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战国始建的水利工程,为何造福后人两千余年?

导读: 始建于战国晚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一项历经两千多年历史风雨依然高效发挥着实际效用的水利工程,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乃至人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这项战国始建的水利工程,为何造福后人两千余年?"分享给大家!

  始建于战国晚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无坝引水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一项历经两千多年历史风雨依然高效发挥着实际效用的水利工程,这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乃至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极为少有的。

  近日,“道中华”邀请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李钊,为大家讲述都江堰的前世今生。

  道中华:作为我国古代先民兴水利、避水患的千古杰作,都江堰荣膺世界文化遗产等诸多桂冠。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为何集中如此力量修建都江堰?

  李钊:治水故事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其中,大禹治水最为著名。四川的岷江流域正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地方。

  岷江发源于四川省西北部,自源头至成都平原垂直落差十分大。每到雨季,江水泛滥,成都平原就会变成一片汪洋;但到枯水期,河水又仅仅局限于河道,无法缓解干旱,这对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极为不利。

  在长期与水旱灾害斗争的历史中,蜀地先民“以水为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水利技术及水文化。

  在雨季,人们以疏导为主、堵疏结合的方式,顺地形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洼地或湖泊,从而平息水患。在旱季,采用以竹笼石、杩槎截流(将原木扎成的三角形杩槎排列成行,上面放置卵石压重固定,起到挡水截流的作用)的方法,将河流引入农田,满足灌溉需要。

  因此可以说,“除害兴利”是修建都江堰的动因之一。但除此之外,当时的秦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修建都江堰,还有其特殊的政治考量。

  商鞅变法后,秦国国力日渐强盛。为实现“得蜀而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这一既定战略方针,公元前316年,秦国攻灭蜀国,设立蜀郡,着力开发成都平原,为统一天下提供战略物资储备,将军队和粮食等后勤补给源源不断运往长江中游的秦楚边界。

  于是,秦昭襄王执政后期(另一说秦孝文王时期),“知天文地理”的李冰被任命为蜀郡郡守。为解决成都平原的水旱问题,在他率领下,工程浩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开始了。

  在统筹考虑成都平原从西北向东南金堂、成都、新津等地坡度逐渐递减的自然地理特点,李冰巧妙运用岷江出山口处的地形、地势、河流弯道和水流势态,采用就地取材、竹笼络石、杩槎截水导流等古蜀水工技术,创造出了无坝引水的工程奇迹。

  道中华:都江堰的设计与建造有何特点?蕴含着怎样的技艺和智慧?

  李钊:历史上对李冰修建都江堰过程的记载十分简略。最早记载李冰治水史迹的《史记》,仅有“于蜀,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等寥寥数语。

  结合史书和现今的工程结构,可以基本确定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涵盖“鱼嘴分水堰”“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大主体工程。三大工程相互承接、支撑,协调运行,既可以引水灌溉,又可以分洪减灾、排沙防淤,可谓浑然一体。

  “鱼嘴分水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级,采用岷江两岸的竹子编成竹笼,填以鹅卵石,堆积在江心,形成一个鱼嘴般的狭长人工岛,将岷江水一分为二。

  由于内江河道窄而深,外江河道宽而浅,平水时,河流主线靠近内江一侧,六成江水流入内江,满足成都平原灌溉、运输及生产生活之需;洪水时,河流主线相对顺直,六成以上的江水泻入外江主流,避免洪涝之灾。

  “宝瓶口进水口”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是人工开凿出的内江的总进水口,如瓶颈般牢牢控制住内江的进水量,因此命名为宝瓶口。被分开的玉垒山形状如石堆,因此玉垒山也被称为“离堆”。

  内江水流至宝瓶口,河道变窄,再加上离堆对水流的阻拦,形成回流,多余的江水从紧接鱼嘴分水堤尾的飞沙堰溢入外江。飞沙堰高约两米,自动横向溢排沙石于外江,从而保证内江的顺畅流通不被淤塞。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级。

  中华民族善于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都江堰水利工程,集中体现了“道法自然”的理念和“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在不破坏自然条件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为人类服务,变害为利。

  可以说,都江堰治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危害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害,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道中华:都江堰为何在两千年之后仍然能正常运转?后世维护都江堰有哪些措施和经验?

  李钊:都江堰能沿用两千年,是因为它是一个千秋接力、不断完善发展的水利工程体系。

  “治蜀先治水”,历代蜀地最高行政长官同时肩负着治水护堰、兴修水利的重任。东汉灵帝时设置“都水椽”和“都水长”负责工程维护。蜀汉丞相诸葛亮设堰官,征调选拔1200名堰丁,实施常备性管理维护。宋代开始,都江堰岁修成为定制。

  我国历朝历代还利用新技术改进都江堰工程。元代,时任四川肃政廉访使(元代主管监察事务的官员)的吉当普以铁治堰,用铁石浇筑一万六千斤重的大铁龟作为鱼嘴,将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清代,时任四川总督的丁宝桢将笼石拦水改为条石拦水,条石间用铁链联结,再以桐油调和石灰嵌入石缝,石砌河岸和鱼嘴一直沿用至今,被称为“丁公鱼嘴”。

  新中国成立后,机械化的水闸和标准化的渠系取代了传统工程技术,都江堰抗灾能力明显增强,灌区渠系不断扩建,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现在,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总面积为1133.2万亩,涵盖成都、绵阳、德阳、资阳、眉山、乐山和遂宁等7市40县,肩负着灌区内2800多万人口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重任。

2023年4月5日,都江堰放水节活动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举行。随着主祭官的一声令下,一江春水流向广袤的成都平原。(齐齐哈尔新闻网发 安源 摄)

  除此之外,因都江堰而生的水文化发展至今。古时,为保障都江堰的正常运转,每逢冬季便进行岁修,筑成临时围堰阻断江水,淘修河床,加固河堤。到清明时节,举行放水仪式,祭祀祈福后拆除围堰,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后来,这个仪式演化为灌区人民的一项传统文化活动,以此纪念主持修筑都江堰的李冰,同时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放水节因此得名。

  2006年,都江堰放水节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说,都江堰不仅仅是科学之堰,更是智慧之堰、人文之堰。由都江堰衍生的水文化,渗入成都平原的民风习俗,成就了成都平原的人文气质。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受访者简介:

  李钊,四川省李冰研究会副秘书长。

  监制 | 杨新华

  统筹 | 康坤全 刘佳

  责编 | 刘娴

  审核 | 蓝希峰

  采写 | 刘渝西

  制作 | 胡琪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编辑:梁异】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