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建议曹丕不拘常礼即刻登基为王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是谁建议曹丕不拘常礼即刻登基为王"分享给大家!
是谁建议曹丕不拘常礼即刻为王
曹操临终前做出了一个决定,调自己最能打仗的儿子曹彰前来洛阳。因为曹操比较喜欢第四子曹植,曾经想将他立为继承人,而曹植就在身边,再把这样一个带兵的儿子调来,让他们汇合到一起,这不免让人产生不同的猜想。虽然曹丕已经被立为太子,但由于继位需要曹操诏令,也就是所谓的遗诏,曹丕并没有像常礼那样,马上即位。对于曹丕来说,这种形势还是比较凶险的,也就是存在变数,但是有一个人却让曹丕不要拘于常礼,马上即位。事实证明,这个建议还是非常正确的,因而曹丕登基后也重用了此人。
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一些什么样的经历呢?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陈登任太守期间,聘请他为功曹,并且对他非常尊敬和友好。
(陈登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孙权攻打广陵郡时,陈登令陈矫到许都去向曹操求救。曹操非常惊奇陈矫的才智,想留下他在许昌任职。陈矫推辞说:“我们的郡县面临着危亡,本意是来向您告急求援的,我纵然没有楚国申胥搬取救兵的本领,又怎敢忘记卫国弘演的义举呢?”曹操于是就派兵赴广陵郡的匡奇救援,孙权撤兵。
曹操征召陈矫任司空掾属,历任相县令,征南将军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尉,后升任魏郡太守。再曾经一度进京任丞相长史,再任魏郡太守转任西曹属。陈矫跟随曹操征伐汉中,回来后任尚书。
曹操从汉中回来,还没有到达邺城,就在洛阳去世了。大臣们拘泥于常规礼法,认为太子即位应当有诏书的任命。陈矫说:“大王死在外面,天下惶恐,太子应当节哀,马上即王位,以安定天下的人心。况且太祖宠爱的儿子就在旁边,如果发生争夺王位的灾变,国家就危险了。”于是他马上召来百官,准备登极仪式,一天就筹办好了。第二天,以王后的命令,策太子即位,大赦天下,一切仪式圆满结束。文帝说:“陈季弼面临大事,头脑清醒,谋略过人,确实是一时的俊杰。”
(曹丕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曹丕当时虽然已经是太子,但就当是的局势来说,确实还是难说就不存在危险。陈矫所说的“爱子就在身边”指的是曹植,而曹植一直为曹操所喜爱,曾经有心把他指定为继承人,是曹丕这个太子最有力的竞争者。曹操死在洛阳,曹植也在洛阳,假如有人伪造一个曹操临终遗嘱之类的玩意儿,不敢说事情一定能成,但至少会给曹丕带来很多麻烦。而王室争夺继承权,就是国家的灾难。尤其是,杨修虽然被曹操给杀了,但丁仪兄弟还在掌管着中枢文书,他们可是一直支持曹植,并且为他说了不少好话的。因为清河公主出嫁一事,丁氏兄弟和曹丕结冤,平时可没有少在曹操身边说曹丕的坏话,如果稍加犹豫,也难说他们兄弟不会蠢蠢欲动。更为严重的是,曹操临终将第三个儿子曹彰召了回来,而曹彰一到洛阳,就向主管治丧的贾逵询问“先王的玺绶所在”。还有一种说法,在曹彰看来,父亲将自己招来,就是让他扶持曹植为王,因此他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虽然前者被贾逵顶了回去,后者也没有得到曹植的响应,但事情就怕一个夜长梦多。如果在内的像丁氏兄弟一样的人不停地撺掇,以曹植一个文人的性格,很难保证就不会产生动摇。曹彰此时任越骑将军留守长安,如果他从长安调兵直接对曹植施压,也难说曹植能够顶得住。曹彰为什么要说那番话?他恐怕看重的就是曹植容易操控。总之一句话,洛阳有问题。但曹丕一登基事情就不一样了,他以新王的身份发号施令,谁再有任何的异动就是叛逆。因此曹丕才会看中陈矫。曹丕即皇帝位后,陈矫转吏部任职,封高陵亭侯,升任尚书令。
陈矫虽然规劝曹丕即可登基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他却不是一个谄媚的人。魏明帝时期,陈矫仍然得到重用。明帝有一次突然乘车来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跪下问明帝:“陛下想要去哪里?”明帝说:“不过想看看文书罢了。”陈矫说:“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陛下应当回去。”明帝很惭愧,掉转车头就回去了。他的诚信正直大都象这个样。魏明帝时期陈矫加官侍中光禄大夫,最终在司徒任上去世。
看陈矫一生多做的都是文秘工作,其他方面没有特别的功绩,但就在关键时候的一句话,却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智慧。关键时刻的一句话,就会令魏国这个国家受益,也让自己终生受益,这大概就是陈矫吧!
楚国 魏国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