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 在宁夏盐池县,品滩羊鲜美,忆峥嵘岁月

导读: 海峡网8月15日讯(记者 王挺)8月14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媒体探访活动,来到了首站——享有“中国滩羊之乡”美誉的宁夏盐池县。由宁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 | 在宁夏盐池县,品滩羊鲜美,忆峥嵘岁月"分享给大家!

本报8月15日讯(记者 王挺)8月14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的“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网络媒体探访活动,来到了首站——享有“中国滩羊之乡”美誉的宁夏盐池县。由宁夏、福建等地多家主流媒体、网络达人组成的采风团,探访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盐池革命烈士纪念馆、三五九旅窑洞遗址等地,深刻感受到了盐池滩羊产业而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以及这片红色土地厚重的文化底蕴。

盐池县“中国滩羊之乡”雕塑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盐池县“中国滩羊之乡”雕塑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一只滩羊撑起百亿价值品牌

“盐池滩羊,难得一尝。”一句话道出了盐池滩羊的独特魅力。盐池滩羊堪称羊肉中的精品,其肉质细嫩,无膻腥味,脂肪分布均匀,含脂率低,营养丰富,无论是炖煮还是烧烤,盐池滩羊都能展现出绝佳的口感,因此倍受消费者喜爱。还曾六次登上国宴,更是它实力的证明。

盐池滩羊为什么这么好吃?这首先与盐池县独特的自然条件有关。盐池境内草场资源富集,天然草原面积达466万亩左右,草原上生长着175种牧草,其中有115种可饲中药材,且境内盐湖环绕,天然弱碱性水质矿物质丰富,造就了盐池滩羊肉的独特风味。

几种盐池滩羊的牧草。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几种盐池滩羊的牧草。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盐池滩羊名声在外,不仅因为先天的优势,更离不开当地人不懈的努力。多年来,盐池县坚持推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今,“盐池滩羊”已成为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截至目前,全县羊只饲养量稳定在330万只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92%,品牌价值达120.68亿元。滩羊养殖主体呈现“企业 规模养殖园区(场) 养殖户”的结构组成,农民收入一半以上直接来自滩羊产业。

14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盐池滩羊产业融合示范基地——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了解盐池推进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

“每天一万步,养出好滩羊。”一来到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大家的目光就被这句标语吸引。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滩羊也需要运动,长到30斤之后很容易长肥,因此公司特别打造了数公里的生态跑道供滩羊‘锻炼’。这些牧道能够使滩羊保持运动,保证最佳的品质,同时也不会伤害生态环境。”

滩羊正在牧道<a href='http://www.isanji.com/jianfei/yundong/' target='_blank'>运动</a>。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滩羊正在牧道运动。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进入标准化生产加工及展销中心,明亮整洁的滩羊生产加工车间透过玻璃呈现在大家面前。车间内,身着工作服的工人在不同流水线上有序工作,滩羊的不同部位被分配至不同模块做相应的处理。

滩羊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王挺 摄

滩羊生产车间。本报记者 王挺 摄

来到展销间,陈列着由滩羊制成的各种商品,有羊排、羊肉串、羊肉丸子、手抓羊肉快手菜、羊毛服饰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在这里,滩羊产业实现了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为实现滩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建成了屠宰加工厂和生态牧场,通过‘龙头企业 养殖基地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带动了全县滩羊养殖户及饲草种植的发展。”据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是一家集滩羊保种、收购、加工、储备、销售、推广、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致力于通过滩羊保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调运作,推动滩羊产业的全面发展。

部分滩羊肉产品。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部分滩羊肉产品。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在销售方面,如今盐池滩羊与线上平台、商超等紧密合作,让盐池滩羊变得不再“难得一尝”。

近年来,盐池滩羊肉成功进入阿里巴巴盒马鲜生、本来生活、京东等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在全国开设销售点264家,打入各大城市153家连锁超市、262家餐饮企业,畅销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50多个大中城市。盐池滩羊肉以其极具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势向全国高端市场迈进。

“现在,我们推动滩羊销售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基本形成了‘品牌专卖店 超市专柜 网络电商 直销店’的新销售模式,推动盐池滩羊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谈及未来发展,宁夏盐池滩羊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

这种信心的背后,还有地政府十多年不断地支持。

滩羊产业作为盐池县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号产业”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一直备受重视。盐池县委、县政府连续13年发布《盐池滩羊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在过去14年间持续投入各类项目资金7亿元,支持标准养殖棚圈建设、种公羊培育投放、基础母羊繁育、优质牧草种植、青贮池建设、青黄贮饲料制作、品牌宣传、市场开拓、贷款贴息、养殖保险、动物防疫等多方面的工作,为滩羊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温红色历史,感受当代盐湖新生机

盐池县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城,更是一片红色热土。盐池县地处陕甘宁蒙四省(区)七县交界地带,曾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宁夏唯一坚持到全国解放的革命根据地。不仅如此,这片红色沃土,还是根据地的经济重镇,曾见证了三五九旅战士们的英勇奋斗。

8月14日,采风团走进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及三五九旅窑洞遗址,深入了解三五九旅在陕甘宁边区那段波澜壮阔的打盐历史,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

采风团探访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采风团探访盐池革命烈士纪念园。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天是我们的天,地是我们的地,我们的天地同胞,岂容小日寇欺?生产支前线,参加打盐队,嘿,参加打盐队!”在盐池县革命烈士纪念园里,采风团被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表演的三五九旅打盐的话剧深深吸引,他们所唱的就是当年打盐战士传唱的《打盐歌》,歌声铿锵有力,让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表演三五九旅打盐话剧。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红领巾小小讲解员们表演三五九旅打盐话剧。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国民经济部发出“大家到盐池驮盐去”的号召;

1940年边区政府确定“以军队生产为主,盐民产盐为辅”的方针;

1941年秋,三五九旅四支队到盐池打盐自救,克服困难增加盐产量,所产食盐发挥重大作用。

打盐的历程十分艰苦。盐颗粒又大又尖,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战士们舍不得鞋袜磨损,干脆光腿赤脚打盐,用血肉之躯反复浸泡和摩擦在盐水中。

此外,当年三五九旅为了不打扰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战士们在靠近盐场不远处修筑了175孔窑洞用来居住。这100多口窑洞见证了三五九旅官兵辛勤打盐的丰功伟绩,他们赤脚“抢盐”的故事在当地也广为流传。

三五九旅窑洞遗址。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三五九旅窑洞遗址。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在艰苦的战争年代,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关乎着边区军民的生存和战斗力。三五九旅的战士们在盐池县开展打盐大生产运动,为支援前线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8年到1943年,从盐池运出的食盐约12.5亿公斤。盐池所产池盐除了满足边区需求,还为边区换来了急需的各类物资。盐池的食盐不仅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活跃边区经济贸易,更支援了抗日战争。

采风团探访盐湖。本报记者 王挺 摄

采风团探访盐湖。本报记者 王挺 摄

如今,这些盐湖在经济发展中又有了新的结晶。当地正在充分利用并发挥盐湖的资源优势,努力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用盐湖养殖青蟹、南美白对虾;提取盐湖中硝、镁等进行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好的产品。

未来,盐池将打造一批资源互补、产业融合、科技融通、技术领先的绿色产业集群,唱响新时代的“打盐歌”。

盐湖生产的产品。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盐湖生产的产品。 本报记者 王挺 摄

接下来,采风团将走进固原市泾源县、隆德县、原州区,银川闽宁镇等地,倾听那里闽宁协作的故事,感受宁夏的美丽乡村新风貌。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