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知道的端午节:别称多达20余个,屈原原来不姓屈(3)

导读: “楚屈子赤角”青铜簠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一件“楚屈子赤角”青铜簠,1976年出土于随州,释读铭文可知,这是楚国贵族屈子赤角为其次女出嫁所作的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需要知道的端午节:别称多达20余个,屈原原来不姓屈(3)"分享给大家!

“楚屈子赤角”青铜簠铭文

湖北省博物馆馆藏一件“楚屈子赤角”青铜簠,1976年出土于随州,释读铭文可知,这是楚国贵族屈子赤角为其次女出嫁所作的陪嫁品。方勤称,这件春秋中期的器物,是目前罕见的屈氏家族铭文铜器,对研究古人的姓氏文化有重要意义。

古人防疫如何做

端午节送祝福,为何都说“端午安康”?

这从端午节的别称中可窥一斑,艾节、菖蒲节、草药节、浴兰节等别称均与“祛病防疫”有关。李孝配称,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如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佩香囊等,也都与驱毒辟邪有关。

云梦睡虎地秦简(图片均由湖北省博物馆提供)

古人对防疫的重视,在出土文物中也有体现。湖北省博物馆就有一件文物,表明2000多年前古人应对疫情时已有相关法律规定。曾亮相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是战国到秦始皇时期关于秦的法律、文书、医学、行政等记录,其中,《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记载了当时人们面对麻风病这种传染病的应对方法。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称,研读简文可知,当时防控疫情主要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发现疑似病例后,告知官府;第二步,确认;第三步,进行隔离。这种处理方法在当时具有法律效力,其目的就是防止传染,以拯救更多的人,显示了古人应对疫情的智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曾攀)

丝瓜网 crfgs.com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