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在京举行

导读: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日前在京举行,该学术活动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在京举行"分享给大家!

  齐齐哈尔新闻网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由华夏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遗传承发展与创新高峰论坛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日前在京举行,该学术活动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活动现场举行了“唐卡修复标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

  古文物修复技艺专场旨在探索当下该领域标准建立路径及人才培养模式,与会专家建言献策,从不同角度发表了观点和看法。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张立福认为,高光谱技术在文物保护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让科技在古文物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要积极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等技术,让高科技在古文物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郭宏认为,建立古文物修复的标准规范非常重要,需要通过建立标准加快修复效率,提升人才培养速度,并介绍了制定标准的具体内容和程序。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允丽认为,要遵守修复古文物的最小干预、可逆性、保护性、材料和方法适应性等基本原则,让古文物“有尊严地活下去”很重要。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安夙认为,必须展开抢救式、系统性的修复保护,以标准的建立促进修复方式上台阶,以人才的培养推动技艺的传帮带。同时,创新展览方式,让公众通过看展提升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知。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原副主任赵古山回顾了近些年来举办的各种文物国内国际展览,指出历史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亟需古文物修复的各类技术人员合力,在多种环境、材质、以及不同放置的方式中寻找出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保存方法。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唐卡修复室主任王瑞分享了和世界各国古文物顶级修复机构和一流修复师展开交流的情况,认为中国古文物修复水平正在奋起直追,希望通过加强修复技术交流、传承技艺共享等方式,推动行业整体修复水平的快速提升。“修复标准的建立、科技手段的融入、行业人才的系统培养,相信古文物修复技艺会进入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他说。

  华夏文化促进会非遗分会会长常月红指出,古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古文物修复技艺是我国非遗传统技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着力做好古文物修复这项工作,展现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和实力,对文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场举行了“唐卡修复标准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据悉,该中心的成立旨在展开古文物修复技艺标准的研究和该领域修复人才的培养。(完)

【编辑:叶攀】 丝瓜网 crfg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