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非遗”迸发新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大理6月15日电 (黄兴鸿)15日,记者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来,大理州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并积极探索“非遗 ”融合发展新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云南大理:“非遗”迸发新活力 赋能乡村振兴"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大理6月15日电 (黄兴鸿)15日,记者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获悉,近年来,大理州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并积极探索“非遗 ”融合发展新模式,让非遗迸发新活力,赋能乡村振兴,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大理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彝族等民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科长张爱华介绍,在漫长的岁月中,大理州各族民众创造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目前,大理州非遗项目达72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8项,位列云南省第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12人,数量位居云南省前列。

图为游客欣赏剑川彩绘木雕。 黄兴鸿 摄

  大理州在保护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积极探索“非遗 扶贫”、“非遗 旅游”、“非遗 产业”等融合发展新模式。

  剑川木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大理州剑川县的段四兴是剑川木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973年出生于木雕世家的他,以“非遗 扶贫”的模式为乡村振兴助力输血。段四兴介绍,“这十年我带出的徒弟有800多人,培训的当地、周边民众及学生超过5000人,许多人从事木雕工作后,生活越来越好。”

  据悉,大理州仅剑川木雕、鹤庆银器两项非遗品牌,就带动当地4万多名民众脱贫致富,实现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对接融合。

  大理州推出的“非遗 旅游”深受游客欢迎,剑川黑陶是云南省级非遗项目,38岁的董志明是剑川黑陶的州级非遗传承人。他告诉记者,十年前他家烧制销售黑陶年收入不到10万元,“非遗 旅游”推出后,前来体验黑陶制作的人逐年增加,今年前5个月他已接待1000余人次,此外还有3000余人预约这个暑期前来体验,预计今年收入会超过200万元。张爱华介绍,非遗体验、研学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前来大理州参加非遗体验、研学的游客每年约增长30%。

图为布扎云南省级非遗传承人杨银梅制作饰品。 黄兴鸿 摄

  “非遗 产业”是以传统工艺工作站为龙头,采取政府支持下的“高校 文化企业 代表性传承人”的协同创新模式,探索传统工艺的现代应用,实现传统工艺的学术研究、传承发展、创新实践三者融合,促进传统工艺振兴。据统计,2021年鹤庆银器和剑川木雕年产值分别达31亿元、5.6亿元。

  据悉,大理州将持续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力争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设非遗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为非遗保护培养后继人才,不断提升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水平,增强非遗影响力,在“非遗 ”融合发展上作更多创新尝试。(完)

【编辑:刘阳禾】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