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被告知女儿命中富贵,强逼女儿离婚另嫁,入宫后生出千古一帝

导读: 老太被告知女儿命中富贵,强逼女儿离婚另嫁,入宫后生出千古一帝说起古时候迷信的人们还真不少,很多人就因为封建的迷信思想而白白的失去了自己幸福、青春甚至生命,但是今天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老太被告知女儿命中富贵,强逼女儿离婚另嫁,入宫后生出千古一帝"分享给大家!

袁盎(约前200—前150年),字丝,汉初楚国人,西汉名臣,历任中郎、中郎将、太常、陇西都尉、齐国国相、吴国国相、楚国国相等职。袁盎以“多管闲事”而著称,对维护礼制的严肃性有浓郁的情结,遇到不合朝廷规矩的事情,不管职分内外,必一管到底。他个性鲜明,刚直耿介,有胆识,善筹策,敢言直谏,后因谏阻汉景帝立梁王刘武为嗣君,遭刘武忌恨,被刘武派出的刺客杀死。

贬誉周勃,贬誉之间见真情

袁盎的父亲从前曾做过强盗,后来搬迁定居于安陵。在吕后执政时期,袁盎曾做过吕后的侄子上将军吕禄的家臣,汉文帝即位以后,由他的哥哥袁哙保举,被任为中郎。

公元前180年7月,执政8年的吕后病逝,吕氏集团蠢蠢欲动,密谋夺取刘汉政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都被排斥在政事之外。后来,经朱虚侯刘章暗中联络,周勃与陈平等联合朝中诸臣,一举平定诸吕叛乱,迎立代王刘恒继位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文帝继位以后,擢升周勃为右丞相,赐黄金(黄铜)5000斤,食邑10000户。

在吕后执政时期被压抑多年的周勃一下子神气起来,甚至在朝堂之上也趾高气扬,一副目空一切的派头。文帝对周勃非常恭敬,每次退朝后,都恭恭敬敬地站起来目送周勃步出朝堂。

袁盎看不下去了,问文帝:“陛下,您以为丞相是怎样的人呢?”

“匡扶社稷之臣。”文帝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袁盎说:“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丞相只是功臣而已,哪里能称得上是社稷之臣呢。社稷之臣应该是君上生则随之生,君上亡则随之亡。当年吕后掌权时,诸吕当道,擅自窃相称王,刘氏的局势危急万分。其时周勃身为太尉,手握兵权却不能有所作为。等到吕后去世,群臣共同讨伐诸吕,周勃掌握兵权,顺势而为,取得成功,所以,只能算是功臣,而不能称作社稷之臣。臣观周勃,好像有骄纵欺主之色。陛下总是谦虚退让,君臣之礼尽失,臣私下以为,陛下不应该这样做。

文帝接受了袁盎的建议,朝会时变得更加庄重威严起来,退朝后也不再目送周勃。周勃不得不垂下高昂的头,在朝堂上表现出对皇帝的恭谨和敬畏。

为此,周勃非常怨恨袁盎。不久,两人相遇,周勃冲着袁盎埋怨道:“我跟你哥哥交情甚厚,你小子却跟我作对,专干水淹龙王庙的活儿,不认故人,竟然在朝廷上毁谤我。”

袁盎默然不语,毫无歉意或道歉的表示。

后来,周勃因故被罢免丞相,回到封地。

所谓虎落平川被犬欺,周勃旧日风光不再,一帮斗筲龌龊之徒便落井下石,捏造事实,上书告他谋反。文帝震怒,将周勃关进监狱。

大家都知道周勃是冤枉的,可是,周勃的故旧和朝中的王公大臣没有一个敢替他说情,只有袁盎义无反顾地站出来,上下奔走,称颂周勃的功绩,申明周勃无罪。

周勃出狱后,感触良多,嗟叹不已,与袁盎结为挚友。

解读刘长,建言献策谏文帝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与赵姬的儿子,当年赵姬以妊娠之身被关进监狱,不久,生下刘长,求救于辟阳侯审食其,审食其没有尽力营救,赵姬愤而自杀。

刘长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敕封为淮南王,长大后智勇超凡,力能扛鼎,骄纵跋扈,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汉文帝三年(前177年),淮南王刘长入朝觐见,态度甚为傲慢,跟随文帝到御苑打猎,与文帝同乘一辆车驾,还常常呼唤文帝为“大哥”。刘长前往审食其府上求见,审食其刚一走出门,刘长随即取出藏在袖中的铁椎捶击他,又命随从魏敬将其杀死。事后,刘长策马奔入宫中,向汉文帝袒身谢罪。

袁盎向文帝进谏说:“诸侯王骄横霸道,必生祸患,发展下去,后果不可想象,如果一味宽纵,反而害了他。建议陛下削减淮南王的封地,以警示他有所收敛。”

文帝非常同情刘长的遭际,出于手足亲情,不忍治罪,赦免了他。

刘长自视与文帝的关系最铁,这次被赦免后愈发骄纵嚣张,朝中大臣无不畏怯,甚至连薄太后和太子都惧怕他。回到封地后更加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王宫号令森严,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俨然一派天子声威。

汉文帝六年(前174年),棘蒲侯柴武的世子柴奇谋反,刘长派出70人加入了柴奇的队伍,策划用40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并派出使者前往闽越、匈奴各处联络。事情败露,谋反者被诛。文帝遣使者召刘长入京。

一向对刘长宽容放纵的文帝这一回大动肝火,诏命将刘长打入囚车,流放蜀地。

“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对他从不加以限制,以致酿成今天的后果,如今又突然摧折他。淮南王秉性刚烈,如果在路上遇到风寒,有个三长两短而死在半道上,人们就会认为陛下不能容人,陛下恐将背负杀弟之名,到那时候可怎么办呢?

文帝大不以为然。

从深受皇帝娇宠的藩王到笼中囚徒,刘长的失落与悲苦无以言状。身处囚笼之中,他的乖张跋扈再也找不到随意宣泄的渠道,只能以绝食来抗争,刚刚走到雍州,便气绝身亡。

文帝得知消息,悲痛异常,为之绝食。

群臣轮番进谏,文帝不为所动,大家手足无措。

袁盎觐见,劝谏文帝说:“淮南王意外离世,这事儿不足以毁坏陛下的名声,因为陛下有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

文帝愕然,问袁盎何谓高出世人的三种行为。

袁盎说:“陛下为代王时,太后患病,您侍奉左右,3年里不曾宽衣解带,凡汤药非亲口所尝不准进奉给太后,超过了以孝道享誉天下的曾参;诛灭诸吕后,您不避艰险,从代国进入祸福难料的京城安定天下,超过了以勇者享誉天下的孟贲、夏育;入京以后,群臣拥戴陛下继位为帝,您推辞了5次,超过了以贤名享誉天下的许由。由此3事高于世人,陛下无须担心名声被损毁。何况,陛下贬谪淮南王,本意是为了让他改过自新,是护送官员未能尽职,导致淮南王意外离世。”

文帝听了袁盎的劝谏,打开了心结,略感宽慰,问他该怎么处理善后。

“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刚正不阿,仗义直谏“管事宽”

袁盎刚直不阿,遇到不合朝廷规矩的事情,不管是谁,也不管属职分内外,必挺身而起,仗义执言,一管到底。

谏文帝逐宦官赵谈。

宦官赵谈,深受文帝宠爱,他便恃宠作恶,以一己之好恶诬陷朝廷大臣,并时常在文帝面前对袁盎进行造谣中伤。某日,文帝乘辇出行,赵谈在车上服侍。车驾正欲出发之际,袁盎忽然跪在面前向文帝进谏说:“陛下,微臣听说,能和天子一起坐在乘舆上的人都是英雄豪杰,眼下,我大汉虽然缺少英雄豪杰,可总不至于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吧,竟然要委屈陛下同一个受过刀锯刑罚之徒坐在一起!”文帝闻言,忍不住大笑起来,当即命赵谈下车。

谏文帝勿飞车下山。

文帝从霸陵上山,想从西边的陡坡上纵马奔驰而下,过一把飞车瘾。袁盎担心出现意外,策马紧挨着文帝的马车,紧紧挽住缰绳。文帝满脸不屑,问袁盎:“怎么,将军害怕啦?”袁盎答道:“我听说千金之子,不会坐在屋檐下,百金之子,不会倚在楼台的栏杆上,就是害怕发生不测;圣明的君主不应该在面临危机时心存侥幸。陛下驾着快车,飞驰而下,倘马惊车败,陛下纵然不爱惜自己,但又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文帝听取了袁盎的劝谏,不再坚持要纵马飞车下山。

谏文帝勿衽席无辨。

慎夫人有美色,能歌舞,擅鼓瑟,善解人意,很受文帝宠幸,在内宫常和文帝、窦皇后同席而坐。汉文帝三年(前177年)某日,文帝带着窦皇后和慎夫人乘辇到上林苑游玩,晚上在上林苑举行盛宴。上林郎官在安排座位时,把慎夫人也安排在与皇后对等的上席,袁盎见状,立即令内侍把慎夫人的座位从上席撤至下席。慎夫人历来与皇后平起平坐,哪里受过这种委屈,立时就翻了脸,横竖不肯入座。汉文帝也怒气冲天,一气之下,拉着皇后和慎夫人乘辇回宫,可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事后,袁盎劝谏文帝说:“微臣听说,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内宫上下才能敦睦和谐。无论陛下如何宠爱慎夫人,她毕竟只是个宠妾,妾怎么能和主同席而坐呢!这是失却尊卑啊。陛下宠爱慎夫人,您尽管可以厚加赏赐。如果尊卑不分,破了规矩,本为宠爱,实则害了她,陛下难道忘了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的故事么?”一席话说得文帝转怒为喜,并把袁盎的话转告了慎夫人。慎夫人终于领悟了袁盎的良苦用心,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赐给袁盎金50斤。

谏文帝擢用张释之。

张释之早年捐钱入仕,做了骑郎,运交华盖,为官十年,默默无闻,未得升迁。他深感不安,渐渐心灰意冷,打算辞官回家。袁盎知道张释之德才兼备,是个难得的人才,得知张释之即将离去,为之惋惜不已。于是,袁盎上奏文帝,请求文帝擢升张释之为谒者。文帝经过考核,任用张释之为谒者仆射。后来,张释之升任廷尉,以公正执法、刚直不阿而声震朝野。

谏景帝诛杀晁错。

袁盎与晁错历来势不两立。“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晁错奏请景帝将袁盎罢为庶民,仍不肯收手,必欲将其置之于死地。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晁错根据传闻,认定袁盎收受刘濞财物,必定预先知晓吴王之谋,隐匿不报,遂与下属丞史商议,欲治袁盎知情不报之罪。丞史以为没有事实根据,不同意晁错的主张,晁错因此犹豫不决。袁盎得知这一消息,惶恐异常,连夜去见窦婴,请求窦婴帮助自己见到皇上,以在景帝面前与晁错当场对质。窦婴禀告了景帝,景帝便召见了袁盎。袁盎进宫后,发现晁错在场,就请求景帝屏退身旁的所有人。晁错恨恨不已,却又不得不离开。晁错刚一离开,袁盎就向景帝进谏说:“奸臣晁错,擅自惩罚诸侯,削夺诸侯的土地,才导致了诸侯造反。现在,只要杀了晁错,赦免吴楚七国的罪行,恢复他们原来的封地,叛军也就偃旗息鼓了。”景帝采纳了袁盎的建议,下诏诛杀了晁错,封窦婴为大将军,袁盎为太常。

出使吴国,险遭杀戮幸逃脱

诛杀晁错之后,景帝遣袁盎以太常身份出使到吴国。这可是个提着脑袋遛狼群的差事,其时,吴王刘濞正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七国叛军气势汹汹,杀声震天。

吴王刘濞命袁盎担任将军,袁盎身为九卿之一的太常,岂肯与叛军同流合污,当即予以拒绝。刘濞遂起杀心,将袁盎抓起来,派一名都尉带领500名士卒把他围困在军中。

袁盎暗自思忖:这一回恐将一命呜呼了!

夜幕沉沉,恍恍惚惚之中,袁盎忽见一人拜倒于脚下,袁盎惊问其故,那人轻声说:“大人莫惊,我是奉命看守您的校尉司马,报告大人,今天您膝下的司马就是当年那个与婢女私通的从史啊。”

袁盎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年前担任吴国国相时候的情景。属下从史,聪敏能干,然却在他的眼皮底下干起了为人所不耻的勾当,与一个婢女私通,此事他一清二楚,只是佯装不知。时间一长,从史知道纸里包不住火,自己的所作所为袁盎早已了如指掌,不由心惊肉跳,遂借机逃遁。袁盎获悉,立马亲自驾车,紧紧追赶,追上从史后许以把婢女赐给他,并请他继续做从史。

这天夜里,天气寒冷,士卒们又渴又饿,校尉司马趁机买来了美酒佳肴,请大家开怀畅饮,将他们全部灌得酩酊大醉,昏睡一片。然后,他悄悄走到袁盎跟前,压低声音说:“大人,您赶快逃吧,明天一早吴王要杀您。”

袁盎不为所动:“你有父母在堂,我可不能连累你。”

司马赶忙禀报:“我早已将父母送到安全的地方,您只管走,您走之后我也将浪迹天涯。”

于是,司马奋力用刀把军营的帐幕割开,引导袁盎蹑手蹑脚,从醉倒酣睡士卒的缝隙里走出来。袁盎解下节旄揣在怀中,拄着杖,步行了七八里,天亮的时候,碰上梁国骑兵,骑兵带袁盎疾驰而去,袁盎才得以将吴国的情况上报朝廷。

嗣位之争,得罪梁王遭谋杀

袁盎因多次直言诤谏,“多管闲事”,不仅有时惹得皇上不高兴,也得罪了不少朝臣,无法继续留在朝中为官,被调任陇西都尉。到任后,袁盎广施仁爱,体恤士卒,身体力行,很快与士卒打成一片,士卒们都争相为之拼死效命。不久,袁盎又调任为齐国国相,后又调任吴国国相。

平定吴楚七国叛乱之后,袁盎被任命为楚国国相,不久,因身染疾病,辞去官职,闲居在家,景帝仍常常遣使向他寻计问策。

窦太后非常宠溺自己的小儿子梁王刘武,赏赐给刘武的财物不计其数,并且屡屡向景帝提议将来传位予刘武,景帝也曾在一次酒宴上亲口许诺,将来自己离世后将帝位传予梁王。由于有窦太后做后盾,又有景帝的许诺,刘武自信满满,气焰万丈,其珍宝财富堪比京师,出行威仪比于天子。

梁王刘武的“皇帝梦”做得甜美深沉而有滋有味。

汉景帝七年(前150年),景帝废黜栗太子刘荣为临江王,窦太后旧话重提,再次向景帝提议由刘武将来继承帝位,大臣们有的拥护,有的反对。嗣位之争再起波澜。

袁盎上书景帝,力阻立梁王刘武为嗣君。窦太后的提议受阻,景帝从此再未提及将来由刘武继承帝位之事。

不久,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刘武的“皇帝梦”彻底破灭。

刘武怨恨至极,遂与属下羊胜、公孙诡等暗中谋划刺杀袁盎等反对其入嗣的大臣。派去刺杀袁盎的第一个刺客到达关中后,向当地人打听袁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众人都交口称誉。刺客不忍下手,索性去面见袁盎,告诉他说:“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余曹,备之!”

送走了刺客,袁盎非常郁闷,家里又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许多怪事。这使袁盎更加心绪不宁,便到棓生那里去占卜问吉凶,回家的时候,在安陵城门外遭遇随后派来的刺客,当场被刺杀殒命。

【作者系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谢建平

金 晁错 英雄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