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故事一则:功夫高手的惊魂一夜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清朝故事一则:功夫高手的惊魂一夜"分享给大家!
文/林岩
《前洲镇志》记载:清朝末年的时候,前洲镇里有一位治疗外伤的名医叫楚廷玉,字韫山。
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出生于江苏无锡前洲镇西塘村,因脸上长着南方人较为少见的络腮胡须,人送外号“楚二胡子”。
楚廷玉学医属于半路出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给人做过保镖。
楚廷玉十五岁的时候,去苏州张祥丰蜜饯店做学徒,他对蜜饯行业兴趣不大,却喜欢向店里的保镖学习武艺,一学就是好几年,练得一身好武艺。
《清稗类钞》记载:楚二胡子学艺三年之后,自以为功夫十分了得,此后开始为客商押运财货,频繁往来于山东、湖北、北京、河北一带。
过去的镖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旗帜,插在货车上,或挂在旗杆上,以提醒窃贼、土匪不要觊觎,否则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劫匪谙熟江湖事,知道张老三不好惹,李老四惹没好,王二麻子沾上就没命,就算是踩好了盘子,看到明显的镖师旗帜,也会自动放弃,远远地垂涎三尺,这叫盗亦有道。
楚二胡子自以为武功超凡脱俗,对这些江湖规矩毫不在意,他戴着镖师的旗帜,但从不悬挂起来,即便是单身押镖也是如此。
某一天,楚二胡子为某客商押运价值两万金的货物,从北京城返回苏州城。
楚二胡子途经山东的时候,天色已晚,于是就找了一家旅店想住下来歇息。
店主人说:“客房都安排满了,你要不介意,还有一间小厢房,如今已经有一个客人了,你同意的话就带着行李进去吧!”
楚二胡子眼见无处投宿,只好随着店主来到厢房。
楚二胡子随着店主曲曲折折走进了一个房间,感觉“室小于斗”,空间非常狭小,只安置了两张床,一个老头子盘坐在一张床上,大约七十岁左右。
楚二胡子和老人寒暄几句,得知老人是个贩卖红枣的商人。
当时,外面已经暮色苍茫。店主送来晚餐,两人吃过饭,店主取走餐具,送来一支蜡烛和一壶茶,然后关上门离去。
楚二胡子和老头子饭后聊得很开心,几乎忘了就寝。
当时天气寒冷,楚二胡子就把皮大衣盖在身上,忽然感到特别温暖,起初还以为是房间太小,没有风,靠近蜡烛的缘故,可是不久感觉越来越热。
楚二胡子用手抚摸墙壁,如同火炉一般烫手,室内的蜡烛竟出现诡异的一幕——迅速融化成一汪水。
楚二胡子大为惊骇,目光炯炯看着那个老者。老头竟笑了起来说:“先生有何本事?敢押运两万金的货物驱车到此地?
这是一家黑店,这房间都是铜墙铁壁,唯独天窗有三根木椽,那是唯一可以出去的地方。
我枕头里藏着黄金三千两,已经想出逃离的办法,可是先生有办法吗?”
楚二胡子说:“我实际没啥特别的能力,惟有腰带一条,捋平后坚硬如木棍。”
老者说:“这好办了!”于是老者“遂纵身腾起”,穿过木椽,人已经站在房顶上。
楚二胡子急忙捋平腰带,递给老者,老者用力把他拉上去,两人得以化险为夷。
两人跳出墙外,敲打店门,店主出门一看,诡异地一笑,于是把两人请到了宽敞精致的豪华客房,两人歇息后,黎明时分起床相互告别,而后分道而去,老者也没有留下姓名。
楚二胡子经历了此次凶险,此后告别了镖师的行当,以医治外伤为业,悬壶济世,维持温饱,并警告自己的子孙不许做镖师,世代守着这门郎中的手艺,不要奢望其他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