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过年时讲的这些规矩已渐消失,你们家还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广东人过年时讲的这些规矩已渐消失,你们家还"分享给大家!
很快,2019年春节就要离我们而去了。虽然每年的春节仍然是最令人期待的,但和我们小时候的春节比起来,总觉得少了份兴奋和神圣感。
回想起小的时候,还没过年就开始买好新衣服挂在衣橱里,最开心的是家里买了好多年货,很多都是平时爸妈不给买的零食,一到过年就能如愿吃到了!贴了一年的对联会换上新的,大门上也会倒着贴上大大的“福”字。
除夕那天下午早早就洗完澡换上新衣服,一家人吃一顿热烘烘的火锅。吃完饭爸爸妈妈会给一个红包。大人们开桌打麻将,小孩扎堆自己玩,电视里播着春晚,桌子上摆着零食和水果。
一过十二点,不少人家还会放起鞭炮,胆子大的孩子跑到街上去看,胆子小的孩子躲在屋子里捂着耳朵。到了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压岁钱藏起来,生怕一觉醒来就不见了。
这些场景至今仍是我听到“过年”这个词时脑子里闪现的画面,那时候的过年有期待,有兴奋,有年味,还有那些我不是很懂但是阿妈一定要我做好的“新年习俗”。
1. 上菜数量必须是双数。▼
在广州,过年期间吃饭上菜的数量必须是双数,且不能为4。一般都是6/8/10道菜,丰盛一点的会有12道菜以上。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2.不能吃的食物。▼
在广东的部分地区,过年期间不吃白果,不吃鱼香茄子,不吃咸蛋和咸鱼。广府文化里,白果寓意“什么都得不到”,鱼香茄子的“香”字有死的意思,咸蛋和咸鱼也有不好的寓意。并且正月初一不能喝粥,喝粥意指来年会很穷。
3.必须吃的食物。▼
在广州,大年初一的早饭要吃煎堆、萝卜糕、芋头糕等食品,有句俗话叫:“煎堆碌碌,金银满屋”,而粤西地区大年初一则会吃红糖粥。
在粤东潮汕地区,每家每户家里过年都会做一些“红粿”、“菜头粿”、“缸同糕”等。
还有一些地区,初一、十五都会吃一整天的素。
4.不能扫地拖地。▼
绝大部分广东地区,大年初一至初三连续三天都不会扫地,更不会拖地。因为传说扫地和拖地会把家里的财气和福气扫走,如果真的不得已要扫,也必须是往里扫,而不能往外扫。
5.过完元宵才能拆红包。▼
在广州长大的子女,每年到了过年收压岁钱的时候,阿妈总会要求红包要过完元宵才能拆。虽然至今不知道为什么,但每次都忍不住想打开来看。
6.除夕、初一不回娘家。▼
与省外很多地方风俗不一样,在广东大部分地方,女儿出嫁之后,除夕夜是不能在娘家过的,正月初一也不能回娘家,必须到正月初二才能回。
正月初一回娘家,意指着会把娘家吃穷。
7.“压年”。▼
广州有“压年”的习俗。人们会将芹菜、菠菜、生菜、葱、莲藕、马蹄、蒜等蔬菜用红绳捆在一起放在米缸面上,许愿家人、小孩勤快、发财、聪明、生丁。
广东其他部分地区也有类似的“压袋”习俗,正月初一至十五,小孩出门时要放一个红包在口袋里“压袋”。
8.走访亲友要带“双桔”▼
在广州,出嫁的女儿初二回娘家时,要带“双桔”到娘家,离开娘家时父母再回赠“双桔”给女儿。
而在潮汕地区,不管是女儿回娘家还是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拜年,都必须带着“双柑”到对方家,离开时对方再以“双柑”回赠。柑和橘属“大吉”,都是吉祥如意的寓意。
9.“请干茶”▼
潮汕地区有“请干茶”的习俗:一个大果盘里放着“双柑”、束砂、橄榄、开心果、利是糖等零食,晚辈跟长辈拜年的时候拿着果盘跟长辈说“新年快乐”、“恭喜发财”等祝福语,长辈拿起零食吃了之后就会给晚辈红包,这就是“请干茶”。
10.大年初七“人日”▼
“人日”也是一个大日子,这一天说是每个人的生日。广州地区,一家人会一起出去吃饭,吃蛋糕,意为“庆祝生日”。
而在一些客家和潮汕地区,这一天则会吃“七样菜”,将七种菜炒在一起。据说,吃了 “七样菜”,这一年就可以捡金拾银发大财了!
初一 初二 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