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曾与刘备共事七年,翻脸后毫不留情,活捉

导读: 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 历史上的文聘真的有过不见曹操及放走刘备的事迹吗?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文聘传》:“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此人曾与刘备共事七年,翻脸后毫不留情,活捉"分享给大家!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发生在刘备兵败当阳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文聘和刘备。原文如下:

时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曹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迫之际,幸得张飞引军至,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尚有何面目见人!”文聘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夺取荆州,刘备仓皇南撤,在途中遭到曹军的猛烈攻击。原刘表部将文聘率部拦住刘备去路,刘备大骂文聘为“背主之贼”,文聘满脸羞愧,撤围而去。

本文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且战且走”, 意为在战场上边打仗边撤退,后来也比喻一边应付当前的局面,一边另有打算。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文聘为何被刘备称为“背主之贼”,又为何“羞惭满面,引兵自投东北去了”?这个问题在小说第四十一回中有过交代。当曹操进驻樊城后,文聘避而不见,并说出“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实悲惭,无颜早见耳”之语,被曹操赞为“忠臣”。后来文聘被曹操委以江夏太守之职,率部追击刘备。对于文聘而言,这才是无可奈何之举。因此,面对刘备的责骂,文聘自然是“羞惭满面”。

历史上的文聘真的有过不见曹操及放走刘备的事迹吗?答案是真假参半。真的一部分是文聘的确有过不见曹操之事。这个故事见于《三国志·文聘传》:“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原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于孤弱,死无愧于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于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遂欷歔流涕。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

至于说到文聘在当阳因被责骂而放过刘备,这一点就不是事实。《三国志·文聘传》中说:“(曹操)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坂。”而《三国志·曹仁传》载:“(曹纯)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三国志·诸葛亮传》称:“(刘备)为曹公所追破,获(徐)庶母”由此可见,尽管文聘与刘备曾在荆州共事七年,却并未对刘备手下留情。刘备的两个女儿及徐庶的母亲被俘,这其中都有文聘的一份“功劳”。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刘备 三国 小说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