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孔融小时能让梨,长大后怎么样呢?

导读: 孔融是东汉的名士,自诩为孔子的子孙,他的哥哥孔褒也死于党锢之祸(详见《通鉴》第56卷“张俭逃亡”)。这是蒙学必学的故事,但如果知道孔融成年之后成为这样一个虚伪的人,还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名士孔融小时能让梨,长大后怎么样呢?"分享给大家!

名士孔融小时能让梨,长大后怎么样呢?

太史慈子义

【原文】北海太守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讫无成功。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温雅,可玩而诵,论事考实,难可悉行。但能张磔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至于奠事名儒郑玄,执子孙礼,易其乡名曰郑公乡,及清俊之士左承祖、刘义逊等,皆备在座席而已,不与论政事,曰:“此民望,不可失也!”黄巾来寇,融战败,走保都昌。时袁、公孙首尾相连,融兵弱粮寡,孤立一隅,不与相通。左承祖劝融宜自托强国,融不听而杀之,刘义逊弃去。青州刺史袁谭攻融,自春至夏,战士所馀裁数百人,流矢交集,而融犹隐几读书,谈笑自若。城夜陷,及奔东山,妻子为谭所虏。曹操与融有旧,征为将作大匠。袁谭初至青州,其土自河而西,不过平原。谭北排田楷,东破孔融,威惠甚著;其后信任群小,肆志奢淫,声望遂衰。--摘自《资治通鉴》第62卷

【注解】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北海太守孔融(字文举,鲁国人)为袁绍的儿子青州刺史袁谭所攻,兵败后为曹操收留,任命为将作大匠。孔融是东汉的名士,自诩为孔子的子孙,他的哥哥孔褒也死于党锢之祸(详见《通鉴》第56卷“张俭逃亡”)。名士都有一个臭毛病,自视清高,在这里司马光毫不留情地将他的言行进行了批判,孔融以才气出众自负,立志平定祸乱。但他志大才疏,一直没有成效。他高谈阔论,训导官属,谈吐优雅,可使人玩味传诵,但把他的议论具体实施,却很难全行得通。他只会大言不惭,而漏洞很多。他一时可得人心,但久而久之,人们便看穿不愿再依附。他所任用的官员,好标新立异,多数是耍小聪明的轻浮之人。对于名士,只是当作贵宾,从不讨论国计民生。左承祖只是建议孔融找个强者进行投靠,就被孔融杀害,搞得其他名士都离他而去。遇到战事,他坦然自若,还在读着圣贤书,谈笑风声,真正是无知者无畏。《三字经》上记载:“融四岁,能让梨。”这是蒙学必学的故事,但如果知道孔融成年之后成为这样一个虚伪的人,还有多少人会以他为榜样呢?

《三国志》并无孔融的传记,但陈寿引用了大量资料让我们了解到孔融的生平事迹,这些事迹附在《三国志·魏书·崔琰传》后面,至少在陈寿看来,孔融还不足以给他立传,但到了范晔时,他称赞孔融“琨玉秋霜”,为其立了传记,但部分对孔融不友好的都已经删掉,但司马光并没有使用范晔的材料,而是直接引用了《三国志》裴松之注的材料,可见,孔融任列“建安七子”之一,也许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但他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

袁绍的长子袁谭也是如此,当初占据青州的时候,威望名声较好,但到了后来也是放纵骄奢淫逸,跟袁术、董卓等人都是一路人,大失所望。相比之下,袁谭比孔融真实得多,他也算是一个枭雄,只是没跟自己老爸关系搞好,错失继承人的地位。

刺史 名士 三国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