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从何时开始由盛变衰的?这个不大的案子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明朝是从何时开始由盛变衰的?这个不大的案子"分享给大家!
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御史郑继芳上书弹劾工科右给事中王元翰“盗库金,克商人贺,好赃数十万。”
这就是王元翰案的发端。
王元翰字伯举,云南宁州人,进士出身,万历年间授吏科给事中,又提升为工科右给事中。他怎么“盗库金”、受贿呢?
这得从他为人说起。
这个王元翰意气凌厉,以敢于向皇帝提意见自命。
他曾经弹劾贵州巡抚郭子章,说他“罪当斩”。
朝中推选内阁大学士,他说“李廷机非宰相器”,予以反对。
黄汝良被推举为吏部侍郎,全天叙被推举为南京礼部侍郎,他又揭发黄汝良是李廷机的同乡,全天叙是大学士朱赓的同乡,推荐是出于私心,结果导致两人丢官。
他还上书要求罢免朱赓、南京兵部尚书萧大亨的官职,掌管东、西厂的太监王道不法,他上书罗列其罪状。
王元翰就是这样疾恶如仇又敢于说话的好官,朝中那些邪恶的臣子都害怕他这张“口”。郑继芳身为御史,其实是诬陷王元翰。
因为,王元翰根本不存在“盗库金”和受贿之事。
面对郑继芳无中生有的弹劫,王元翰深恶痛绝,上书反驳,并称郑继芳是“北鄙(北方边界来的)小贼”,言词过于激烈;于是郑的同党十多人纷纷攻击王元翰。与此同时,朝廷中主持正义的大臣们纷纷上书救护王元翰。
对此,神宗皇帝一概不理不睬。
神宗帝并未下令搜抄王元翰家,郑继芳却派人偷偷地守在王家周围。
王元翰性格梗直,见此情况,就把家里的箱、筐等物一股脑搬到城门口,让众人看是否有“奸赃数十万”,箱,筐等物都被众人抢劫一空,他也不加阻拦,恸哭弃官而去。
这一来闯下了大祸,吏部判处他“擅离职守”,贬官为刑部检校了事。
王元翰被诬“奸赃数十万”这桩大案,按理应由法司审讯查实,如果确凿,王元翰理应受法律制裁;如果并非事实,郑继芳也应受到惩罚。可是明神宗却疏于朝政,对此置若罔闻,对两派大臣的互相攻讦既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加制止,听凭正直大臣受冤。朝中大臣见此,越发肆无忌惮,结成党派,互相攻讦。
朝政就此大乱。以后,大明王朝开始由盛变衰,江河日下,一日不如一日,直至灭亡。
因此,王元翰被诬受贿案这个算不得很大的案件,却成为了大明王朝宿命的转折点。
金 大明 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