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社会老龄化 专家聚焦防控慢性病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7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多种慢性病并存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如何防治并管理慢性疾病成为各方专注的话题。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应对社会老龄化 专家聚焦防控慢性病"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上海7月2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兼具快速与深度特点,多种慢性病并存成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如何防治并管理慢性疾病成为各方专注的话题。

  2日正在上海举行的2023中国老年慢病大会以“科学防治慢病,助力老龄健康”为主题,专家们各抒己见。为期两天的大会上,170余场相关报告,涵盖老年慢病领域130余个热点、痛点、难点问题,重点探索慢性病管理与慢病防治的策略和方向。大会同期发布老年慢病防治促进行动和老年慢病管理系列指南。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大会主席刘维林指出,快速发展的老龄化使我们面临众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老年慢病高发。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教授李小鹰看来,老年患者的重要特点是多种疾病共存,老年人因器官衰老、生理功能减退而易患多种慢性病,伴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快速进程,共病的患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已成为威胁老年人群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是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大会执行主席季光认为,应对慢病挑战,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共同努力,需要生命科学、医学科学、中医药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人口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创新医学发展模式,为慢病防治提供智慧。大会期间,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姜晓朋强调了三个关键词:转型、研究和创新。姜晓朋指出,积极应对老龄化需要整个社会的转型,这超越了卫生部门和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采取政府和全社会共同推动;需跨部门和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来支持决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贾伟平提出,慢性病防治要从仅治疗患者的生理症状与疾患,到基于患者的社会、心理、环境、个体化危险因素提供多维度、全程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她分享了慢性病防治管理模式的转型案例和大数据推进医防融合式糖尿病全程管理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指出,医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贡献,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整合医学的出现是对传统医学的补充,通过综合各种医学方法和理论,可以更好地应对健康问题。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研究员吴静指出,慢性病是中国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她强调,要重视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应对策略的重要性,包括关注身体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的筛查与早期干预,预防老年人失能,关注口腔健康,并重视老年人群伤害的预防;同时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抓手,加强慢病管理和老年健康管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上海健康医学院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周亮认为,随着智能科技与医学的交叉融合,我们需要探索适应健康中国发展的新型“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并构建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不同阶段的健康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新业态下的全链条主动健康生态群势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推动老年主动健康科技的发展,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健康需求,并为构建全面、全民参与的健康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在采访中,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吴玉韶强调,学习是最佳的养老方式,并指出,提升健康素养是老龄健康亟需的重点,而健康教育是关键。这位专家倡导用老年教育取代养老机构,“这是一种更积极、主动和经济的养老选择”。他指出,老年教育应转型为更具赋能性的发展模式,以在健康老龄化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据了解,大会发布了老年慢病防治促进行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与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共同启动该行动,以老年慢病防治5项标准编制和采信为抓手,以助力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工作为核心。大会还发布了老年慢病管理系列指南,包括:《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指南》《老年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指南》《老年骨质疏松症慢病管理指南》《老年前列腺增生慢病管理指南》等。(完)

【编辑:李岩】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