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佘诗曼近照曝光,一身红衣亮相气场强大

导读: 香港赛马会大年初三在沙田马场举行农历新年赛马日,在马匹亮相圈举行的综合汇演暨开幕典礼,邀请了佘诗曼等明星助阵,并与市民互动。佘诗曼一身红衣红裤喜庆亮相,气场强大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44岁佘诗曼近照曝光,一身红衣亮相气场强大"分享给大家!

Summer姐姐 / 文

最近,芒果台的综艺《我家那闺女》,把本来就有“节前综合征”的我整焦虑了。

参加录制的四位嘉宾袁姗姗、吴昕、傅园慧、何雯娜,可谓个个事业有成,不说是人中龙凤,起码也是业界精英了。

然而,在节目中,她们仅仅因为是“单身女性”这个身份而受到的指摘,随处可见。

给自己的闺女打分都超高的爸爸们,在谈到单身问题的时候,却集体沉默,好像这是自己女儿的人生污点:

主持人在一开场就问各位爸爸:只有结婚才能证明女儿是幸福的吗?

爸爸们答案非常一致:

有了这样的“幸福标准”,就不难理解,生活规律、按时健身、坚持学习的袁姗姗,仅仅因为不善于整理房间,而被好朋友乃至节目组嘲笑:

演播室嘉宾俞灏明,还震惊大呼:“我是男生都不会这样!”

俞灏明的反应,真的是溢出屏幕的嫌弃,一旁的袁爸爸尴尬不已。

我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一个白眼: 这是不是从另一个方面佐证,男生的家里乱一点,是完全合理和可以理解的呢?

哼,双标鬼。

善于“上价值”的袁爸爸,还把结婚生子,上升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

不生娃,下愧对父母,上有负国家

最可怕的是,心疼女儿的辛苦和付出,无微不至照顾傅园慧的爸爸,在被问到如果女儿将来不结婚怎么办的时候,说:揍死她!

百度百科上,关于这个节目的定义是这样的:中国亲情观察成长励志节目。

敢问芒果台一句,这节目励志在哪儿了?明明就是挑事儿啊!

这四位事业有成、才貌双全的女嘉宾,尚且会遭受这样的“逼婚”、“逼生”,因为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被亲生父母、亲朋好友乃至是陌生人指摘,我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可见一斑。

要不是有我何老师的一番话,把这个节目的调性往回拽了拽,我可能当场就血溅屏幕了:

就这几句话,我吹何老师一辈子!

为了避免陪我妈看节目“惹火上身”,我揣着满怀的焦虑去B站上瞎逛,结果,就被我发现了这样一档日本综艺《跟你去你家可以吗?》

这个节目的规则是:记者随机找路人,给他们一点“好处”,比如为路人的购物买单,或者付打车费,换来跟路人去家里,顺带采访,“窥探”他们的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

好随便的规则,听上去就很有意思。

我随便打开了两集,然后收获了一个温暖而治愈的晚上:

Story1:弹吉他的14岁少年

故事的开场,在日本街头一个大型唱片日活动现场,记者发现了一对沉迷与购买限量唱片的父子,儿子穿着时髦得体,却留着一个复古的发型

在得到了首肯之后,记者跟随父子俩来到了他们的家中,一进门,记者就被一套帅气的架子鼓惊着了:

因为有一个做设计师的爸爸,家中的很多地方都充满了巧思和烟火气。

著名设计师出品的机器人外形的收纳盒。

充分利用了楼梯处墙壁空间的书架

最多的东西,还是和父子俩都喜欢的音乐有关,儿子拿出了四岁时爸爸买给他的吉他,以及他最喜欢的甲壳虫乐队的海报(我总算知道这位少年的复古发型的出处了,原来是爱豆同款。)

架子鼓、三味线(日本传统弦乐器,与中国的三弦相近)、钢琴,孩子都是信手拈来。

说起对音乐的热爱,14岁少年的眼睛闪闪发亮:

父子俩还组了一个亲子乐队,每年去酒吧、音乐节上表演个七八次,还自制了CD出售,收入刚好够孩子的零用钱。

兴致所致,爷俩索性现场合唱一曲,其乐融融。

不能免俗地,记者问起了孩儿他爸:“这娃德智体美劳都挺好,那热爱不热爱学习啊?”

爸爸说:“没兴趣的事情,他不怎么热心。我常跟他说,并不是只有喜欢的事情,也有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他自己的想法也很顽固,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说完,孩儿他爸竟然开心而自豪地笑了,笑……了……

在这个家中,儿子和父母以朋友的方式相处(儿子是直呼爸爸姓名的),爸爸精心保留着孩子小时候的画作,哪怕那只是一些意义不明的涂鸦,在爸爸眼中也是弥足珍贵的。

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一些烦恼,因为音乐品味和兴趣爱好和同学不同,所以他在哭闹要不要改变自己以显得更加“合群”的时候,爸爸妈妈对他的教育,也实在是教科书般的回答:

最后,节目组问孩子,你喜欢你的爸爸妈妈吗?孩子重重地点头,屏幕前的我也不自觉地跟着点了点头,有多少父母有这样的自信能让孩子说出“超级喜欢”四个字?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家一看就是经济条件优越,孩子又这么优秀,把这娃给我,我也能做到事事尊重,样样顺心,这有啥难的,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那么,我就有必要讲一下接下来这个故事了。

Story2:东大妈妈和她的六个孩子

记者与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相遇在福冈深夜的街头:43岁的妈妈,有6个孩子,4岁到14岁不等,前5个是和前夫所生,而老幺是和现在的男友所生。

在路上记者和这位妈妈闲聊得知,她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学院,年轻时还曾随团出访摩洛哥,甚至还接受过天皇夫妇的接见。然而,现在的她,没通过司法考试,做着一份普普通通的兼职工作,勉强维持生计,是名副其实的“尼特族”。

此处有个知识点:NEET——尼特族,指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的社会族群,其名称取自为英文中“Not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缩写。

妈妈和男友、孩子一起居住在朋友特意便宜租给她的房子中,一进门,记者就险些被门口的鞋子绊倒:

男友和孩子们,横七竖八地睡在客厅地板上:

因为人口太多,家长又都没有正式职业,孩子们的衣服大都是朋友送的旧衣,家中的电饭锅、圆锅时熟人的闲置,甚至连冰箱中的各种小菜,也是亲戚和邻居做了送过来的,她调侃自己是靠着别人生活的。

看到这里,我相信你跟我一样,会觉得这个妈妈,真的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甚至还会在心里默默地觉得做她的孩子好可怜:这,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接下来,满墙的画作和奖状,吸引了记者的视线,当记者读出主人公的小女儿的名字“青海酱”的时候,妈妈说:

知识点又来了:在日语里,酱是长辈/前辈对晚辈(女士)的称呼;而“君”一般是长辈/前辈对晚辈(男士)的称呼。

原来,东大妈妈的两个女儿,都有“性别认知障碍”,于是,家里的“四女二男”变成了“四男二女”。

这里要简单科普一下,“性别认知障碍”(disorder of gender identity),是指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言语行为与自己的真实性别(生理解剖特征)相反,在穿着和行为爱好上像异性,或坚持否认自己的真实性别,又称性别认同或性识别障碍,以前,这被认为是一种精神疾病

但是(划重点!),在2018年的世卫组织ICD-11修订中,“性别认同障碍”被正式更名为“性别不符”(GenderIncongruence),并且被从精神疾病明目中删除了,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种精神疾病。(为保一致性,方便阅读,此文中仍然称之为“性别认同障碍”)

研究表明,因为这本身并不是精神疾病,很多跨性别者患有的精神疾病(抑郁、躁狂、PTSD等),与他们是跨性别者无关,只与Ta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遭受到的歧视、家暴、骚扰和校园暴力有关。

回到节目本身,当女儿第一次跟妈妈说,不喜欢自己的性别,不想穿裙子的时候,妈妈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小孩子闹情绪。但是,当女儿一次又一次地表现出了对自己性别的讨厌情绪之后,妈妈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孩子是认真的:她不喜欢、甚至厌恶自己的性别,她希望以男孩子的身份,在这个世界生活

那么,在我们惯常的想象当中,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抗拒?责骂?崩溃大哭?

都不是。

她第一时间向孩子道歉,并且积极地为孩子寻求可以帮助她的方法。

妈妈帮助女儿找到了这样的组织,找到了和他一样的人群,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更不是“怪物”;

带他去看宝塚剧团的演出,让他知道“女性也可以很帅气”(宝冢歌剧团的成员全部均为未婚女性,所有的男角都由女性“反串”演出。);

鼓励女儿给老师写信说出自己的心声,并且为女儿重新办了七岁的“七五三仪式”(七五三是指日本独特的一个节祭日,在三岁(男女)、五岁(男孩)、七岁(女孩),都要举行祝贺仪式,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注意,是以一个男孩子的身份。

看到这里,我真的不得不感叹一句:嗯,能考上东大的,果然不一样。

之前一直谴责东大妈妈糊里糊涂过生活的网友,也表达了和我同样的意见,弹幕可证。

有句话说的好:观过世界,才会有世界观。

以前的我,总是觉得“三观正”是一个终极标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视野的拓宽才发现,我所谓的***“三观正”,不过是觉得,ta和我“三观合”而已。承认这个世界的多样性,尊重别人与己不同的选择,才是与这个世界的和解之道。

承认自己的狭隘,承认自己也会犯错,并且有意愿去改正,不惧怕改变,是通向幸福的第一步。

在我们的文化里,应该学的第一步,就是独立思考。好好思考一下,你的人生轨迹,是受别人喜欢的还是自己喜欢的,是从别人那里模仿的还是自己创造的。

最后,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真正的文明和自由,是什么?

我想,有一点是可以作为标志的,那就是:

我们不再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同时,也要尊重、接受别人的不一样。

今日有彩蛋:送大家一则《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会礼仪》

祝大家春节好。

以上。

- 作 者 -

Summer姐姐

资深电视人、综艺达人

热爱一切八卦,对世界永远好奇

猫奴、吃货、爱购物

在意生活品质,更喜欢种草

坚决不过“没必要”和“差不多得了”的生活

倡导美好的亲子生活方式

文章版权归壹父母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壹父母助理( 妈妈 爸爸 日本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