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界限地回应孩子的需求?

导读: 每个人都有需求存在,当然孩子也不例外,与小孩相较,大人可能会因为「现实感」(即能够评价现实条件、需求等),而克制或调整了我们某些需求,但许多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这样的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如何有界限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分享给大家!

近年来观察到一个现象,关于父母在执行亲职角色上的困难,有一部分是在响应孩子的需求。现在的父母许多都是成长于权威教养的年代,不希望再用打骂教育对待自己的孩子,已经走向爱的教育的教养方式。

不过,我也观察到现在有一些父母,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更民主、更开放、更没有压力的教养方式,也因少子化关系,对于孩子呵护备至。因此,在教养时出现几乎完全「放任」、没有界限的作法。

只要孩子一吵或一闹,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完全失去父母的角色和立场,更别说能表达父母角色内的感受,用一个现象的来比喻,早期的教养在钟摆的一个极端(极严),而现代的教养,则冲过头的摆到了另一个极端(极松)。

在失去界限的亲子关系,其中一个可能性是父母在面对孩子较大情绪反应时,出现了不知所措的现象,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父母只能节节败退,甚至是完全的「弃守」。

相对的,孩子因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感受到这样的「方式」(即大闹情绪)有用,因此每当有需求或不满足时,就用这样的方法,试图在亲子关系中获得主导权。

父母也在这样接连出现的互动序列中,逐渐地来到了一个「弱势」的位置,形成了亲子关系和角色上的错置。

或许我们以为,这样孩子是「得益」的一方,但在孩子还没发展出自主判断或决定能力之前,这样错置的关系,只会让孩子表面「获胜」,但内在却可能是困惑和混淆的。

每个人都有需求存在,当然孩子也不例外,与小孩相较,大人可能会因为「现实感」(即能够评价现实条件、需求等),而克制或调整了我们某些需求,但许多孩子还没有发展出这样的能力,因此当他们有需求时,通常就会「立即」发出,并试图用各种方法想要「马上」满足,这时候身为大人的我们,有以下几个部份可以做。

一、同理接纳需求

基于每个人都会有需求,孩子只是比较直接的反应而已,有需求并没有错,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同理接纳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他是可以有需求的,而且我们也听见了。我们可能会说「你好想要这个玩具」、「你很生气,想要弄坏这个玩具」、「我知道你现在玩得好高兴,不想停下来,不过…」。透过同理,通常会让孩子觉得情绪被理解,而可能出现较为平缓的反应。

二、协助需求评价

接续我们需要协助孩子,觉察并评价自己的需求,这可能包含需求的必要性(如孩子年纪、使用频率等)、满足这个需求的限制(如经济或使用能力、生活规范等),我们可能会告诉孩子「这个玩具是给比较大孩子玩的」、「玩具是拿来玩的,不是拿来丢地上的」。

三、发展满足计划

透过觉察与评价,或许孩子已经更清楚他的需求为何?是否需要立即满足?或自己是否有能力满足?接着就可以与孩子讨论,如何透过某些方式或进一步的计划,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我们可能会跟孩子这样说「你要不要看看是否有其他类似的玩具,可以让你玩,或是你要等长大一点再来买这个玩具」、「如果你很生气想丢东西,你可以选择丢这个塑料球或抱枕」、「你急着要弟弟手上的玩具,先等一下,让弟弟先玩,你先玩别的玩具,或是拿别的玩具问弟弟愿不愿意交换」。

透过如上的几个步骤,我们要传达给孩子的是「你可以有感受或情绪,也可以表达出来,不过不是每件事,都能照我们的想要的去做,因此你可能需要调整需求或用别的方式满足需求」,又如我先前提过的,孩子的情绪是可以被接纳与同理的,但行为还是需要有界限。

现在的父母真的不容易,不仅要顾及孩子的内在情绪、又要响应孩子的外在行为或需求。希望今天的分享,对你有帮助。

压力 亲子关系 大一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