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观陇“新闻 ”作品联展第13站:驻足河州牡丹 体验舌尖“诱惑”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兰州7月21日电 (刘玉桃 艾庆龙)“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来自兰州的李子彬是位历史爱好者,在甘肃临夏游玩之时,专门抽出1天时间游览临夏州博物馆,当他看到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中新观陇“新闻 ”作品联展第13站:驻足河州牡丹 体验舌尖“诱惑”"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兰州7月21日电 (刘玉桃 艾庆龙)“牡丹随处有,胜绝是河州。”来自兰州的李子彬是位历史爱好者,在甘肃临夏游玩之时,专门抽出1天时间游览临夏州博物馆,当他看到新闻类展览颇为好奇,带着好奇和疑问进行观展。

  7月17日至21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在临夏州举行。李子彬观展后,对“新闻 诗词”融合模式和临夏的历史感到惊奇。他说,原来临夏自古就有栽培牡丹的历史,而且河州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多样,其中有“佛头青”“绿蝴蝶”“河州粉”等不少名贵品种,尤其是紫斑牡丹独树一帜。

7月17日至21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在甘肃省临夏州举行。刘玉桃 摄

  连日来,中新观陇·新闻报道暨书法绘画影像作品联合展吸引党政机关人员和民众前来参观。展览将甘肃风俗文化、工农业、科技教育等成就于一体,整体“打包”向外界推广甘肃。

图为甘肃省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右二)参观展览。高展 摄

  甘肃省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到临夏州博物馆参观展览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情系民族地区,关心临夏发展,用笔触书写感动、用话筒传递温暖、用镜头反映变化,创作了一批接地气、冒热气、带露珠的新闻作品,为打响叫亮“花儿临夏·在河之州”品牌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

  郭鹤立称,此次展览以新闻作品的方式,独特展现了陇原大地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民众生活等内容,赋予了新闻作品艺术生命,增强了宣传感染力和传播力。

  此次展览是中新社甘肃分社耗时一年,联合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巴子画话等机构和业界人士,邀请全国多位书法家和绘画师结合中新社日常采写的新闻作品,探索创新报道和传统书画艺术的融合表达。

  展览期间,恰逢临夏州2023年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暑期培训,参加培训的164名校长来到展馆参观。“对展览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词印象深刻,在孩子小的时候培养他的正气,让他心念端正,非常重要。”临夏州教育局局长张小林说,“那么如何养‘正’一个孩子,我们观看了中新社对几十名校长名师访谈,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此问题给予回答,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学习。”

图为临夏牡丹盛开。(资料图)临夏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除了经济、社会、教育相关内容,美食当然也是展览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本次展览吸睛最多的便是临夏美食,频繁引得观展者驻足。东乡手抓、河州包子、暖锅子、高原西瓜、爆炒草鸡、油炸馃等,这些“河州味道”飘香展外,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搜索了解,线上“点单”。

  “展览是一种文化体现,也是时代的印记,展中呈现的书法、古诗词、陇原故事等,将传统文化与新闻报道结合,是古今文化融合的创新探索。新闻记录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智慧,二者巧妙融合,给人古今和鸣感。”甘肃省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邵志刚说。

  临夏州博物馆馆长韩杰和多次观展,并结合自己的认知,现场兼顾讲解工作,他说,展览中将新闻报道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是一种创新,让大家走进新闻同时,又受到传统文化洗礼,对于传播传统文化有着很重要意义。

  联展分为《每周一词》《周周有画》《二十四节气》《影像作品》《国际传播》五个篇章,在甘肃全省巡展。临夏展览结束后,还将赴甘南、兰州新区展出。

  此次联合展由中国新闻社甘肃分社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甘肃分公司承办,临夏州委宣传部、临夏州博物馆协办,甘肃银行、红川酒业全程支持。巡展的书法作品由兰州大学书法研究所提供,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完)

【编辑:刘欢】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