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中的土匪都是大口喝酒吃肉?现实中的真的是这样吗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电视中的土匪都是大口喝酒吃肉?现实中的真的是这样吗"分享给大家!
上一期说了猪鬃,今天咱们就说说猪其他的“金贵”之处。特别是对于咱们国家而言。
人民子弟兵养猪的历史是从抗日开始的,炊事班中除了厨师、伙夫,一般都设有饲养员,其主要任务就是以养猪为主(不许笑)。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搭建猪舍,饲养母猪、甚至小猪,还要利用当时非常匮乏的厨余和杂料等制成猪饲料,养出肥肥胖胖的猪用来食用。
《炊事班的故事》中就有养猪的桥段
著名淮海战役中,咱们为了部队休整颁布的项重大“福利”中,第一条就是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参战部队前线人员,一律慰劳每人猪肉1斤,重伤员2斤。而且要保证在1949年春节期间,前线将士每人1斤猪肉,确保能春节吃上猪肉饺子。当群众听说收购猪肉慰劳解放军时,宁自己愿不吃,也愿意将猪肉送到征购战。山东革命地区的人民40天就贡献出了80万斤猪肉(当然,解放军向来是公平买卖的,这都通过各种形式给了老百姓补偿)。
毛主席最爱吃的无论是老家的腊肉,还是坊间盛传的“红烧肉”,其实都离不开猪肉,当时的将军老帅们也有不少好这口的,比如主席的小老乡陈赓据说为了吃猪肉还跟老战友“斗嘴”。
稍懂营养学的网友可能要喷了,猪肉的营养比起牛、羊差远了,看看人家美军都是吃牛肉的……这话说的没错,可是显然太不了解咱们的历史和国情了。子弟兵不是不想吃牛肉,而且牛肉在咱们农耕为主的传统经济中,产量太低了,而且有着很高的地位:早在汉代,牛已经被立法保护,汉律规定“不得屠杀少齿”,犯禁者诛(人要给小牛偿命);到了唐宋时期,牛更是不管老弱病残,都在禁杀之列,只有自然死亡或病死的牛才可以剥皮售卖或者吃用。
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猪肉一直是有着比较特殊的地位的。早在《尚书》中就有记载:“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在等级森严的历史上,猪肉算是相对最接地气的肉类了。
吃猪肉居然大夫一级(相当于县处才能享受级)的待遇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猪肉并非高大上的肉食,甚至被士族称为“贱肉”。因为没有阉割的猪肉有着非常浓重的腥骚味儿。所以,我国养猪除了留着配种、生仔的猪,其他肉猪一律都要阉割,不论公母,这道程序叫做“劁猪”,公猪割睾丸,母猪割卵巢。不过“劁猪”这个职业东汉才出现,大规模存在则要到宋朝。阉割后的猪不但可以心无旁骛,一门心思长肉,而且性情也变得温顺,便于饲养管理。最重要的是,阉割干净的猪吃起来没有骚味!
据《中国养猪史》的记载,早在原始社会早期(时间大约在距今 9000 多年)就有猪骨被当作随葬品,标志着新石器时代中期养猪业成为当时中国经济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猪实在是太好养活了,不忌口到连人类的粪便都吃。古代没有饲料产业,老百姓当然很钟爱这种什么都吃的家畜了。
而猪肉跟军队产生联系,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就要数项羽在鸿门宴上给樊哙“赐卮酒、生彘肩”。当时的猪肉是否是阉割后的不得而知,但是战乱时期能够较容易得到的的确就是猪肉了。特别是对于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北方和中原作战的军队而言,猪肉所饱含的热量和脂肪要比一般的军粮来的实际的多。
樊哙:“猪肉刺身”了解一下?
当然,真正让猪肉有了名气的,还得靠读书人。苏东坡在杭州治理西湖期间,同样是要解决民工的食物问题。他使用“小火慢炖”的方法所做的方块肥肉,配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等做成的猪肉菜肴,被命名为“东坡肉”。开启猪肉做法新纪元的同时,也为猪肉在南方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到了元代以后,虽然少数游牧民族主政的骑兵仍是以牛羊肉为主,但是其实在王公贵族中倒是对猪肉情有独钟,因为牛羊肉早吃腻了!特别是清朝以汉八旗为主的大量绿营军士中间,猪肉仍然是很受欢迎的补给品。
清代的劁猪行业
所以,军中基层士兵喜爱猪肉的传统几乎就这样传了下来。当然咱们的人民军队是新式军队,但是正是当时诸如毛主席、陈赓这样的高级领导和将领和普通士兵打成一片,才有了这种“吃猪肉”的文化氛围。
这调子,不服来辩
除了猪肉,还有就是猪油。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朝鲜的天气极端寒冷,猪油除了成为搭配“炒面”的调料,用来提供热量和营养,还成了缺乏医药的志愿军战士的“护肤乳”,来防止面部、手足部等冻伤。在极个别时刻,还要充当重机枪等相关机械的润滑油等(虽然效果不佳,但是聊胜于无还是得用)。
抗美援朝中联合国军的补给是咱们想都不敢想的
时至今日,不断进步和建设中的解放军的强大后勤补给体系虽然多了各种高大上的肉类,但仍然少不了猪肉这一传统的“战略资源”。毕竟全世界的猪肉中,咱们中国占了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