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靖康之耻”的角度看《清明上河图》,别有一番风味

导读: 汴河是北宋东京汴梁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它承载着汴京人的诗歌和梦想。 北宋末的时候,汴京已经有100多万居民了,他们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从哪里来? 金军要打破这样一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靖康之耻”的角度看《清明上河图》,别有一番风味"分享给大家!

如果只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清明上河图》,那就得像品一壶好茶一样,慢慢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

但如果从“靖康之耻”的角度来看《清明上河图》,则又是另外一种味道。为什么我要用这样奇特的眼光来看一幅伟大的传世名作?

因为在《清明上河图》完成后的10多年,靖康之耻就爆发了。图中那些曾经的繁华,将成为一片焦土,从醉生梦死到轰然倒塌,只不过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所以怎能不叫人唏嘘感叹?

好了,结合《清明上河图》,我们来看一看北宋的靖康之耻是怎样发生的。

《清明上河图》里面最显眼的一样事物,当然就是那条河了。这条河,不管它叫不叫“上河”,但它肯定叫——汴河。

汴河是北宋东京汴梁最重要的一条河流,它承载着汴京人的诗歌和梦想。说到汴河,是“成也汴河、败也汴河”,怎讲?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想迁都洛阳,那里地势险要,有山河之固,乃多朝古都。但是,因为汴河水运的发达,大部分人不愿意放弃美丽富饶的汴梁。于是,赵匡胤的迁都计划破产了。

当女真铁骑从华北平原的高处奔泄而来的时候,无险可守的汴京人们这才意识到:汴梁原来如此脆弱不堪!而此时,汴河成了他们致命的弱点!

大家注意看《清明上河图》,里面汴河上最多的是什么?

船,对,漕运船。这些船是干什么的?很简单,输送粮食的。

北宋末的时候,汴京已经有100多万居民了,他们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当然四面八方运,最主要的就是江南。所以,汴河上一年四季从未间断过对粮食的输送。

但是,当金军包围汴梁的时候,他们毫不留情地切断了汴河的漕运,也就一下子掐断了汴梁的命脉。

你想想,100多万人等着吃饭呢?就算城里的存粮足够充分,那也是吃一点儿少一点儿,没有新的来源,总有吃干净的一天,这种心理的恐慌实际上比真正缺粮厉害100倍!

就像近期的ofo退押金事件一样,一旦有人发现退押金还要排队,就会引起恐慌,并立马引发退押金的狂潮。反而,押金更不好退了,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当时汴京城内还有7万禁军、30万可战之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我想,和补给线被切断有很大的关系。

图中有一道城门,这道城门应该是外城门,城门外就是汴京的郊区了,包括虹桥,都属于郊区。郊区都这么热闹,北宋当时的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城门内,并不是内城,而是外城。外城内才是内城,中间还有一道城墙;而内城内,同样还有一道城墙,那里面才是皇宫。

也就是说:汴京城有3道城墙、3层门。

而《清明上河图》只画到外城就没有往里面画了,估计是为了保护内城和皇宫的隐私。但这是张择端版的,后来清院本的(现收藏于台湾)就完全不一样了,它连皇宫内的艮岳(皇家园林、堪比圆明园)都画出来了。当然,由于不是张择端本人所画,它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金军要打破这样一座城池还真不容易,光外城,就打了1个多月,最后还是在北宋“神道”郭京的“帮助”下,金军才占领外城城墙的。

此时,《清明上河图》城门外的部分已经全是金兵了,老百姓早已逃得无影无踪。

而正当内城30万军民要求发放武器和金兵在外城打巷战的时候,北宋朝廷内部动摇了,他们屡次派人和金兵谈判,最后竟主动放弃内城,向金兵投降。

宋钦宗满以为金军会给他一个宽大的处理,结果却让他做了最耻辱的亡国奴,这就是靖康之耻。

《清明上河图》里面繁华的街区和别致的建筑,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它们被金军洗劫和焚毁,再也难现当初的生气了......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一个文章会“说话”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金 宋朝 北宋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