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箭:80岁,一喜一悲一叹

导读: 我上哈军工时,邓稼先、于敏、程开甲这些人已经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顶级的专家,刚开始时,我们听课就像在听天书,云山雾绕,根本入不了门。在那个年代里,我们全国大概有几万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罗箭:80岁,一喜一悲一叹"分享给大家!

罗箭开国大将罗瑞卿之子,原解放军总装备部后勤部副政委,少将,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核物理专家

2019年已经匆匆过去了,说起来,我们全家和“8”其实都有着不解之缘:我出生于1938年,今年80岁整;1958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1978年对我们全家而言是悲痛的一年,我父亲这年到德国治疗腿疾突发心脏病去世了;2008年悲痛再次降临,我妹妹突发脑溢血成了植物人。我想了很久,2019年对我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要说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我想那就要说起我的两位老师——于敏和程开甲。这一年的12月份,我的老师于敏被授予“改革开放100名先锋”头一位。而在这之前一个月,我的另一位老师程开甲不幸去世了。一喜一悲,令人感叹。

我所从事的核武器研究事业是国家的绝密事业,平时聊天,有的同事觉得我们做了这么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谁也不能说,好像我们这一辈子都要这么默默无名,有点委屈。2019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第一个就是于敏老师。那天我看了新闻之后特别感动,我为自己骄傲自豪。

我上哈军工时,邓稼先、于敏、程开甲这些人已经是我们这个行业里顶级的专家,刚开始时,我们听课就像在听天书,云山雾绕,根本入不了门。我们着急,老师们比我们还着急。我记得邓稼先老师说过:“我恨不得把我肚子里的东西全掏出来给你们,你们怎么全听不懂啊?”于敏老师则说:“我就差把原子弹的尺寸告诉你们了。”那是最机密的东西,自然不能说。

1963年我从哈军工毕业,分到了国防科工委核试验基地研究所,所长就是程开甲。后来我又调到了国防科工委机关,和于敏老师接触比较多。他们对我来说,不仅是研究事业上的老师,更是人生导师,用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我是他们的“粉丝”一枚。退休后,我和程开甲老师在一个干休所住,我们两家就在相邻的两栋楼里。有时候在院子里遇见,他还会跟我讨论研究课题。

1999年,有23位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程开甲老师是其中一位。我们这些老部下跑去向他祝贺,每个人都捧着奖章照了一张相,程老师说:“这是应该的,我只是代表你们接受了国家的奖励,这个奖章不是授给我个人的,是授给我们这个行业的,你们都有份。”我们听了可高兴了。在那个年代里,我们全国大概有几万人甚至十几万人从事原子弹氢弹事业,每个人都在兢兢业业做自己的工作,才积成了这份事业。所以于敏老师其实很反感人们叫他“中国氢弹之父”,他跟我们说过:“我就是从事氢弹研究的一个科技人员,我不能叫"之父"。”

我今年80岁了,已经快到了要总结人生的时候了,我觉得人这一生只要能做一件对国家对人民有意义的事,就心满意足心安理得了。我做过这样的事,这件事也是我最不后悔、最感到骄傲的,那就是我曾为了国家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比起我最崇拜的两位老师,我的贡献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2019年,两位老师一个获得了至高荣誉,一个离我们而去,悲喜交加,让我不能释怀。

口述/罗箭 采写/本报记者 陈品

父亲 科技 科学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