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子到底是谁家的?清末汉族、满族的疑惑

导读: 在满族近三百年的统治中,最初的蓄发文明逐渐被遗忘,甚至有些汉人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剃发留辫的传统。 同样有些满族人也已经忘记了辫子文化其实源自民族血液里对“马背文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辫子到底是谁家的?清末汉族、满族的疑惑"分享给大家!

“鬓挽乌云,眉弯新月。肌凝瑞雪,脸衬朝霞。”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关于古人头发的描写不计其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古人甚至还把头发和孝道直接挂钩。男子、女子成年礼都是要束发的,这是古之礼节。

直到清朝,清廷颁布“剃发令”,要求举国上下所有男性剃发,只留头顶小手指细的一缕,古人束发这个传统终于发生了改变。

图1:清朝男子

清朝以前,汉族男性有束发的习惯,但满人入关之后,为了便于统治,清廷两次颁布“剃发令”,虽然第一次因为汉人的抗争失败了,但1645年,多尔衮第二次提出“剃发令”并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十日之内,必须削发垂辫。若有不从者,当街斩首。这一法令演变到后来,甚至成了清朝官吏残害百姓的“护身符”,有些汉人稍有不从的,当场便被砍头的不在少数。一时间街上人人自危,民间怨声载道。民间亦流传“留发不留人,留棺不留屋”之语。

清朝初期,男性只在头顶上留金钱大小的一片头发,因为把这缕头发编成小辫后,恰好能穿过铜钱中间的方孔,故而这种发型又称“金钱鼠尾”。随着清朝经济发展,满汉文化逐渐交融,人们对于辫子的审美需求不再是细细一缕的“老鼠尾巴”,而是开始向往“长、粗、亮”。

清朝中叶,男子依然只在头顶留发,但留发面积已经由原本的铜钱大小,悄然扩张到成人手心大小。

清朝后期,大多数汉人已经接受了剃头这件事,但为了更美观,只把顶发四周边缘剃干净,而头顶保留长发,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阴阳头。

男子将头发分三绺编成辫子垂在脑后,有些颇具审美的,更常会用辫坠、辫穗等做装饰品

不过清朝这种发型要想保持却很麻烦,因为头发长起来是非常快的,一天见阴影,三天见青茬。只有长年累月地坚持剃发,破了发根毛囊,才可能多坚持一段时间。

对于贫民而言,自然没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隔三差五去剃个头,于是彼时的街巷里常常会遇见背后留一根长辫,但是前半头却是乱糟糟的短发的布衣。

而一些官员或者殷实人家,为保证其头面整洁,看起来精神焕发,自然常召了剃头匠入府侍候,甚至有些人家还专门在府中养了几位懂剃发的小厮,方便服侍。这在某一方面,竟然极大地推动了“理发业”的发展。

清朝末期,一些思想进步人士认为辫子头是清政府对百姓身体及精神上的残酷迫害,是对人性的一种压迫和侮辱,于是他们毅然剪断辫子,留起了短发

历史有时像车轮一般,轧着前人的痕迹继续向前,周而复始。清朝男性的发型亦是如此。清朝初年,清政府不惜酿出各种血案强迫汉人剃发留辫。到了清朝末期,男性却已经不愿意剪断自己的辫子了。甚至当清朝政府退出历史的舞台之后,民国政府颁布的“剪辫令”,依然受到了民众的反抗。当时的街头上,时常能见到这些清朝遗民,在被强行剪短发后,手捧断辫,眼泪纵横。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汉人遗忘了“剃发令”有关。在满族近三百年的统治中,最初的蓄发文明逐渐被遗忘,甚至有些汉人认为,人们自古以来就有剃发留辫的传统。

同样有些满族人也已经忘记了辫子文化其实源自民族血液里对“马背文化”的崇拜,在他们的意识里,剃发留辫一直都是汉族人的习俗。故而在辛亥革命时期,有些满人割断了自己的辫子,来表示对汉族“革命者”的抗议。

编辑|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苏子韬

金 清朝 民国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