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一间房 浙江缙云两代人接力守护红色老宅83年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一句话一间房 浙江缙云两代人接力守护红色老宅83年"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丽水8月1日电(邵燕飞 周健 曾翠 董枫 汪峰立)日前,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双溪口乡双溪口村的丁宝祥、潜巧菊夫妇早早起了床,热情地迎接来自缙云县前路小学的一批学生,带着他们参观自己家的东厢房。据统计,今年7月以来,丁家的东厢房就已经迎来了400多位参观人员。
原来,这间看似普通的东厢房是“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机关旧址”,而其背后,蕴藏着一段红色记忆,以及丁家两代人接力守护房间83年的动人故事。
“我还要回来的”
走进东厢房,房门对面和右边靠墙位置,各摆着一张老式木床,泛白的深蓝色苎麻蚊帐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床上铺着草席,蓝底白花的土布被面,包着松软的棉被。窗户下的八仙桌上,一盏煤油灯、一个笔筒。柱子上糊着的报纸泛了黄,仔细辨认,是1939年的。
东厢房 曾翠 摄说起这间房里的物件,丁宝祥总是滔滔不绝,“这是革命先辈雷克坚同志从杭州带回来的报纸。这个房间是雷克坚、陈觉、钭炳荣三个人住过的,80多年来我们一直保存着他们睡过的床和棉被……”
1939年9月,开明人士丁文升(丁宝祥的父亲)的家里住进了三位客人:雷克坚、陈觉、钭炳荣。雷克坚是四川人,当时的对外身份是国民政府“浙江省战时特产合作社工作队缙云工作组组长”,而真实身份是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书记。陈觉和钭炳荣是缙云人,负责农村党组织的建立和统一战线工作。
住下后,雷克坚等人便将丁家设为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的机关驻地,并常在夜间外出工作。为了掩护他们,丁文升特意把煤油灯点上,唱起“空城计”。
居住在丁家的日子里,雷克坚等人的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并与丁文升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丁文升还把大女儿许配给钭炳荣,“托付给共产党人,放心”。
1940年4月,雷克坚奉命调离缙云。临行前,他对丁文升夫妻说,“我还要回来的,还住那个房,还睡那张床,还盖那条被。”
“我们一直等着他”
雷克坚临行的这句话,成了所有丁家人刻骨铭心的牵挂。丁文升立下规矩:雷克坚他们住过的东厢房要保持干净,睡过的床、用过的家具要永远保持原来的样子。除了房间卫生每周打扫,每一年梅雨季后,丁文升的妻子蔡素香都会把被子、蚊帐拿出来洗晒,叠整齐再放进柏木做的柜子里。
一晃好几年过去,雷克坚、陈觉都没有回来,甚至一点消息也没有。丁文升夫妇担心他们的安危,便悄悄打听他们的下落,几经辗转得知,陈觉已于1947年9月被国民党杀害。
那雷克坚是否还活着,人在哪里?杳无音信。而东厢房,丁文升夫妇仍在打扫,一直保留着原样,似乎这样能留住一丝希望。
2000年、2004年,蔡素香和丁文升相继去世,夫妇俩临终前还记挂着雷克坚,叮嘱后辈继续寻找。于是,丁宝祥夫妇接过了守护的接力棒。和婆婆一样,潜巧菊也每年都把棉被拿出来晾晒,将东厢房打扫得干干净净。
后来,丁家人终于得知,雷克坚已于1943年8月在浙江淳安被国民党杀害,并于201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我们一直等他回来,可是,他牺牲了……”丁宝祥哽咽着说。
雷克坚 曾翠 供图“英雄就在我的家”
2019年3月,丁家东厢房的门旁,挂上了“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机关旧址”的牌子。一批批党员、干部、民众从四面八方慕名前来参观,据双溪口乡政府统计,当年参观人数超过了3万人。
每每有团队前来参观,丁宝祥夫妇都是义务讲解员。无论多忙,他们都会放下手头的事,热心为到访者讲解有关雷克坚等人的革命故事。他们觉得,这是丁家老宅的光荣。
丁宝祥向孩子们讲述革命故事 项佳 摄眼下,坚守革命传统、赓续不灭的精神信仰已成为丁家的家风。逢年过节,丁宝祥总要对子孙讲讲革命的故事。丁家儿女也都自觉传承革命先烈敢闯敢干的精神。2002年,丁家拆掉了老屋的一半,盖起了三层半的小洋房,而东厢房,则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老房子没人住容易破败,每年都要检查屋漏。”早些年,丁宝祥都自己爬上去修,但上了年纪后,就请师傅修理,保持厢房原貌。“革命英雄曾经住我家,我们很自豪。我们会好好保护这些革命历史遗存。”丁宝祥如是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