版成书。马伯庸觉得出版社取的书名太土,透着一股尬笑、叫尬聊的气息,他不愿意特别去提这本书,但这本书却是他的作品中最神奇的一本,其他作品出版之后销量上去,然后逐年减弱,而《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没有销量高峰或低谷,每个月1000-1500本极其平稳,一直到现在。
马伯庸还谈到他古早的网文《她死在QQ上》原来叫《QQ怪谈》,后来被人改了名字,火遍全网。所以对于取书名这件事儿他已经放弃了,这活儿得让专业人士去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