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分享给大家!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开阔、科学严谨、系统完备,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思想性、指导性。讲话闪烁着文化自信自强的思想光芒,通篇贯穿着深邃的历史眼光和清醒的历史自觉,全面展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自信和主动精神,有力凸显了我们党站在时代的高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定意志,充分彰显了文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深入阐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回答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鲜明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课题,丰富发展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原创性贡献,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闪烁着与时俱进的时代光芒,以对民族复兴和人民需求的统筹把握,以对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关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开辟了我们党对文化强国建设重要地位及其规律认识的新境界,充分展示了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大格局、大气魄、大担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文化与国力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的软实力;就文化与道路而言,文化自信越来越支撑道路自信;就文化与民族精神而言,文化越来越是滋养民族精神的沃土;就文化与人的发展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条件。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推动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起文化文明的磅礴力量。
——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中创造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无不证明中华文化极具创造性与生命力。每到重大历史节点的时候,我们的文化都能激励伟大的中国人民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团结一致地奋勇向前。正是这种继往开来的宝贵精神特质赋予中华文化以强健的韧性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历经沧海桑田,造就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理想、精神与价值基础。历史充分表明,文化兴盛和经济繁荣就像民族复兴的一对翅膀,展翅高飞不仅需要有深厚的物质力量做基础,还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方向,二者不可缺其一。实践也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富强,更要在精神上富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举旗定向,亲自谋划、亲自指导、亲自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文化为国家和民族之魂、国家治理之基,塑造整体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格局;坚持以摸清文化资源家底为支点,进一步夯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基础;坚持以重大工程项目为牵引,凝聚各方合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走深走细;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坚持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平台,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合共生。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就,使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极大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极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取得新辉煌。
这十年,我们扎实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书写了民族复兴之路上精神复兴的壮丽篇章。实践充分证明,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开启新篇章的根本保证。
在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一定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质的精髓要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作用等,切实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
——在全面贯彻“两个结合”中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就“第二个结合”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指出这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果是互相成就,筑牢了道路根基、打开了创新空间、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结合”在新时代的最大成果,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又为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指引。
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脉、人心的凝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党和人民事业的理论基础,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指针。只有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固本开新、永葆生机,否则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因此,在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穿到文化建设各方面,让文化领域的一切工作和活动紧紧围绕这一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同时,我们还要坚定站在中华大地上,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在系统把握“五个突出特性”中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就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握突出特性、掌握精髓要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创新创造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创新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在探索中突破超越、在融合中出新出彩,形成良好的文化生态,是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发展,运用赋予新意、改造形式、增补充实、拓宽延展等方法,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媒体有机融合,以数字化为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民族复兴立根铸魂。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新时代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新气象新作为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和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贸易载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的建设与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息息相关。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这次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凝聚思想共识中激发力量,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守正创新,在把握时代脉搏中担当作为,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而团结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