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图册研究 | 栾成显:鱼鳞图册的遗存与研究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鱼鳞图册研究 | 栾成显:鱼鳞图册的遗存与研究"分享给大家!
提要:鱼鳞图册是宋代以后广泛实行的基本土地制度。鱼鳞图册制度实施历史时间长,涵盖地域广,造册类别多,产生的册籍文档十分巨大,至今仍有相当遗存。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的遗存,可分为零散遗存与大宗遗存两种情况。零散遗存主要藏于国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大宗遗存主要藏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和浙江省金华市两地。鱼鳞图册文书档案是研究鱼鳞图册制度的第一手资料,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价值,为揭示鱼鳞图册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内容提供了研究素材,也是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的典型资料。鱼鳞图册研究对于坚定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鱼鳞图册;休宁;金华;一手资料;制度自信
鱼鳞图册是官府为登录业户产权和征收赋税而编制的土地账籍。官府通过土地清丈,将田地编为字号,标明土地类别,量度方圆,图画田形,书写丈尺,签定业主,登载税粮及地产分割情况,有关田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信息悉载在册,而成为确立土地权属、征调赋役以及田土诉讼的基本依据。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广泛实行的一项基本土地制度。鱼鳞图册研究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研究方面的一个重大课题,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拟对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的遗存与研究价值作一简略叙述,敬请批评指正。
一、鱼鳞图册制度的实施与册籍攒造
鱼鳞图册制度缘起于南宋绍兴时期的土地经界。绍兴经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土地经理的新机制,有关鱼鳞图册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各种鱼鳞册籍雏形已经显现。其后,南宋绍熙、嘉定、绍定、景定年间亦在一些地方推行经界法,鱼鳞图册形成制度。元代继承之,延祐年间实行土地经理,造有鱼鳞图册。至明代,洪武和万历时期两次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土地清丈,攒造相关图籍,鱼鳞图册制度趋于完善。到了清代,鱼鳞图册制度更加发展,除康熙、咸丰和光绪三次全国性清丈、造有大批册籍外,几乎各朝都造有鱼鳞图册,并在垦荒、滩地、沙田、堤岸、盐场、马场等各类田土之上全面推开,土地清丈和鱼鳞图册攒造成为常态。直至民国时期,不少地方仍造有鱼鳞册。概言之,宋代以降各个朝代,都曾大力推行鱼鳞图册制度。鱼鳞图册作为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曾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实施。
从鱼鳞图册制度实施的地域来看,明清两代都多次实行全国性的土地清丈。清代更着力在边疆与少数民族地区,诸如新疆、东北、贵州、云南、台湾等地,进行土地清丈,攒造鱼鳞图册,已然覆盖全国各地。
鱼鳞图册的攒造与土地清丈紧密相联,是一种官府行为。以县为单位,由官府在各都图组织相关人员,多指派都正(公正)、图正主持其事,又遴选弓手、算手、书手等,共同组成一套人马,以施其事。沿坵履亩,唱弓量步,算手核计,书手誊册。坵块成千上万,田土形状不一,往往累月经年,耗时费力,并需花费大量财力。由于鱼鳞图册是有关土地制度的基本册籍,为土地管理之本,具有多种功用,故鱼鳞图册所造册籍不止一种,而是类别多样,册籍繁多。有草册与正册之分。鱼鳞图册须先造各种草册,其名称有:鱼鳞草册、经理草册、鱼鳞清丈册、清丈册簿、清丈细底、丈量鱼鳞号册、丈量图册、覆丈底册、弓口册、弓口草底、弓口册底等等,其上录有字号、土名、业主、坵块四至、多画有田形草图,详载丈量弓步和应纳税额等。草册经过核实无误,然后再造正册,其中有以保或图为单位的鱼鳞清册,称为“保簿”或某图“鱼鳞清册”等,其名称有:鱼鳞清册、鱼鳞册、鱼鳞图册、鱼鳞经册、鱼鳞京册、鱼鳞号册、鱼鳞底册、鱼鳞弓口清册、保簿、经理保簿、经理簿、经理册、印信经理、经理册底籍、佥业底册、亩步佥业收税册、弓口鱼鳞册、流水号簿、临田图册、清册分庄等等,其上按其所编田土字号为序,登载各号田土坵块的详细信息,又称“流水”册。这种鱼鳞清册是鱼鳞册中最基本的一种册籍,按其大界,攒造都图县图;汇其总数,以造都总县总;据其细图,核实各户田产,以造砧基簿、类姓簿、归户册等。其上多钤有县印。正册之中,又有向上各级官府(包括中央官府)呈送的鱼鳞正册,呈送县、府的鱼鳞清册多贮于县衙、府衙的架阁库,又称“库册”。这种向上各级官府呈送的鱼鳞正册,一般逐级简化,只载其相应下一级的各种田土数字,不列细图。但也有呈送鱼鳞清册的,如清乾隆初年,贵州镇远府天柱县奉札清查田亩,在该县苗侗图里进行田土清丈,清水江文书《光绪十三年龙虞臣钞录乾隆九年奉札清查事文》中,记载了其所造鱼鳞清册向上各级官府呈送之事:“兹缮具清册共壹百壹拾二本,一样缮造七套,除存一套永贮县库房、交代为该三里完粮之章程外,其余六套,通赍督、抚两院粮、藩、巡三宪,并本府。”
在攒造鱼鳞清册的同时,又画有鱼鳞总图,其所绘“状若鱼鳞”,故称鱼鳞图册。鱼鳞总图在徽州地区称为“摊佥”。鱼鳞总图亦分别有保图、都图、县图等。
此外,还造有鱼鳞归户册。归户册是在鱼鳞册造好之后,依据鱼鳞清册而攒造的,宋元时期称为砧基簿。明清之后称为归户鱼鳞册、归户清册、亲供归户册、归户鳞册、归户册、田土号簿、田土号单、分庄归户、归户底籍、清丈产簿、户领坵册、庄册等等。鱼鳞清册是以田为主,以户从田,而田赋征收则以人户为主,以田从户。但业户所属田土一般多散在诸乡,即散在各鱼鳞册之中。所谓归户鱼鳞册,则是以人户为主,将其分散登载于鱼鳞册上的各号田土归于本户之下而攒造的一种册籍。其中有将各户所有田土都进行归户的“归户鱼鳞册”,也有只将某一鱼鳞字号田土进行归户的“田土号簿”。鱼鳞清册以地为母,以户为子;归户册则是以户为母,以地为子,二者在性质上有所区别。
以上这些,都是每次土地清丈所必须攒造的基本鱼鳞图册。当然,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所造鱼鳞图册亦不尽相同,不再细说。又,鱼鳞图册除收贮于官府外,乡里和民间亦有收藏,并造有各种鱼鳞家册。总之,所谓鱼鳞图册,实为一个包涵多种类别的土地册籍系统。
在宋代以来鱼鳞册制度实行的过程中,历代都造有大批鱼鳞图册,往往一个府县即存有成千上万之巨。从鱼鳞图册制度缘起伊始即是如此。史载,南宋大臣洪遵曾于绍兴经界时知常州府无锡县:“旧例令佐四厅催科,浮民得以为奸,号为杂催者,至七百余人,因缘侵渔,人蒙其害。经界复实官在县置枷械于门,追呼自便。又于太保长名下勒取丁口图帐七千余本,皆鱼鳞细图,期限严峻,遂以重价就买官中本送纳。珦始至之日,即时禁止。”这里所载“丁口图帐七千余本”,虽不都是鱼鳞图册,但从所言“皆鱼鳞细图”,可知其大多为鱼鳞图册类账籍。再如《宋史•食货志》载:“知婺州赵㦛夫行经界于其州,整有伦绪,而㦛夫报罢,士民相率请于朝,乃命赵师岩继之。后二年,魏豹文代师岩为守,行之益力。于是向之上户析为贫下之户、实田隠为逃绝之田者,粲然可考。凡结甲册、户产簿、丁口簿、鱼鳞图、类姓簿二十三万九千有奇,创库匮以藏之。历三年而后上其事于朝。”这里所言,是南宋嘉定时赵㦛夫等在婺州推行经界,历三年完成,所造鱼鳞图册等册籍达“二十三万九千有奇”,创专库以藏之。后世所造鱼鳞图册数量之巨,更是如此。
由于鱼鳞图册制度实施历史时段长,涵盖地域广,造册类别多,所以在历史上产生了数量巨大的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然而,由于改朝换代、战乱浩劫、时代变迁等原因,历代所造数量巨大的鱼鳞图册,至今多已消失在历史演进的尘埃之中。不过,由于当时各地造册数量庞大,故鱼鳞图册文书档案至今仍有相当遗存。
二、鱼鳞图册遗存概况
遗存至今的鱼鳞图册文书档案,大致可分为零散遗存与大宗遗存两种情况。
鱼鳞图册的零散遗存,主要是指国内外一些单位零散收藏的鱼鳞图册。其中有的单位保存的鱼鳞册虽然较多,但各册所属时间多不相同,地点各异,并不属于同一册籍体系,颇为杂乱,故归于零散遗存。鱼鳞图册本是官府主持攒造的土地册籍,主要在官府库房保管。但为了赋役征收所用,以及鱼鳞册攒造时产生了大量草册、底册,于是乡间的公正、保正、图正、册书及一些势家大户等,都有保管鱼鳞图册的机遇,结果也有部分册籍被保存在乡里间,为私家所藏。后来流向社会,成为鱼鳞图册零散遗存的主要来源。现今鱼鳞图册的零散遗存,主要散藏于国内外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科研院所等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藏有鱼鳞图册文书240余种,280余册。其中有鱼鳞清册、鱼鳞草册、丈量册、鱼鳞总图等110余种,各种鱼鳞归户册130余种。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从中国书店收购的。除4册浙江严州府遂安县鱼鳞册外,其余均为徽州鱼鳞图册。其中有元末龙凤时期朱元璋经理鱼鳞册,洪武清册分庄,弘治抄录鱼鳞册,万历清丈鱼鳞册等30余种,其余为清代徽州鱼鳞册,多属顺治、康熙时期所造鱼鳞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明清鱼鳞图册数十种,其中有明代早期鱼鳞册,清代江苏苏州鱼鳞册,以及徽州鱼鳞册多种。章有义先生利用这些资料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鱼鳞图册总计近200册,分为善本和普通古籍本。善本鱼鳞册近20种,其中有明浙江绍兴府诸暨县鱼鳞册48册,浙江严州府遂安县清丈鱼鳞册,常熟县清丈鱼鳞册等,其余多为徽州鱼鳞册,有明洪武鱼鳞册一本。普通古籍本有长元吴三邑鱼鳞册等95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明清鱼鳞图册数十种,尚未整理公布。其中多数为徽州鱼鳞图册。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鱼鳞图册数百种。笔者于20世纪90年代初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购买鱼鳞册,与历史所图书馆的夏其峰先生(曾在中国书店工作)一起,到过北京琉璃厂中国书店的一个库房,看到在地板上堆放着一大堆鱼鳞图册,至少有几百册以上,但多有破损,残缺不全,我们只给历史所选了几种。后来,据夏其峰说,这些鱼鳞图册都转到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如今是否整理,情况不详。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鱼鳞册90余种,250余册。明代鱼鳞图册30余种,其余为清代徽州鱼鳞册。多保存完好,研究价值较高。其中有《山西丈地简明文册》一种五册,系万历十年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辛应乾主持山西清丈时所造通省州县清丈文册,十分珍贵。
天津图书馆藏明清鱼鳞册19种,26册。皆为徽州鱼鳞图册,涉及歙县、休宁、绩溪等邑。
前已述及,明代万历十年山西省清丈简明文册存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为研究明代万历清丈提供了珍贵资料。碑刻资料对此次清丈的范围、具体过程、编修鱼鳞册等都有详细记载。清代光绪年间丁戊大灾荒之后,山西省介休县、阳曲县、解州等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土地清丈和鱼鳞册攒造。陕西省朝邑县光绪年间也进行了土地清丈和鱼鳞册攒造。这在北方地区是比较少见的。山西省河津、荣河、永济等县沿河多个村庄,陕西省大荔县档案馆、韩城市档案馆等共藏有山、陕黄河滩地鱼鳞册40余种,40多册。据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胡英泽教授考察,这些鱼鳞册时间跨度自清雍正至民国时期,为北方地区发现的数量较大的鱼鳞图册资料。此外,山、陕两地一些市、县的档案馆亦藏有当地的鱼鳞册。
上海图书馆藏鱼鳞册230余种,360余册,种类多,数量大,所属地区甚广。明代鱼鳞册有50余种,其中以万历清丈鱼鳞册为最多,其余为清代鱼鳞册,并有少量民国鱼鳞册。清代鱼鳞册主要是顺治、康熙两朝所造册籍。鱼鳞册所属地区仍以徽州地区为最多,但其他地区的亦不少,其中有上海、南汇两县的鱼鳞册,又有浙江绍兴、上虞、象山、东阳、遂安、开化、江苏江阴、安徽宁国、旌德、太平、江西吉安、四川方阳等地鱼鳞册。
南京图书馆藏鱼鳞册30余种,40余册。其中仍以徽州鱼鳞册较多,又有江苏溧阳县、常熟县鱼鳞册,及浙江东阳县鱼鳞册等。此外,该馆还藏有《康熙拾伍年分奉旨丈量销圩鱼鳞清册》10册,系江苏苏州府长洲县鱼鳞图册,研究价值颇高。
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所藏大量簿册文书中,亦有鱼鳞图册类文书,计16册,其中明代鱼鳞册11册,以万历年间居多,清代5册,主要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所造。其中还有明代浙江杭州府昌化县、严州府遂安县鱼鳞册各一册。
安徽省图书馆藏鱼鳞册50余种,70余册。有明初及明中期的鱼鳞册,而以明万历和清初的鱼鳞册为多。属地以徽州各县为主,又有宁国、宣城、太平、石棣等地鱼鳞册。其中有草册、正册多种,又有归户册,并有明木活字本鱼鳞册。此外,还有鱼鳞摊佥(鱼鳞总图)及都图字号便览、土地丈量算法等。
安徽省博物院藏鱼鳞册30余种,50余册。数量虽不为多,但质量较好。所藏仍以徽州鱼鳞册居多,其中有元末明初鱼鳞册,明中期鱼鳞册和万历时期鱼鳞册,并有清代鱼鳞册,还有两部旌德县鱼鳞册。所藏清代康熙《休宁县新编弓口鱼鳞现业的名库册》很有特色,汪庆元研究员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据原黄山市博物馆馆长朱开霖先生说,省博物馆的鱼鳞册、契约文书及古籍有不少是从黄山市博物馆所藏挑选而调去的。
黄山市徽州文化博物馆藏鱼鳞册50余种,60余册。该馆前身即黄山市博物馆,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在原徽州地区收集了数量可观的文物古籍、契约文书和鱼鳞图册。现藏鱼鳞册有元末明初鱼鳞册抄本,明万历鱼鳞册及清代鱼鳞册多种。其中有明木活字版鱼鳞册一部,颇为珍稀。
安徽师范大学藏鱼鳞册20余种,30余册。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及近年来购藏。有明代鱼鳞册数种,其余为清代鱼鳞册。皆为徽州鱼鳞图册。
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契约文书博物馆,本世纪以来大力收集各种契约文书,成果显著。迄今所藏鱼鳞图册超过百册,涉及金华、丽水、衢州、温州、绍兴等多个地区。最早为明万历年间攒造,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直至民国时期,多个朝代的鱼鳞图册均有遗存,而且收藏的种类包括鱼鳞清丈册、鱼鳞清册、鱼鳞草册、鱼鳞底册、鱼鳞家册、流水文册、弓口册等,非常丰富,已成为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的重要收藏单位之一。
中山大学图书馆藏鱼鳞图册近30种,30余册。这些鱼鳞册主要为梁方仲先生于20世纪收集所藏,亦包括近年来该馆购藏的。其中有明代万历清丈鱼鳞册数种,而以清代鱼鳞册居多,涉及顺治、康熙、乾隆等朝。
在著名的贵州清水江文书中亦发现有鱼鳞册遗存。贵州鱼鳞册攒造于清乾隆和同治时期,迄今发现共6册,分别收藏于天柱县档案馆和贵州凯里学院图书馆。
最近,云南地区亦发现有鱼鳞图册文书档案遗存。
台湾省在清末曾大力推行土地清丈,攒造相关册籍,鱼鳞图册颇有遗存,但具体情况不详。
此外,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安徽省黄山市各县博物馆和档案馆、黄山市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黄山学院图书馆、安徽省绩溪县、旌德县、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无锡市博物馆、武汉大学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各藏有几种至数十种不等的鱼鳞册。另外,还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也藏有数量不等的鱼鳞图册,恕不一一列举。
鱼鳞图册在国外主要藏于日本和美国,而以日本所藏较多。日本所藏鱼鳞册绝大部分都是清代的,有少数是民国鱼鳞册。主要藏于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文库、筑波大学等单位。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所藏鱼鳞册计9种137册,其中清代8种,民国1种;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鱼鳞册计5种20册;东洋文库藏鱼鳞册1种16册;筑波大学藏鱼鳞册2种2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鱼鳞册3种6册。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鱼鳞册均已在网上公布。
鱼鳞图册的大宗遗存,主要藏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和浙江省金华市两地。
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档案馆现藏鱼鳞图册1162册。这批鱼鳞图册,原本为清代官衙遗存档案,民国初期政府仍利用这批鱼鳞图册,进行土地管理,并重新装订修补过。解放时接管旧政权而发现了这批档案,先保管在休宁县财政局,后因无处可放,就搬入钟鼓楼堆放着,其后长时间无人问津。1984年这批档案被休宁县档案馆接收,保存至今。1989年,曾组织安徽大学历史系人员对其进行过初步整理。这批档案还包括民国时期所造丈量簿、坵领户册、户领坵册、土地呈报表等,共4200余册,是清至民国时期一套较为完整的土地管理档案。休宁县现藏明清鱼鳞图册档案共1162册,其中有16册是在2019年从该县流口乡政府接收过来的,笔者曾见证其事,并鉴定其中有一件为明代鱼鳞图册。这批鱼鳞册,因年代较久,流转多次,保管不善,而多有破损,亦有相当缺佚。休宁县在明清时期共有33都,其中第6都、30都、32都的册籍全佚,其他都图的册籍亦有程度不同的缺佚。但总体来看,大部分都图的鱼鳞册仍被保存下来。所属地点集中,全为徽州府休宁县的鱼鳞册文书档案;从时代来看,除一件明代鱼鳞图册外,其余全为清代攒造的鱼鳞册,涉及多个朝代,而以顺治、康熙朝居多。有各种草册、弓口册、丈量册、底册、丈量登业草册等,又有鱼鳞清册、鱼鳞经册等,还有归户册、佥业册、弓口佥归册,的名库册等等,册籍种类颇多。这批鱼鳞册从清初攒造之后,直到民国时期,一直都在使用着。在各种册籍的许多字号页面上,都有不同朝代的各种批注,从清朝顺治直至清末光绪,乃至民国时期。往往一号田土之上就有多个朝代的批注,蝇头小字,密密麻麻,见缝插针,填满了整个页面。长时段地详细登录土地流转与产权变动等各种信息,是这批鱼鳞册的最突出的特点。休宁县大批遗存的鱼鳞册,对鱼鳞图册制度及其攒造史的研究不可或缺。
迄今发现的浙江省金华市大宗遗存的鱼鳞图册主要有四个部分。首先,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县财政局档案室藏有兰溪县鱼鳞图册746册,缺74册(完整的兰溪鱼鳞册为820册)。这批鱼鳞册为清同治年间编造,民国时补造,载有兰溪县城区十坊及乡区34都149图的田土资料。其次,金华市档案馆藏有同治汤溪鱼鳞册436册;该馆还藏有民国金华县庄册约200册。又,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契约博物馆藏有雍正时期开化县鱼鳞册25册。以上遗存的四部分鱼鳞图册具有明显的特色。第一,数量巨大。迄今发现的浙江鱼鳞图册总共达1407册。第二,保存完好。这些册籍大多保存完整,破损者很少,所载资料齐全。第三,系统性强。所谓系统性,即指最初造册之际所形成的原本册籍体系,它们属于同一时代、同一地点,且必须有相当数量才能构成一定体系。毋庸置言,系统性强的鱼鳞图册,要比缺乏系统性的零散遗存的鱼鳞图册研究价值高得多。金华市大宗遗存的这些鱼鳞图册每部分各属于同一地点,攒造时间为同一时代,且遗存数量都相当大。如兰溪县的鱼鳞图册,现存746册,缺佚不到十分之一,涵盖了该县的绝大部分地区,又,这批鱼鳞册均为清同治年间编造,属于同一时代,这是十分难得的。第四,具有典型意义。浙江省金华市这些鱼鳞图册的大宗遗存不是偶然的。金华市地属古婺州,婺州鱼鳞图册源起于南宋绍兴经界,其后历经南宋嘉定经界,元代的至正经理,至明初,婺州更成为洪武鱼鳞图册攒造的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地区,著名的苏伯衡《核田记》,即是洪武婺州土地丈量和鱼鳞图册攒造的写实。明代的万历清丈,清代的各次土地丈量,直至民国时期,婺州都是土地清丈和鱼鳞图册攒造的一个核心地区。婺州鱼鳞图册攒造史是整个中国鱼鳞图册攒造史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土地清丈和鱼鳞图册攒造的一个典型。
如果对以上所列鱼鳞图册文书档案做一个粗略统计,零散遗存超过2000册,大宗遗存超过2500册,二者合计在4500册以上。这仅是依据笔者多年来对一些主要收藏单位走访调查、以及部分单位公布的资料而统计的数字。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单位公开的程度不同,或有所藏尚未披露,上面所列具体数字或不十分确切,所以,这个统计很可能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三、鱼鳞图册研究价值
迄今关于鱼鳞图册的研究,以引用文献资料为多,而利用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的研究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鱼鳞图册的文书档案分藏各地,加之多不开放,相关资料的收集十分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鱼鳞图册的文书档案资料认识不够有关。有的学者甚至根本否认历史上鱼鳞图册制度的真正实施,否认鱼鳞图册这种册籍的存在。美籍华人著名学者何炳棣先生关于鱼鳞图册研究发表了多篇论著,认为“六百年来最为传统及当代史家称道的明初全国各地履亩丈量绘制的《鱼鳞图册》根本不是史实而是‘传奇’”,并声言他是做了“最多面、最缜密”的考证。何先生在其诸多论述之中,对鱼鳞图册文书档案没有任何涉及,对遗存至今的数千册鱼鳞图册不屑一顾。然而,就在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档案之中,迄今已发现多部明初鱼鳞图册实物,其结论显然是难以成立的。
时至今日,社会科学研究必须走出以文献证文献的圈子,重视原始资料,重视第一手资料的发掘,重视文书档案资料的运用。鱼鳞图册是一种社会经济制度,对鱼鳞图册的研究当然离不开文献记载,但鱼鳞图册本身就是一种册籍。所以在鱼鳞图册制度的研究中,绝不能忽视鱼鳞图册文书档案本身。宋元明清直至民国实施了近千年的鱼鳞图册制度到底是怎样一种制度?履亩丈量到底实行了没有?鱼鳞图册又是怎样攒造的?册上到底登载了什么?田土面积是如何计算的?鱼鳞图册又是如何演变的?等等,对这些有关鱼鳞图册制度基本问题,传统文献的记载十分有限,或含糊不清,或语焉不详,多属宏观描述性的。若只根据文献上的某些记载就断言如何如何,就下结论,恐怕难免失之偏颇。这就必须依靠对鱼鳞图册文书档案的发掘和利用。在遗存的鱼鳞图册文书档案中,我们可以找到鱼鳞草册、鱼鳞正册、鱼鳞总图、鱼鳞归户册以至鱼鳞家册等各种鱼鳞图册,类别繁多而又相互关联,了解到其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完整的册籍体系;打开“鱼鳞清册”,就可看到按字号顺序登录的各号田土内容,其中有字号,土名,田土类别、等则,田形,四至,丈量弓步,坵段面积等等,有的还标明了荒熟,在有水田稻作田土的鱼鳞册中,甚至还有“本田受㐅㐅水”一项,其中填有“塘”“溪”等字样;特别是册上还详细记录了各种田形的划分及其丈量弓步,都一一记录在册,图画精细,文字详明,可以说,与田土形态相关的种种信息多登录在册,这对于了解鱼鳞图册是如何攒造的,册籍上登载了怎样的内容,田土面积的计算方法等等,都是难得的原始资料。鱼鳞图册的攒造是鱼鳞图册制度实施的集中体现,是它的核心,是这一制度实施而产生的最后结果。毫无疑问,鱼鳞图册文书档案是研究鱼鳞图册制度的第一手资料,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价值。
鱼鳞图册之上既登录了每块耕地的诸多自然属性,也记载了人地关系的种种信息;既有当时官府土地管理的原始记录,也留下了土地流转、桑田变迁的历史印记。这就为揭示鱼鳞图册所蕴含的丰富的社会经济内容提供了各种极有价值的研究素材。通过鱼鳞总图和鱼鳞清册各号田土类别、等则、四至的记载,可在一定程度上复原耕地的田土自然形态;通过鱼鳞图册业户占有土地的统计分析,可反映当地的土地占有形态和地权分配问题;通过鱼鳞图册上业主与佃户的相关记载,可反映农村的租佃关系;通过鱼鳞图册“乡→都→图→庄→户”的编制序列,可反映农村基层组织单位的大小及其演变过程;通过鱼鳞册详细登记的业主姓氏及其住址情况,结合族谱等其他资料,可了解较大区域范围的宗族分布状况;通过鱼鳞图册详细登录的业主与分庄资料,可明了宗族之下的各人户的构成形态;通过鱼鳞册上登载的多种多样的会社组织,可开展会社类型、组织规模及其分布特点的研究。此外,通过鱼鳞册上记载的土地荒熟变动等信息,以及一些独特类型的鱼鳞册资料,可探索环境变迁及地域社会应对环境演变等问题。 而鱼鳞册上登录的长时段的土地流转与产权变动记录,更可为考察相关经济史的动态演变趋势做出有力的论证。总之,鱼鳞图册所载丰富资料,可为土地流转、地权分配、社会结构、基层组织、赋役制度、民间会社、宗族社会、环境变迁等诸多问题,提供其独特的研究素材,为社会经济史的深度研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在大数据时代,史学研究的数字化趋势正在加强。传统的研究方法固然不能废弃,但对数字化这一新趋势必须加以关注。鱼鳞册中所载,有丈量弓步、坵块面积、应纳税额等各种数字,已不必说。特别是与一般文献记载不同,鱼鳞图册所载资料不是描述性的,而是按规定的项目进行登录,每一坵号所登录的项目相同,而其下所填写的文字各异,这样,对每一项目都可做出数据统计分析;又,其每一图册登载的田土坵数多是成千上万,总量巨大,这也具备了数据统计与数据分析的重要条件。通过对鱼鳞图册所载进行统计分析,会得到在一般文献记载中难以找到的数据,会使研究水平达到新的高度。在大数据时代,在史学研究的数字化趋势加强之际,鱼鳞图册所载资料必将大有用武之地。
当然,无论是解决社会经济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还是进行较大数据的统计分析,都必需以完整且系统的鱼鳞册作为支撑,零散而不完整的鱼鳞册难以做到。有幸的是,这样的鱼鳞图册如今已被发现。前文介绍的大宗遗存的浙江金华市鱼鳞册,即婺州鱼鳞册,具有数量巨大,保存完好,系统性强,典型突出等特点,是一批极为难得的、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鱼鳞图册遗存。这是多年以来人们期盼已久的发现。对这批鱼鳞册进行系统整理,加以数字化,同时作深入研究,将会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使鱼鳞图册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鱼鳞图册是中国古代独创的土地管理制度,从宋代一直延续至民国,其对田土的精细的丈量,对业主产权的确认,对土地权属转移的记录等等,形成了一整套十分完善的登记管理制度,而成为中国古代极其重要的经济制度之一。它的许多成就都远远早于西方近代相关文明的形成,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今天我们继承传统文化、坚定制度自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浙江鱼鳞册的搜集、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 17ZDA187)阶段性成果。本文所述鱼鳞图册的遗存情况,有不少系笔者多年来对一些收藏单位走访调查所得,这里对各单位提供的帮助谨致衷心谢意;又,胡英泽、刘道胜、李义敏诸位先生对部分鱼鳞册馆藏情况作了补充修改,一并致谢。
因文章篇幅限制,参考文献与注释皆省。
文章
作者:栾成显,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
编排:钱莹杰
金 文化遗产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