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河为纽带,让众多景点“串珠成链”

导读: 通过学习、调研和思考,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实施好“规划纲要”,落实好“决定”和“计划”,必须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尤其要着力做好“串珠成链”文章,把众多景点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以江河为纽带,让众多景点“串珠成链”"分享给大家!

以江河为纽带,

让众多景点“串珠成链”

——学习《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的点滴体会

郑圣辉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30期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来培育发展,提出实施“八大工程”,今年初又作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制定了实施“八大工程”的三年行动计划,并扎实开展“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今年2月中旬,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明确我市为示范区“旅游中心城市”,并把绩溪、旌德、泾县三县纳入核心区,要求我市“突出文房四宝、生态休闲主题,充分发挥毗邻苏浙的区位优势,推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等深度开发,提升旅游竞争力,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和苏浙皖交汇区域重要中心城市。”通过学习、调研和思考,我深刻地体会到,要实施好“规划纲要”,落实好“决定”和“计划”,必须结合实际、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尤其要着力做好“串珠成链”文章,把众多景点打造成“金项链”,整合资源、放大效应、形成品牌。

多年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谈到宣城旅游,都不无遗憾地说,宣城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星罗棋布的景点没有“串珠成链”,“满天星星却没有太阳”。解决后一个问题,要靠重大项目、龙头景点景区带动。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有效的办法。去年以来实施的“八大工程”就是“太阳工程”,通过实施这些重大工程,一定能带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而当前还要重视解决“串珠成链”问题。

4月中旬,我来到宣州区水东镇调研。水东镇是宣州区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座集镇,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第二章“空间布局”,把“旅游节点城镇”作为“文化旅游集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要建设“特色街镇”,重点建设“一批特色旅游名镇(街区)”。水东镇与黄山汤口镇、池州九华镇等8个镇位列其中,成为我市唯一被纳入规划纲要的重点建设“特色旅游名镇”。

宣州水东镇

水东古镇山青水秀,古迹众多。水东老街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整个街区保存完好,属徽派建筑,青石板铺就的主街道路面呈现深深的车辙,印证着老街的古老。老街内保存着十多处老字号店铺和多间独特古建筑,如:大夫第、司泰和饭店、汪同发油坊。镇内还有充分体现古人环保意识的五道古井,以及第一道井上的“十八踏”;有晋朝古寺红庙、唐代古刹宁东寺、与上海佘山教堂齐名的华东第二大教堂——水东圣母教堂。水东还有省重点文保单位宋代花戏楼,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百步三道桥,座落于小胡村的宋代山庄;还有形成于3亿年前的碧山龙泉洞,洞中留有自南宋至清中期数十位文人的墨宝,被誉为“立体的画,天然的戏,无声的诗”,从中可既可感受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也可想见昔日的繁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的水东镇,是水阳江畔的一颗明珠。在水阳江流区域,像这样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旅游资源富集的古镇,还有不少。

由水东古镇,我想到了水阳江下游的双溪古镇、水阳古镇,想到了水阳江上游的河沥古镇、甲路古镇、胡乐古镇和中溪古镇、仙霞古镇、云梯畲族乡,还有绩溪县境内的金沙、家朋等乡镇。由此,我又想到青弋江两岸的桃花潭、茂林、黄村、云岭、泾川、琴溪等古镇和青弋江支流徽水河流域内的旌德县一些乡镇,想到新安江上游登源河的伏岭、瀛州、华阳、临溪古镇,想到了同是水阳江水系的南漪湖上游的郎溪县、广德县境内的一些历史文化名镇。它们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今天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这些特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神圣责任。

古老的先民本是临水而居、缘溪建村,我市境内的水阳江、青弋江、登源河、徽水河等,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宣城人,而且形成了灿烂的宣城文化。我们应该以这些江河为纽带,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整合、开发利用、宣传营销,以此把宣城众多的文化旅游景点“宝珠”串起来。“山水诗乡、多彩宣城”中,敬亭山、柏枧山,清凉峰、黄高峰,一座座名山是一颗颗珠宝,而水阳江、青弋江,登源河、徽水河便是一条条纽带,江河的两岸是一片多彩绚丽的文化美景,回荡着“江城如画里、山晚望空”的吟诵,“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名副其实、名至实归。如果把江河作为“串珠成链”的纽带,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思路和办法。

泾县章渡镇

具体来说,要做好如下几件事。

第一,结合实施“古建筑古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加强对沿江、沿河两岸乡镇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保护、挖掘、整理和展示。

宣城的沿江沿河乡镇村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富有特色,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很好基础和很大优势。但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只是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从资源到资本再到产业,有很长的路要走,有很多的事要做,既不能停留在盲目自豪上,也不能停留在坐而论道上,要在打造特色文化资源的展示平台上扎扎实实创出一片天地,将这些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整理出来、开发出来,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首先要重视古民居古建筑的抢救保护。

像水东老街的乌龙院,是一座由天井、阁楼、庭院和多单元厢房组成的大宅院,整个建筑带有明代风格,却打破了明代建筑四面封闭的格局,具有独创性。乌龙院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从整个宅院的布局依稀可以感受它曾经的繁荣。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渐没落,给人几分苍凉之感。如果再不抓紧抢救保护,随时可能毁于一旦。除了保护外,还要积极开发利用。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还要深入挖掘,让志书上记载的“传记”,让散落在民间、祖孙父子口耳相传的“传说”,让人们茶余饭后闲谈的“传奇”,通过各种形式、各种平台展示出来,使这些文化资源不仅有“说头”,而且有“看头”、有“听头”、有“赚头”,让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看得见、听得到、感受得了,能够参与和体验。

水东乌龙院

第二,结合青弋江、水阳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和新安江综合治理,策划设计沿江、沿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一段时间以来,设计旅游线路,往往从概念出发,比如,名人故里游、生态休闲游、古村落古民居文化游、红色文化游等等。从旅游角度考虑,这样设计旅游线路,显然不如从地理空间设计旅游线路通达性更强、更方便,更不如从地理空间设计旅游线路有利资源的整合。2009年以来,绩溪县以登源河流域为核心,规划建设一条从林溪镇至江南第一关(徽杭古道),连接清凉峰,全长55公里,涵盖区域内人文、历史、生态的旅游走廊。规划的实施对促进绩溪旅游产业的转型提升,实现由“低、小、散”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重视做好沿江沿河的旅游线路策划设计工作、宣传营销工作。

据光明网报道,从4月13日开始,光明日报《艺萃》周刊推出了“中国文化江河”大型专题,向读者介绍“既熟悉又陌生、既有地域风情又富有文化特色”的江河,从风物、习俗、艺术等方面,展现流域自然之美、颂扬岸边人文之情。《宣城日报》于2011年11月也曾以“水阳江,我们来了”为主题进行过两个整版的专题报道,虽然不是从文化旅游的角度,但也有文化、旅游的元素。这给我们以很大的启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纲要》把实施青弋江、水阳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和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水利重大项目。这给宣城文化旅游的“串珠成链”设想提供了可能。

我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要抓住青弋江、水阳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和新安江综合治理契机,以江河为纽带,策划设计精品旅游线路。比如,水阳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从源头到长江入口有270公里,可以设计“水阳江2日游”的线路,从芜雁高速经水阳、宣城、水东溯流而上,经宁国、甲路、胡乐、一直到家朋古村,既有古镇古村的历史文化游,又有青龙湖、恩山庄等的生态休闲游。如果再延伸,从家朋经胡家村到伏岭,沿登源河到绩溪县城、到临溪古镇,更是高星级景点密集。这样的旅游线路,一路行走、一路观光,旅游的性价比是很高的。其他江、河也都可以这样来策划设计旅游线路。此外,还需要创新经营模式,对沿江沿河流域内的景点景区,实行“打包”联票经营,实行一票制。关键是要引导和鼓励旅游公司来搞这样的创意。

第三,结合美好乡村建设“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承载力。生态环境优势是旅游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线四边”环境整治,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工作、文明城市创建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通过“三线四边”环境集中整治,提升城镇的品位,增强吸引力。要对景区内和景区周边的环境加强整治。比如,在水东老街行走时,随处看到街面上拉起绳子,晾晒着男男女女的衣服,还有各种新旧不一的网线,像蜘蛛网一样悬挂在空中,既让人担心防火的安全,也觉得十分碍眼。要加强对景区内环境的集中整治,提高管理水平。要对景区所在乡镇的环境、秩序进行治理。要对纳入规划纲要的水阳江、青弋江等中小河流治理和新安江综合治理项目,进行深化细化,编制专项综合整治规划,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加快实施河道疏浚,提高通航能力。要加强沿江乡镇的道路交通建设,增强其可进入性。

另外,除了沿江沿河外,还可以策划设计沿边旅游线路。我市有25个乡镇与江苏或浙江的乡镇仅一山、一河之隔,为实现东向发展,可以策划和设计这样的“沿边”旅游线路,把一个个沿边乡镇景点“串珠成链”。

总之,“串珠成链”是宣城文化旅游发展提升的大文章。除了做好以上三件事外,还要提升现有星级酒店宾馆的服务水平,规划建设更多的星级农家乐;要进一步提升特色产品的开发水平,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作者系宣城市政府副秘书长)

金 明朝 遗址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