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一个绝对堪比李杜的诗画乐全能诗人

导读: 坐在一旁的岐王看形势一片大好,紧跟着便说:“我的这位乐师可不光是精通音乐,如果要说到文章诗词那更是了不得,我敢说简直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岐王看戏也演得差不多了,王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王维:一个绝对堪比李杜的诗画乐全能诗人"分享给大家!

后世的人们一提到唐诗,总是会最先想到李白与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这两个人怎么怎么厉害,对后世有多大的影响,等等。

其实在盛唐时期,还有一位大诗人能够与他们两人相提并论,这就是王维。当时就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的说法。要知道,21世纪最缺什么?

——人才!

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山西祁县人。

王维是个天才,与小他一岁的弟弟王缙,幼年时均聪慧过人。并且王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文学才华,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来到了长安。

到了长安以后,王维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艺,立刻就轰动了京城。当时的王公贵族都以能够结识他而感到万分的荣幸。那叫一个少年得志啊!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但王维并没有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而是广交朋友、积累人脉,以便在接下来的科举考试中再创辉煌。比如说,他当时就结识了很爱才的岐王。

要说这王维就是牛,果然在年仅二十一岁的时候就考中了进士,不佩服不行啊!要知道唐朝的进士录取率是很低的,人家杜甫考了大半辈子都没考上。

《集异记》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记载:

当时有一个叫张九皋的人,估计家里是相当有背景的,他使人走通了当朝公主的后门。而这个公主呢,不是别人,她正是武则天的孙女、唐玄宗的同母胞妹,权势很大。所以,这位公主便授意京兆府主管考试的官员,要以这个张九皋为“解头”(唐代由州郡保举士人到京城应考叫“解”,被保举人里的第一名叫“解头”)。

这就是现在所谓的“潜规则”了。

应该说,这个托关系走后门历来都有,唐朝当然也不会例外。

而这时候的王维也即将应试,也想当这个解头,可你王维的靠山只是个岐王,其权势哪里比得上皇帝的亲妹妹公主呢?可这个岐王偏是个爱才的人,觉得王维有能力当这个解头,于是想了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美男计。要知道,王维在年轻时那是很帅的。

于是,有一天,岐王让王维穿上了一套华美的衣服,顺便还带上了他心爱的琵琶。岐王便以酒乐为公主奉宴为名,带他来到了公主府。

王维一到,立刻就引来了别人的注目。

“乖乖,这小伙子长得真俊嘞!”

公主看到后,眼睛一亮,便问岐王:“这位帅哥是谁啊?”

岐王便说:“这是我的一位乐师,精通音律。”说着便让王维为公主弹奏一曲。

好,等的就是这句话。接下来王维便开始表演了,只见他轻抚琵琶,声调哀切,片刻之间就让满堂宾客为之动容。

公主也动容了,直接问王维道:“这是什么曲子?”

王维起身答道:“是《郁轮袍》。”

公主感到十分惊奇,非常高兴。坐在一旁的岐王看形势一片大好,紧跟着便说:“我的这位乐师可不光是精通音乐,如果要说到文章诗词那更是了不得,我敢说简直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公主惊讶万分,不太相信,便问王维可有诗歌,拿出来大家看看。

于是王维便将准备好的诗歌献上。公主一读,果然了不得,还说这些诗都是她读过的,以前一直认为是古人写的,现在终于明白了,原来是你所写的,呀呀呀!

于是公主便让王维更衣,不再把他当做伶人了,而是把他奉为座上宾。

王维继续表演,只见他仪表堂堂,坐在那里与其他宾客侃侃而谈、指点江山,且语言风趣幽默。最终,王维以其渊博的学识、风流的谈吐让在场的所有人折服,当然也包括公主。

岐王看戏也演得差不多了,王维这个小伙子呢,着实表现良好,堪称演技精湛,现在只差关键的最后一步了,于是便说:“如果这小伙子能够成为今年京兆府的第一名,那真是国家的荣幸啊!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公主说:“那为什么不叫他去应试呢?”

好,就等你这句话了,“可是我听说您已经嘱咐好,要把这个解头给那个张九皋。”

公主笑说:“嗨,那是因为有人求情,哪里是我要给那个张九皋啦!”

好,大局已定,于是公主便对王维说:“你要是想当这个解头的话,我当全力推荐你。”

就这样,王维做了解头,就此一举登第。

这一年是开元九年,公元721年。

有人要问了,这位公主究竟是谁呢?

这位公主名唤持盈,就是玉真公主,太平是她的姑姑。

关于这位公主的故事,要用现在狗仔队的话来说,那是非常具有新闻价值的,因为她跟两位大诗人都闹过绯闻:一位便是上面提到的王维,另外一位乃我们的大诗仙李白是也!

八卦周刊报道,上面《集异记》里记载的这个故事,乃是岐王与玉真公主唱的双簧。有才又有貌的王维实际上是岐王给自己的小妹妹玉真公主物色好的情人。

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子去世,据说十有八九就是因为王维被玉真公主霸占而气死的。而王维因为感到内疚,所以才发誓终生不再娶;也有人说,这是因为玉真公主不让他再娶。总之,他后半生的三十年确实是孤身一人。

至于我们的大诗人李白,据说跟玉真公主也有一腿。八卦周刊为此还罗列了大量的证据,说得有鼻子有眼的,甚至还说王维和李白曾因公主而争风吃醋,老死不相往来。

说来也确实奇怪,只要略知唐朝文学史的人就不难发现,李白与王维,作为同时代的两位大诗人,竟在自己的诗文中只字都未曾提到过对方,甚至在正式的文献当中,也找不出他们之间交往的任何痕迹,这就不得不让人疑惑了,这是为什么呢?

要知道,他们可是同一年出生的,差一年相继去世,李白两度入长安时,王维也都在长安;还有就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朋友孟浩然。按照中国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来推理,朋友的朋友也应该成为朋友才是,或者至少也应该有过交往吧!但这两个人却没有留下任何交往的痕迹,压根就没有过交集,搞得他们似乎不在一个时代似的——这简直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了。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空白就此留下。

那为什么说王维是全能型的艺术家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开开眼界,看看什么叫全才。

画。王维的绘画造诣那是相当高的,大文豪苏东坡曾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们要清楚,苏东坡也是个大画家,是个内行人,如此评价王维的画,可见他的画意境悠远,而且还能让人从中看出诗来,真是不简单啊!

现代著名学者钱锺书先生称王维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也就是说,他是盛唐时期最牛的画家。非但如此,王维还是后世公认的文人画的南山之宗。

所谓文人画,就是那些个文人们先画一幅画出来,然后呢,再在旁边写上一首诗或词什么的,而且写的这些个字呢,都非常具有艺术性,都称得上是书法;最后再盖上自己的大印,就算是完成了。也就是说,这个文人画,是集文人的画、书法、诗词、篆刻于一体的一种绘画形式。举个例子,唐伯虎就擅长这个文人画。

音乐。从上面那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维的音乐造诣了,而且人家蒙公主照顾,进士及第后就当上了太乐丞,就是为皇室宫廷培养乐队的人,你说这音乐造诣能不高嘛!据说有一次,有一个人弄到了一幅奏乐图,但不知其名,王维见到后,立马就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最后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佛学。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苑咸在《酬王维序》中称他为“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王维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确切地说,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他自己都说了,他去世的母亲曾参禅礼佛三十多年,并且喜欢住在山林里,免得外人打扰,且吃的都是些粗茶淡饭。而王维自己在四十岁之后也开始淡泊名利了,也不好好做官了,而是深居简出,其晚年更是过得如同那寺庙里的僧侣一般。

据记载,晚年的王维,住在自己位于长安东南的辋川别墅里,既不吃肉,也不穿华美的衣服,每天一下班便跟一大帮僧侣聚在一起,还供他们饭吃,吃完以后开始玄谈。没人的时候,他便独自一人焚香而坐,模仿着唐玄奘的标准姿势开始参禅念经,直至去世。

在去世之前,王维还写信作别昔日的朋友们,劝诫他们要多多礼佛修心。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他作为第一身份的诗人都有哪些成就。

其实,作为一个诗人,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山水田园诗还是边塞诗,他都写得很棒,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那是很多的。

比如山水田园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HT]

再比如边塞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此外,王维还写过一些很深情的小诗,可谓是清新淡雅,感情真挚: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总的来说,王维的诗清新淡雅,诗如画卷,美不胜收,而他与孟浩然所形成的山水田园诗派乃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对后世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林妹妹教香菱妹子写诗,林妹妹首先只向她推荐了三个人的大作,这三个人就是李白、杜甫还有王维,由此可见王维在唐诗中的地位。

好,对于王维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王维考上进士以后都干了些啥。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太乐丞,就是搞音乐的。应该说,这个官职对于刚刚走上仕途的王维来说已经不小了。只是可能一开始当官,王维并不了解官场的一些潜规则,于是,很快就遭到了别人的暗算,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张九龄担任宰相。

我们都知道,这个张九龄可是个大好人,不仅举止优雅、风度翩翩,而且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是个杰出的宰相。这样,他自然也就看上了很有才的王维,于是乎,王维很快就被他提拔为右拾遗。

应该说,这时期的王维还是比较有激情的,积极参与朝政,也想像张九龄老大人那样,做一个有作为的好官,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称赞张九龄先生的政绩。可惜好景不长。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开始有点老年痴呆了,他听信李林甫的谗言,将张九龄给罢免了。第二年,又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这样,李林甫便顺利地当上了宰相。从此,光耀中国历史的大唐盛世开始慢慢地由盛转衰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即将破灭,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灾难性的战乱。

关于李林甫这个人,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他“口蜜腹剑”。应该说,李林甫之所以能当上宰相,完全是因为他会拍马屁,会拍玄宗皇帝的马屁,那是一拍一个准。同时,他还是一位忽悠界的绝顶高手。他的嘴巴那就跟抹了蜜糖一样,把唐玄宗哄得晕晕乎乎的;而他的内心深处呢,却是极度阴暗,对待政敌那是心狠手辣,随时就捅对方一刀子。

这样的人做了宰相,朝廷里接下来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王维对于张九龄的被贬感到十分的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要知道,那会子王维还年轻,多少还是有些热血的。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玄宗皇帝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去慰问刚打了胜仗的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天宝年间,王维仕途顺利,官是越当越大,逐渐升迁,他历任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吏部郎中,天宝末年,他当上了给事中。

然而,这时候的王维却对当官渐渐失去了热情,也不再像年轻时那样要求有所作为了。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在于这时的大唐王朝已经不行了,政治上由清明走向黑暗,唐玄宗所开创的开元盛世也已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这一切都使王维对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同时,他又不愿一下子离开官场。于是,他就这样沉浮着,上班了就去一下,下班了就回家参禅。就这样,他过起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在此期间,他的母亲崔氏去世了。王维悲痛欲绝,伤心不已,马上便辞去了官职,回家守孝。在守孝的三年当中,这位大诗人由于过度悲伤,茶饭不思,骨瘦如柴,差点没死掉。

应该说,王维与他的母亲感情很深,受他母亲的影响也很大,王维之所以能够成为“诗佛”,之所以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完全是由于他母亲的言传身教。

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自己所说,他的这位母亲崔氏参禅念佛三十余年。所以说,正是在他母亲的熏陶之下,他才走上了参禅礼佛的道路。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王维准备一心一意做他的“诗佛”时,平静却被打破了,因为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一件事情的发生,使得整个唐王朝由盛转衰,也使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开始由中原地区移向南方。

——这件事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以诛杀奸臣杨国忠为名,起兵二十万反唐。

刚开始的时候,叛军势如破竹,先后攻占了东都洛阳和京城长安。

玄宗皇帝带着杨贵妃狼狈出逃,准备前往四川避难。而大诗人王维,由于没来得及跟随,最终被叛军给抓到了。可怜王维就此沦落为叛军的阶下囚。

虽然说,安禄山粗人一个,肚子里也没有多少墨水,但他却非常喜爱那些有才、肚子里有墨水的人,比如说大才子王维。但王维多少还是有些气节的,不肯与安禄山这种人渣为伍,于是他就装起了哑巴,装着不能说话了。安禄山很怜惜他,安排他到洛阳的普施寺静养,然后再逼他投降,逼他当官。

王维没办法,既不想死,可也不想当伪官,所以他很痛苦。

有一次,安禄山在凝碧宫请客,来赴宴的人多半都是些人渣,只见他们一个个小人得志的样子,整个国家都被这些个人渣给毁掉了,可这些人渣却在这里寻欢作乐、歌舞升平,当时有很多乐工在伴唱。

作为昔日的太乐丞,王维感到很委屈,感到很悲伤,于是就写了一首诗,叫《凝碧池》:“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以此来表达自己思念故主、思念以前朝廷的心境。

可能王维自己都不知道,正是这首诗在后来救了他一命。

“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很多人都在攻击王维,说他曾经为叛军服务,当了安禄山的伪官等等,按律当斩。后来王维便拿出了这首诗,说明自己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唐肃宗看过以后非常高兴。加上当时王维的弟弟王缙正担任着刑部侍郎这个职务,那可是一路跟随皇帝出逃的,他说了,我自愿不当这个官,以此来换取我兄长的性命。

最终,王维幸免于难,唐肃宗仅仅贬了他的官。

再到后来,王维的官职又渐渐地升上去了。

乾元中,他历任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后来又转为尚书右丞,所以,王维世称“王右丞”。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一代大诗人王维去世,终年六十岁。

王维死后不久,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他对当时的宰相王缙说:“爱卿的哥哥真是个人才啊!他乃是我大唐天宝年间的诗人之冠,一代文宗,朕经常能够在宴会上听到他的大作。如今他还存有多少文集?爱卿可以全部呈上来。”

王缙无奈地说:“我哥哥在开元年间的时候,尚存有诗歌一千多篇,可是经过‘安史之乱’以后,现在大部分都已经遗失了,经各方收集,才得到四百余篇。”

唉,这实在是唐诗的一大损失!

最后,我们来说说王维的诗歌地位。

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唐朝最杰出的三位大诗人乃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人,但是如果要放在古代的话,恐怕就不是这样排名了,应该是李白、杜甫、王维才对。现代的人们可能觉得王维的诗虽然艺术性极高,但社会性要比白居易差一点,所以,大诗人王维也就只好名列第四了。

但如果要放在盛唐时期来搞一个排行榜的话,恐怕情形又不一样了,可能就连“诗圣”杜甫先生都排不上了。应该会是这样的:唐朝最杰出的两位大诗人,他们分别是王维和李白,第三名?不知道。

实在是有些遗憾,“诗圣”杜甫在当时来说并没有多高的诗名,直到他晚年的时候才小有名气,真正把他推到与李白齐名那是在中唐的时候,而北宋时杜甫的地位才被推到了至高,并最终与李白并称。

这样一说,在当时唐朝人的心目中,王维与李白那才是唐诗的双璧,就像是天上的双子星座一样。

摘自周慕白《唐朝诗人那些事儿》

王维 诗人 诗词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