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下这片“蓝色海洋”,整座山都绿起来了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7月20日电 (高琰瑭)谈起光伏发电,你会想到什么?在湖南娄底,有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光伏基地。覆盖着碧绿植被的小山坡上,整齐排列着一片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种下这片“蓝色海洋”,整座山都绿起来了"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7月20日电 (高琰瑭)谈起光伏发电,你会想到什么?在湖南娄底,有一座建在山坡上的光伏基地。覆盖着碧绿植被的小山坡上,整齐排列着一片片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站在山顶远眺,犹如一片蓝色的海洋,颇为壮观。

  2021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了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清单,涉及19省份。其中,就包括了大唐华银娄底生态治理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这是中国中部四省唯一获得批复的国家基地,也是该区域最大的山地光伏项目,项目由大唐华银金竹山发电公司负责开发和建设。

  “复合型光伏 生态治理”模式变荒山为青山

  “春天绿油油,秋天光秃秃,冬天一把火,满山净石头。”在锡矿山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形容的是过去锡矿山一年四季的景象。这里曾是位于中国湖南娄底的“世界锑都”,有着长达120多年的锑矿开采历史。然而,由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粗放式矿产开采,这里的矿藏逐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

  2009年,锡矿山地区冷水江市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这里过往繁荣的盛况不再,只剩下废渣堆占土地,山体植被荒芜、石漠化,动植物多样性退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大唐华银娄底生态治理光伏基地项目因地制宜,采取“复合型光伏开发 生态治理”的模式,打造可再生能源基地。不仅为锡矿山周边的村子提供了就业,也协助了当地的生态治理。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利用光伏板下面的空间,改善土壤,种植萝卜、辣椒、玉米等农作物,将原来的荒地、石漠化地区,变成了可供居民利用的土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一般来说,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建设光伏基地可能会出现占用农业用地、光伏产业和农业发展之间争夺土地资源等矛盾,因此,光伏基地往往都建设在戈壁荒漠等地区。但锡矿山光伏项目并不存在这一问题。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是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开展建设,利用了原本无法种植作物的荒地,铺设光伏阵列,几乎完全不会占用村民们的耕地。

  光伏项目建设帮助居民缓解用水难题

  据大唐华银公司锡矿山项目部技术专责朱勇介绍,锡矿山光伏项目所在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地貌,每当春季降雨,雨水都会通过山体渗漏到地下溶洞,根本存不住水。而当地的村民想要喝水只能靠修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村所有的生活用水只能依靠一口村民自己挖建的水塘,而这个水塘,每年也仅仅只能让村民喝上七个月的水。

  而光伏项目的建设则可以帮助当地居民缓解“用水难”的问题。据介绍,当地光伏项目结合本地生态环境特征进行“农光互补”和“林光互补”的开发,开展光伏区灌溉、种植、养殖、治沙、矿区的生态治理及水土保持。2022年6月项目正式开工以来,当地长达6个月的连续干旱,造成两个村组的留守居民严重缺水。随着项目的开展,项目部积极配合政府进行帮扶工作,共派出洒水车50余台次免费帮扶留守老人送水。目前,大唐华银已帮当地修复了一座水塘,并完成清淤。未来,在该光伏发电项目的农光互补水源灌溉系统配套工程建设实施后,项目区内水质将得到改善,并将利用PE输水管为缺水地区引来水源,使农作物得到灌溉,人畜饮水得到保证。

  朱勇介绍称,希望未来通过生态修复,将锡矿山项目地区打造成远看是光伏组件的蓝色海洋、近看板下是鲜花绿草的海洋,转型为旅游打卡景点,带动周边旅游农家乐、本地土特产开发销售、旅游住宿等附属产业的增加,真正起到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完)

【编辑:李岩】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