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的作品逐渐退出中小学教材?是没有

导读: 其实他们在剔除这些文章后,也增加了一些新文章,比如丘吉尔、贾平凹、海伦·凯勒等名人的文章都有收录。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言人,他作为革命派的斗士,用一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为什么鲁迅的作品逐渐退出中小学教材?是没有"分享给大家!

为什么很多专家建议让鲁迅的作品逐渐退出中小学教材?是没有学习价值了吗?前两年就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逐渐被剔除中小学的教材,比如《阿Q正传》、《药》、《纪念刘和珍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论》、《过秦论》、《背影》等这些经典文章。

所以并不是单独剔除鲁迅的作品,而是其他的一些作家文章也被剔除了,只不过鲁迅的文章在中小学教材中收录的比较多,这下一剔除,大家就觉得现在编教科书的人是不是针对鲁迅。

其实他们在剔除这些文章后,也增加了一些新文章,比如丘吉尔、贾平凹、海伦·凯勒等名人的文章都有收录。可能教材也是多方面考虑,希望孩子们能在学生时代,多接触一些作家的文章。

不过就我本人而言,我认为鲁迅的文章,的确不太适合中小学的学生读。因为鲁迅的文章有着很大的时代性,而且鲁迅本身也是搞政治的,他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政治诉求。想要读懂鲁迅的文章,就要结合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理解。

可是现如今,别说中小学生了,就是大部分的大学生,对近代史也不是很了解,这一方面在于普通的历史教科书对近代史含糊不清(尤其是民国史),另一方面也跟高中时就文理分科,理科生不再学习历史有关。

而且,鲁迅先生一生之中写过很多文章,有不少文章是有些政治诉求的。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言人,他作为革命派的斗士,用一篇篇文章来抨击旧势力,而这些文章有很多主观思想,在后人看来,都是不正确的。

比如鲁迅先生曾经多次抨击京剧男旦、国粹中医、儒家思想等,甚至还非常偏激的认为,应该把汉字废除掉,学习英文、拉丁文等。当然鲁迅先生抨击这些东西的时候,很受时代的局限。

然而我们今天却能看到这么一幕:黑中医的人总是拿着鲁迅的话说“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不喜欢京剧的人总是借着鲁迅曾经狠狠地骂过梅兰芳来说事;甚至还有一些人否定汉字文化,并且把鲁迅当年说过的话奉为金典。

从这些社会现象我们就知道,鲁迅的文章退出中小学课本还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真的有必要削弱鲁迅的影响力,不然鲁迅不管说过什么话,都要被有心人给利用了。

再来说说鲁迅作品的学习价值。

我们知道,不管鲁迅是什么政治立场,他的作品还是有很大的学习价值的。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翻译文学的开拓者、中国现代思想解放先驱、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伟大导师等,光听这些称号,就知道鲁迅的文学实力了。

鲁迅先生从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这些作品的学习价值都很高的,如果抛开他的政治立场,他的文章还是很值得学生学习的。

鲁迅 文化 民国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