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里卑微的聊天记录_编辑分享|聊天记录里的爱情

导读: 大家好,这里分享编辑们对当代生活的一种观察。不知何时起,娱乐新闻里经常出现聊天记录的截图,以证明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本文不讨论具体的人和事,只讲聊天记录里的爱情。我在公共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爱情里卑微的聊天记录_编辑分享|聊天记录里的爱情"分享给大家!

大家好,这里分享编辑们对当代生活的一种观察。本期缘起自经常看到的、社交网络上被爆料的聊天记录,但请不要对号入座。我们只聊聊爱情。

···············

不知何时起,娱乐新闻里经常出现聊天记录的截图,以证明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情。里面的每个字、每个表情包都被拿出来分析,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感情阶段,名人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真实性格。这些聊天记录里往往充斥着贫乏的语言和琐碎的情绪,以至于令围观者失望,觉得实在算不上一场合格的爱情展示。

本文不讨论具体的人和事,只讲聊天记录里的爱情。

聊天记录大概是最难于被分析的形式了。法国学者罗兰·巴特1975年在巴黎高师开过一门讨论课,以《少年维特之烦恼》作为文本,与学生讨论恋爱百态。他后来据此写成《恋人絮语》。很难总结此书的文体,它以恋人喃喃自语的方式讲述爱情中所有的感受,困惑、失望、不舍、快乐、嫉妒等等。

这本书并不是典型的“聊天记录”,它融进了作者高度提炼后的哲学思考,大多以第一人称直抒情绪,不过它展现了丰富的爱情语境:热恋的人会说什么话。

这些关于爱情的絮语极度碎片化。书中一个个章节看上去颠三倒四,喜怒无常,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像在坐过山车。罗兰·巴特在尝试一种解构主义的实验,爱情不再是故事,而是感受。故事有因有果,而感受不可追溯,它也很难对应具体的人和事。内心波澜壮阔的起伏可能来自一场惨痛的分手,也可能仅仅出于恋人一个忽视的表情。

日常的聊天记录,更难被精准解析。“在吗”“晚安”,背后指向什么语境,都会令对话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而这语境,只有当事人能理解。

而最终曝光在公共舆论中的聊天记录,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证明事实。因此当事人会选取那些最有实证能力的截图。在观者眼中,这样的对话直接、赤裸,不符合他们对爱情的理想化想象。

但这些对话,本身就不是什么对爱情的思考,更不负责公共场域中的爱情教育,它只表明了一场感情的悲伤结局。

每次提到如何优美地表达感情,日本那句流传甚广“今晚的月色真美”就会被拎出来示众。与目前常见的聊天记录相比,这与其说是审美、文学素养的差异,不如说是媒介方式的差异。当表达成本过高的时候,表达的内容也会相对凝练,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见面,一封信得走过千山万水爱情里卑微的聊天记录_编辑分享|聊天记录里的爱情,就不能只聊日常了,一句话背后就是一个故事。而微信是即时通讯,简单直接,强烈依赖语境去理解。

不过,即便一个人的聊天记录里有“今晚的月色真美”,也不足以证明关于这个人性格、品行的任何事情。

在社交媒体时代成长的年轻人,也许更习惯将聊天记录作为一种留存感受的痕迹。就像琥珀一样,包裹住一点碎片,这个碎片叫做当下。爱尔兰崭露头角的小说家萨莉·鲁尼的处女作就叫《聊天记录》。主人公身处一场漩涡般的感情,她纤毫毕现地袒露情绪,拷问道德。看完只感觉,虽然全书并非用对话体写成,但“聊天记录”这个名字太合适了。强烈地关注自身,关注当下感受爱情里卑微的聊天记录,说不定将来新的私小说就是一页页的聊天记录。

我在公共场域里见到的最令人难过的聊天记录来自包丽。《南方周末》的报道《“不寒而栗”的爱情》中,这些记录管窥到一个女性在亲密关系中受到的压力、甚至是暴力。她在手机上打出这些对话的时候,应该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被动为人所知。最隐秘的情绪,最卑微的姿态,最无助的祈盼。

具体到个人身上,拿符号学分析语言是残忍的,这背后是一个人的真实处境,和那些塑造爱情的东西。

聊天记录,是有逻辑性的语言努力去捕捉虚无的、瞬息万变的爱情的影子,但语言有时也真能表达这层含义。《恋人絮语》里,我最喜欢的关于爱情的描述是“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了”:

因爱一个陌生人而产生的一阵狂喜便慑住了我——那个人将永远存在——一个莫名的冲动——我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事了。

关于爱情,关于聊天记录

你有什么想说的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