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落五千年的古城(4)

导读: 在城内的最中心位置,有一座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建筑。这座建筑规模宏大、位置特殊、形制独特,或是城河城的“中枢”。院落东侧是一片广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寻找失落五千年的古城(4)"分享给大家!

在城内的最中心位置,有一座占地面积800平方米的大型院落建筑。这座建筑规模宏大、位置特殊、形制独特,或是城河城的“中枢”。院落东侧是一片广场,地面是用加工过的红烧土颗粒搅拌泥土铺垫而成。院落南侧有陶窑生产区和祭祀活动区。当年的王者,住在城内最中心的位置,通过信仰垄断,在广场上向万千族人宣示自己的权力。或许,也是在这个广场和祭祀台上,城河的英雄们,带领着他们的族人护城挖沟,改造大地,开启了各自的不凡人生。

神秘的葬俗

科学的考古发掘向我们展示了城河先民生产生活的图景。那么,他们死后又去了哪里呢?

在事死如事生的史前社会,先民们对于墓葬的营建极为重视,常常投入很大的成本和精力。墓地的发现和揭露,能够帮助我们真切了解古人的社会结构,为探讨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提供最为直接的材料。因此,城河墓葬区的寻找一直是考古队割舍不下的学术任务。

在城河首次发掘之时,就有老乡向考古队提供线索,在北壕沟的外侧曾捡到带孔的石斧。考古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老乡所说的“带孔的石斧”很可能是“钺”。钺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是权力的标志,一般出现在重要的墓葬里。几乎可以断定,城河遗址的墓葬区应该在城址的北部。

2017年底,由于一次偶然的、巧合的,却极为关键的勘探,考古队在北城垣外侧200米左右的王家塝发现了屈家岭文化的墓葬。随后,确定了整个墓地的墓葬数量不少于235座。尽管这些墓葬的主人只是城河先民的部分群体,但墓地中展示的葬仪足以体现当时的社会观念。

与新石器时代的大多数墓葬一样,墓地以竖穴土坑墓为主,另有少量墓一侧略带“偏洞”,棺木一半被嵌在偏洞中。超过70%的墓葬可见葬具,而且保存状况相当不错,这在长江中游史前墓地中非常少见。葬具痕迹包括结构复杂的独木棺和板棺。有的独木棺直径达1.5米,有的在棺内还设有隔板,隔板下面放置随葬器物,板上放置墓主。这是在长江中游首次大规模发现史前独木棺,为了解当时葬具结构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物质支撑。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