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神”到“女奴”,女性地位的考古学考察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女神”到“女奴”,女性地位的考古学考察"分享给大家!
史前“女神”
自人类产生,女性就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力低下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在世界各地都产生过女性崇拜的现象,并塑造出各种“女神”的形象。
如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牛河梁遗址,不仅发现了距今5500—女性地位的考古学考察5000年的“女神庙”遗迹,而且还出土了部分“女神”塑像。
▲牛河梁第一地点“女神庙”遗址全景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男女在社会作用方面依然没有明显差异,如姜寨、史家、元君庙、晓坞等遗址都发现大量的合葬墓,埋葬人数众多,男女掺杂其间,二者埋葬习俗和随葬品基本无差异。
此外,体质人类学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姜寨、史家、西坡、关家、西山等遗址人骨中男女胫骨长度基本相当,说明他们的身高趋同,承受的压力无差别,男女地位相近。
女性地位的下降
然而,男女终究有别,这既表现在生物性状上,也体现在心智上,即相较女性而言,男性在体力方面具有优势且有更大的野心和欲望。因此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当社会出现剩余产品或所谓的财富的时候,男性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就日益凸显。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湾、清凉寺、陶寺、石峁等遗址或墓地都出现了用女性来殉葬或祭祀的现象,说明这一时期女性地位已经有所下降。
▲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 M112
在年代稍晚的齐家文化皇娘娘台墓地也发现多数女性屈肢或半跪向仰身直肢葬的男性,而且还发现有疑似捆绑状态下的女性生殉。
进入历史时期,男尊女卑的观念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以确立和固化。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特例,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文武双全,能治理国家、带兵打仗,因此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地位也非常高。
商、周时期父权得以完全确立,成为王权的核心。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还讲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说法。董豫等对郑州地区两处东周时期墓地的人骨进行了科技考古研究,发现女性开始食用大量被认为较差的食物,如小麦、大豆等,但男性依然以传的粟、黍为食。同时,东周时期女性的胫骨度明显比男性短,这说明女性面临更多的生压力。此外,相较女性而言,男性墓葬的随品比女性的更显丰富。
到了汉代,儒家想更强调男尊女卑,也为女性制定多行为标准,如必须遵循“三四德”,这严苛地限制了女性的为准则、活动空间和职业等。
母权至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儒家思想开始受到冲击,母权至上的思想和习俗开始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如女性崇尚武力和女性管理家庭社会生活更加普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性善骑马、能打仗是其崇尚武力的表现。如《南齐书》记载 :“太后出,则妇女着铠骑马近辇左右”,即太后出行,妇女骑马并佩戴铠甲侍奉于两侧。又如《魏书·列女传》中记载的梓潼太守苟金龙妻刘氏鼓舞将士,指挥作战,斩杀叛兵,击溃敌军,守住城池。同时,对山西大同水泊寺墓地发掘的资料研究发现,女性墓普遍随葬动物,但男性则没有,这可能是女性地位在该时期提升的表现。然而,可能由于“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因此目前在北魏女性墓葬中基本没有发现武器的随葬品。
▲唐代女性骑马俑
伴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农耕区先民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女性开始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如北魏大量女性开始“从学求知”,甚至“在宫常教帝妹书,诵授经史”。同时,女性也开始“持门户”、当家作主,“争讼曲直,造请逢迎,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外,女性自主意识增强,能够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如花木兰代父从军。受魏晋时期社会思想及女性地位变化的影响,在隋唐时期较为开明的统治中,女性地位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时期女性不仅能够学习经史子集,而且逐步参与政治活动。如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出现 ;又如上官婉儿、太平公主等女性也开始治理国政。同时,隋唐盛世女性以胖为美,且流行袒胸露乳的穿衣风格,也似乎说明女性受传统礼教的束缚减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的地位起起伏伏,从崇拜女性,到男尊女卑、父权及“三纲五常”制度的确立,女性的地位一直在下降。尽管历史上出现过妇好、武则天等地位极高的女性,但这都是昙花一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受游牧民族母权至上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明显提高。此后,隋唐盛世女性地位也日益提升,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隋唐之后,在儒家思想的束缚下,女性地位一直低于男性。特别是北宋后期,女性缠足习俗的出现更进一步限制了女性的活动能力。
1949 年以后,封建社会对女性压迫的思想和行为被摒弃,女性的地位开始逐渐上升,“男女平等”的理念被积极践行,“妇女能顶半边天”成为时尚,女性也在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石器时代 遗址 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