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分享给大家!
卓奥友峰和希夏邦马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两座著名的八千米级山峰。日前,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组成的“巅峰使命”卓奥友峰与希夏邦马峰古生物科考分队,完成了野外调查。这也是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内容之一。科考队员对这两座山峰进行了系统性化石采集,多种古生物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卓奥友峰、希夏邦马峰发现古生物化石
总台记者 陈琴:在海拔5100米的加布拉化石点,科考队员收获非常大。在这里找到了一套非常好的地层,发现了鱼类化石。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 苏涛:这是鱼的鳍条,现在看有一些骨头露出来了,还需要进一步室内修理。
菊石,被地质学家当作测定岩石年代的“标准”化石。这次科考,在卓奥友峰地区距今7000万年的白垩纪末期地层中发现了异形菊石。描绘出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前,一些生物类群已发生遗传紊乱。在距今2.2亿年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中还发现了鲨鱼化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邓涛:这个都是早期的沉积物,都是在湖泊里面沉积的。当时湖泊周围可能有很多的动植物生活在周围,比如说针叶林甚至有一些阔叶植物的地方。现在我们希望把它发掘出来,能揭示几百万年以前的青藏高原这一带的生态环境特征。
在卓奥友峰海拔4800多米的地方,科考队员还发现了上新世的小檗、栒子、云杉等化石。推测在距今500万年的上新世早期,这里曾经存在过一片高山针叶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邓涛:在植物的环境里面有森林系的植物,这跟我们在吉隆盆地发现的化石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希望这一系列的新生代的盆地,能够为恢复当时高原隆升的过程,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
希夏邦马峰再次发现高山栎叶片化石
青藏高原是现代生物多样性演化的重要枢纽,这次科考行动中,古生物科考队员在希夏邦马峰海拔近6000米处,再次发现高山栎叶片化石,为喜马拉雅山脉隆升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在希夏邦马峰海拔近6000米的达索普冰川附近,科考队员们发现了珍贵的高山栎叶片化石,也明确了60年前在希夏邦马峰科考发现的高山栎叶片化石具体层位,此外还获得一批珍贵精美的动植物化石标本。
高山栎是一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区和我国西南山区常见的常绿植物,化石记录丰富。1964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曾在希夏邦马峰北坡,海拔5700-5900米的冰川漂砾中,采集到几块植物叶片化石。经过古植物学家鉴定,认为是高山栎化石。但高山栎大多生长在2000到3000多米的山区中,它的化石为什么会出现在海拔近6000米的山坡上呢?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学术副所长 丁林院士:合理推测,由于喜马拉雅的隆升,把当时的化石带到了海拔6000米的高度。这项研究,开创了我们关于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资源环境变化影响的课题,一直持续到今天。
(总台记者 陈琴 多吉仁青 陈福军)
原标题:多种古生物化石被发现 第二次青藏科考成果速看 责任编辑:郑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