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颜真卿,真的只是“随便一写”吗?

导读: 笔者这样转换表述,其实是想表达一种应该有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去想、去看、去面对古代经典法帖,或许我们才会怀有一种敬畏心,而且激起一种进取心——真正去用心研习这些流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王羲之、颜真卿,真的只是“随便一写”吗?"分享给大家!

总第一四一一期;欢迎关注。

最近,对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先后做了两篇文章,算是属于技术分析一类的吧。

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儿,因为以多年从事书法内容编辑的经验来说,很清楚的知道,现在书法类内容,纯技术分析的文字,阅读者不多,也就是说受众群体不广。但是,我们不追求阅读率,不需要向boss汇报,自己想从哪来入手,非常自由。其次,书法书法,应该多讲法。如果大家都不讲法,而投其所好的组织(非撰写)偏鸡汤类的文字,在我们看来,其实没什么多大的意义。

但是,纯技术类的分析文章,遭遇到的一个最大质疑,就是:

这种质疑其实真的看得太多了,但是笔者反复想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这种观点有着如此庞大的市场?!

笔者一直都很想反驳,但又觉得很无力,无力于说服,无力于扭转。但是今天,我们还是有必要来谈谈这个问题。

无力反驳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说得并没有错。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寒食帖》等等名作,都是书家在当时的情景之下,拿起笔来,一挥而就的。这个事实基础,谁也不能否定的。

推而广之,现在流传下来的很多名作,都是这样的。古代书家在书写一封信札、一篇诗文,甚至是题写一段跋文、一副对联的时候,都是洋洋洒洒,自然流畅的完成的。他们在书写的当时,也没想到会流传千古、永垂不朽。这个事实基础,谁也不能否认。

但是,当我们将这句“口头禅”整天挂在嘴边的时候,却存在什么问题呢?

我们将这句话换一种表述来看看。

01/

居然、竟然...

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换一种表述呢:

这种语法的表述,显然是钦佩之意。他尊重了事实,但是更为惊叹于这样的事实。

进一步完成语句,应该会有这样的后续潜台词:

笔者这样转换表述,其实是想表达一种应该有的学习态度。只有这样去想、去看、去面对古代经典法帖,或许我们才会怀有一种敬畏心,而且激起一种进取心——真正去用心研习这些流传千古的书法佳作。

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懂书法,学到书法,从而对得起这些无比珍贵的书法宝藏。

02/

不过、无非

但是,太多的评论,却是这样的表述:

笔者帮部分书友这样表述,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本文不针对某一个人,所以不引用某个评论,但综合来看,潜台词基本都是这样。

这样的态度,其实是持这种观点的普遍心态。笔者仍然可以理解,比如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笔者刚学书法的时候,也是看不懂,一脸茫然。然而随着不断学习,逐渐开始学会去研究章法,并且慢慢深入研究颜真卿怎么用笔。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学到颜鲁公的“笔法”——学书法,如果不学笔法,只学字形,不是笔者的目的。

但是,如果这种“不过、无非”的态度占据自己的心太久,只能让自己在学习书法这条道路上掉队、沦为学渣。孙过庭说得很好,学书法最怕的是:

对于经典的书法碑帖,连“羡慕、钦佩”之心都没有,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如果学习了很多年之后,仍然如此,那就只能做一个“看热闹”的人了吧。

学习书法,是要用理性对待感性。

也就是说,要理性的去分析、研究碑帖,用理科生的思维方式去总结规律性的东西。

创作书法作品,则是要用感性取待理性。

当我们笔法娴熟了之后,也就是功夫上手上身了之后,才有资格、才可以自由的、感性的去运用笔法,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否则的话,无非是自欺欺人、自我催眠而已,一辈子游离于无依托的主观情绪之上,终无所成。

评论 书法 颜真卿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