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 | ARTFORUM展评

导读: “黑盒子”的中心是展览同名作品《生命轮回》(2019):艾未未以传统的制作风筝骨架的方式制成了一艘难民船,船上的人身穿救生衣,排成两列,相对而坐,装置底座上还有摘自不同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艾未未 | ARTFORUM展评"分享给大家!

艾未未

MAF艺术基金会| MARCIANO ART FOUNDATION

4357 Wilshire Boulevard" Los Angeles

2019.09.28–2019.03.03

艾未未,“生命轮回”展览现场,2019-2019.

随着艾未未公共艺术家的身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其个人记忆和想象也被放大成为了某种集体性记忆和想象。

艾未未在洛杉矶的首场机构个展以“生命轮回”为题。展厅入口的两件大体量作品便可被视为对该主题的直接隐喻,它们分别是艾未未邀请景德镇1600个工人手工制成的《葵花籽》(2010)和数千个宋代至清代的茶壶壶嘴组成的《壶嘴》(2019)。葵花籽寓意的新生和壶嘴残骸寓意的死亡相呼应,为展览空间后部下沉的“黑盒子”空间的作品埋下了伏笔。“黑盒子”的中心是展览同名作品《生命轮回》(2019):艾未未以传统的制作风筝骨架的方式制成了一艘难民船,船上的人身穿救生衣,排成两列,相对而坐,装置底座上还有摘自不同时代、种族、文化中关于漂流者、世界公民的引用文字。该作品延续了艾近年来对难民问题的关注,整体形态由2019年的作品《难民船—旅行法则》发展而来,制作材料由充气橡胶改成竹条,视觉上相比前者更具纤弱感。船上的难民形象被更换成了十二生肖的动物形象及少数中国古代人物形象,呼应了艾未未此前的“十二生肖”系列。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为计年历,召动物们在河上竞技,按照它们到达河对岸的先后排列顺序,便有了十二生肖。彼时的十二生肖动物各显神通,有的游着渡河,有的依靠别的动物,有的搭圆木漂流到对岸。而艾未未的十二生肖端坐在救生船上,似乎失去了争竞的欲望或能力,和船上的人一起在漂流中等待宿命降临。有着流年寓意的十二生肖与难民的漂流者形象互相交织,作品关注的对象也从难民群体的具体命运上升到当下人类的共同命运:在急速发展的今日世界中,每一个人都面临被流放、被错置、或被疏离的危险,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漂流者。而这一过程在流年中一再循环,无人能侥幸逃脱。也许唯有如难民船里围坐的动物和人一样平等共存,才能度过难关。

艾未未,“生命轮回”展览现场,2019-2019.

环绕在竹制难民船上空的是同样以风筝材料制作的精灵鬼怪。它们在视觉上呼应着《生命轮回》,意义上却有点令人费解。这些精灵鬼怪来自《山海经》,但并不是女娲、精卫等为人熟知的形象。艾未未好像特地选择了这个古老文本里的生僻形象,似是捡拾在历史岁月中被人遗落的文化碎片,又似在暗指当下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些悬在半空的精灵鬼怪形象与墙面上的竹编装置《窗》(2019)连成一片,为艺术家的“视觉自传”增添了某种超现实主义意味。《窗》用竹篾复制了不同时期对于艾未未而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视觉符号,包括曾对其创作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杜尚、贾斯珀·琼斯等人的作品,以及艾本人艺术创作以及社会介入活动中的关键形象" 比如监视器、腿枪、竖中指等。随着艾未未公共艺术家的身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知,其个人记忆和想象也被放大成为了某种集体性记忆和想象。然而,当作品漂流至洛杉矶,神秘的东方情调或可提供美学的慰藉,但在当地观众身上能唤醒的集体记忆却格外有限了。如同展览主题“生命轮回”翻到英文变成“Life Cycle”" 后者给人的感觉更多偏向于有机生物概念,丧失了中文意涵里的宗教意味和宿命感。文化的漂流与人的漂流一样面临尴尬的境地。庆幸的是,在每个漂流行动的发生地,仍然活跃着少数开放而有智慧的接纳者,恰如友善接待难民的国家和人民,以及在潮流以先努力接纳并研究异质文化和艺术的机构与个人,人类集体记忆的版图由此才得以不断扩大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讲,艾未未这场由欧洲难民问题所启发的个展在洛杉矶发生,亦是对漂流的焦灼现实与依稀存在的希望的双重隐喻。

文/ 周雪松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化 艺术 展览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