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年有鸿运当头,财星高照的3个生肖,金银滚滚,满载而归!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未来2年有鸿运当头,财星高照的3个生肖,金银滚滚,满载而归!"分享给大家!
从人口结构看中国经济中心西移丨深度
导读:随着经济的发展,非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下降,人口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的制约因素。那么中国近年来的人口发展情况预示了哪些重要的经济信号?未来中国哪些区域有望通在人口数据的影响下得到更好的发展机遇?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的这篇文章值得我们细读。
来源丨财经杂志(ID:i-caijing)
文 | 易富贤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研究员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 21 世纪经济报道立场,不构成投资建议)
人口并非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而是与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区位、政策等一样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年轻劳动力充足、经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非人口因素还显得更为关键。但是人口这个必要条件是 " 活 " 的,可以改善其他必要条件,比如可以改善基础设施,优化经济结构,将 " 非资源 "(如太阳光、氮气)转变为 " 新资源 "(如太阳能、氮肥)。
随着经济的发展,非人口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断下降,比如中国的自然资源租金占 GDP 的比例,从 1980 年的 19.1%降到 2016 年的 1.1%;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的修建使得一些边远地区的交通和区位条件得以改善;发展模式变得越来越成熟、趋同,小灶式的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弱,比如近年各地出台了各类区域经济政策,虽然有一定效果,但都远不如当初深圳那么有效了。而人口(生产、消费、创新)越来越成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中国是长期低生育率,劳动力在快速减少,人口结构在快速老化,人口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聚焦于人口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也欢迎其他学者从其他方面予以补充。
图 / 图虫
假设 2015 年后人口不再跨省迁徙(事实上仍然会有跨省迁徙的,比如现在的流动人口部分将返回原籍)。各省 2015 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采纳 201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各地区分性别、年龄的人口》数据,再用《中国大陆当下人口实证研究》中全国各年龄数据推算各省的各年龄人数。2000 年、2010 年人口普查全国生育率为 1.22、1.18,平均是 1.20,假设各省未来的生育率也稳定在 2000 年、2010 年普查的平均水平,比如吉林为 0.80,广西为 1.67。
20 岁-39 岁人口占比下降越快,劳动力 / 老人越小,中位年龄越大,那么经济活力就越低。2035 年 20 岁以上人口是 2015 年之前出生的,因此 2035 年的 20 岁-39 岁人口占全国比例、劳动力 / 老人是已经确定了的,不受今后生育率影响。
老龄化指数又称老少比,是指 100 个儿童(0 岁-14 岁)对应的老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数,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由于老人和儿童基本都留守原籍,因此老龄化指数比中位年龄更能反映真实的老年化程度。
2015 年东北的中位年龄已经超过 43 岁了,相当于日本 2006 年的水平。日本 2004 年-2008 年 GDP 年均只增长 1.2%,而辽宁、吉林、黑龙江在 2014 年-2017 年 GDP 还年均增长 2.6%、6.3%、6.0%。原因之一是东北的劳动力 / 老人在 2015 年还有 6.7,只略低于全国的 6.9,而日本在 2006 年只有 3.0 了。但是东北的劳动力 / 老人在快速下降,今后将是全国最低,经济活力最弱,社保危机最严重。没有人口再生产的一场革命,东北是很难振兴的。
从各项人口参数综合判断,东北的人口结构最差,其次是华东、华北、华中,最好的是西南、西北。西南比西北有人口规模优势,自然条件也更好,并且在新的国际贸易体系中,拥有最佳的区位优势,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广西、云南、贵州的经济增速将领先全国。加上广东的人口结构也较好,因此中国经济中心是往西南转移。
三大城市群中,粤港澳大湾区人口结构最好,京津冀其次,长三角最差。江苏的经济不可能超过广东,因为户籍 20 岁-39 岁人口在减少,人口快速老化。人口结构也影响社会心态,广东最开放,上海次之,东北最保守。全国的人口结构不断老化,社会心态也将不断 " 东北化 "。
四川、重庆近年经济增速领先全国。在新的国际贸易格局下,今后的区位优势也不错。但是两地的生育率长期低于全国,经济后劲并不足。
全国各地的人口结构差距甚大,应该因 " 人 " 施政。东北已经进入了 " 经济老年 ",需要 " 养生 ":优化经济结构,力求如日本、德国那样在恶劣的人口结构下仍能维持经济的低速增长。德国、日本的经济之所以相对较好,是因为 2016 年仍然有 28%、27%的劳动力从事工业,实体经济还坚挺;而法国、英国、希腊只有 21%、19%、15%的劳动力从事工业。
东北如果 " 不服老 ",继续追求速度,会导致经济结构恶化和数据的水分。老人如果 " 养生 " 得当,可能长寿百岁;否则,可能只能活到六七十岁。因此,人口结构恶化,决策需要更为科学、精细才行。东北的生育率在 1980 年就低于更替水平了,比全国早 11 年,东北的今日就是全国的明日。全国的人口结构都在快速老化,急需出台有效的 " 休养生息 " 政策,提升生育率。
很多人认为政府的职责是发展经济。其实在人口结构改善后,经济也会随之而增长,这已经被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亚当 · 斯密认为 " 国家繁荣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居民数量的增长 "。那么对政府来说,还有什么比发展人口更重要的?
为政一方,如果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略人口发展,将人财两空,导致区域的长期衰败;注重人口发展,将人财两旺。没有 " 人口制造业 " 的振兴,就不可能有 " 物质制造业 " 的振兴。唐太宗等政治家将婚育和人口增长作为考核官吏升降标准,比现在以 GDP 为主的考核标准合理的多。各省的经济前景取决于如何引导年轻人生儿育女。
21 君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又认为中国未来哪些区域最能享受到 " 人口红利 " 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