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庸之恶到智慧爱

导读: 犹太裔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将此描述为“平庸之恶”,用这一哲学术语,谴责并警醒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这种恶:对独立思考的放弃,对自身思想的清零,对上级命令不假思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从平庸之恶到智慧爱"分享给大家!

任何一个美好的词,都是从生活中凝结而诞生,在生活中丰富而发展,同时,也被生活逐日蒙尘,逐渐遮蔽。

爱,正是其中之一。

就连世人尊崇的特蕾莎修女,都不由得发出感慨:“爱远处的人很容易,但要爱我们身边的人往往并不容易。抚慰因缺乏爱而感到孤独和痛苦的家人,远比将米饭给与饥饿者更加困难。”可想而知,爱在现实中,早已被扭曲成何种状态。

真正的爱,本来就与智慧一体,就和勇气为伴,就以慈悲为魂。

可到了今天,现实生活中,却有无数恶,都打着爱的旗号。

在学校里,爱会成为教师“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控制手段,在家庭里,爱会成为父母“你想怎样就怎样”的无底线宠溺。这样的家庭和学校,这样的爱,以非智甚至反智的面目出现,不仅让人们重新陷入言语的混沌之中,甚至开始混淆着爱与害的边界。

为此,我们要以“智慧爱”一词,为爱正名。

何为智慧爱?

现代西方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其直译“热爱智慧”。众所周知,智慧更多意味着理性,爱更多意味着感性;智慧更强调后天,爱更接近本能。若衍生开去,我们可以把智慧指向科学,爱则意指人文。

所以,“智慧爱”一词,是将情与理交融,是对爱的进一步细分,是对爱的一种重新定义,其间则暗含着对教育哲学上的终极追求:在理性和感性的两极之间,取得平衡。这一平衡包含着两极,故而称之为完整,对其导致的过程与结局,则可称之为幸福。

以智慧爱对照当下,将看见应该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欠缺了爱的智慧,毫无生命的温度。于是,使知识冷硬,使科学僵化,让科技进步却失去灵魂。这种现象,早已被无数人批判。自命不凡的专家群体里,极易见其踪影。

欠缺了智慧的爱,丧失的是一道智性的堤坝。强烈的爱是情感的洪流,缺少堤坝的约束,要么因突如其来的汹涌而摧毁一切,要么在日复一日的盲目流淌中逐渐干涸。在母爱中,这种表现最为突出。

如此厘清之后,我们可以说:爱不是教育的底色。君不见,有多少教育之恶以爱为名?智慧爱才是教育的底色。只有智慧爱,才准确地指向尊重、平等等一切教育之根本。

纵然我们不断讴歌着生命,可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有太多人的生命,从幼年的无限种可能,如同一块逐渐冷硬的铁,到了生命尽头处,最终变得乏善可陈。因此才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古训代代流传。

但作为教育工作者,首要的是相信教育的力量。这意味着必须真挚乃至赤诚地相信他人。无论对方年岁多大,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必须相信对方生命中蕴藏的无穷潜力,相信这些潜力经过科学的挖掘必然呈现美好,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转念可以成为人生的全新开始,相信善恶兼备的人性可以锻造得熠熠生辉。

我坚信,纵然生命已经成为一块冷硬的顽铁,只要顽铁愿意选择纵身跃入熔炉,从选择的那一瞬开始,都可以用智慧爱锻造出新的生命:智慧爱中的爱之烈火,可以让硬铁软化,同时,智慧爱中的智慧之巨锤,能重塑心灵。

一个人如此,每个人也是如此。

回望人类并不漫长的历史,已经出现过无数千奇百怪的错误,锥心泣血的教训,可人类是如此短视而健忘。

就像负责驱逐、运送不幸的人们前往死亡集中营的纳粹军官艾克曼,事后他在法庭上也会反复为自己辩护。他称自己作为公民是做着当时国家法律允许的事,作为军人是在执行着上级的命令,因此自己没有多大的罪过,因为“自己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犹太裔著名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将此描述为“平庸之恶”,用这一哲学术语,谴责并警醒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这种恶:对独立思考的放弃,对自身思想的清零,对上级命令不假思索的盲目服从,这种你我都可能深陷其中却不自知的恶,会让我们沿着惯性的链条,毫无知觉地铸成大错。

战争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错,教育也可能成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错:当学校停止补课时,父母把孩子悄悄送进补习班,当父母亲子共读时,教师用家庭作业把学生的时间占满……这样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正是成年人对应试洪流未经思考的盲从,并且每个人都将责任推向外在。可怜的是对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一个个稚嫩的生命所承受的,又何尝不是父母与教师施加的“平庸之恶”呢?!

在这样充满“平庸之恶”的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必然也是平庸的,也留下了“平庸之恶”的胎记,也难免在平庸的人生中,对他人、乃至对自己的孩子,犯下“平庸之恶”。

或许,人类能够从“平庸之恶”拯救自身的力量,或许唯有智慧爱吧。

智慧爱,也是对爱的本义的回归。只有对智慧爱产生至高的渴望与追寻,我们才能在传统之根早被粗暴重创之下,在这个不断被后现代的碎片割裂的文化中,重整家庭的生活港湾,重建学校的知识大厦,直至重筑城乡的精神家园。

我们为此行动着。

(——摘自《新父母孕育新世界》童喜喜 著)

本书从新家庭叙事探索开始

谈到家庭的灯塔效应 谈到家族的重构

也谈到新家庭教育的一些关键词

以及对生命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

亲子共读、家校共育等方面的思考。

这些探索最与众不同的是它既有理论的、

理性的思考"又有实践中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童喜喜:作家 | 教育专家 | 资深公益人

中国十大作家奥运火炬手

说写课程创始人

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

作品荣获国家级奖十余次

1999年起资助35位失学儿童

2003年捐稿费成立“童喜喜春蕾班”

迄今率队举办公益活动7000余场

个人讲座900余场

只身走遍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

喜阅同心 我到我们

教师 历史 哲学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