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导读: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阮煜琳 “撮泥鳅咧,撮泥鳅咧,哈尼姑娘下田去呀,去把泥鳅撮……”这

丝瓜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分享给大家!

  中新社昆明5月22日电 题:特写:“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上的云南民族生态文化

  中新社记者 缪超 阮煜琳

  “撮泥鳅咧,撮泥鳅咧,哈尼姑娘下田去呀,去把泥鳅撮……”这是云南哈尼族的一首传统歌舞《阿究赫》,演绎了哈尼族姑娘在其先辈构筑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里,获取丰富生物资源作为食物的场景。

  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球主场活动22日在中国云南昆明举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国有关机构、《生物多样性公约》主席团、相关国家驻华使馆、国际环保组织等代表共2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上,穿插有哈尼族《阿究赫》、白族《东山放羊调》、傣族《让我听懂你的语言》等传统歌舞,向中外嘉宾展现云南民族生态文化,传递各民族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的贡献。

  云南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世居于此的2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由此形成了丰富的民族传统生态观念和文化,是生态环保理念与实践结合的范本。

  “我们哈尼族的梯田顺应地势、因势利导,山顶种树涵养水源,山腰村寨繁衍生息,山坡梯田种养结合,山下坑塘截污减灾,呈现出特有的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教育工作者杨钰尼告诉记者,哈尼族千百年来保持着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观念,“我们祖先在人的权益与生物权益之间寻找了一种相对公平的解决路径,即在维护自身生存权的同时,通过各种禁忌、仪式和行为,表达对生物、对生命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来自云南大理的白族女高音歌唱家何纾介绍,白族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个朴素的哲理——靠山吃山,吃山还得养山。“从许多传统风俗习惯中可见白族的生态文化观,如在白族村庄附近都有特定的风水林,任何人不得损坏其一草一木;白族自古就有集体植树、封山护林育林的传统节日,如插柳节、缀彩及封山仪式等;白族也重视保护动植物,在大理鹤庆一带的白族,至今保留着祭鸟节。”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每个傣族村寨都有“竜林”。西双版纳曼掌村傣族姑娘玉发罕向记者介绍,“‘竜林’内的一切动植物、土地都严禁砍伐、采集、狩猎、开垦。”因傣族有保护“竜林”的文化习俗,西双版纳当地的大面积森林得到长期庇护。

  2021年10月13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通过《昆明宣言》,土著人民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贡献被写入宣言: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通过运用传统知识、创新和做法,以及他们对传统土地和领地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管理,为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作出贡献。

  今天的活动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视频致辞中再次提到,“承认土著人民和地方社区的权利,他们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强大的守护者。”

  “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往往也是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首创院长、东陆特聘教授段昌群说,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因居住地的生态不同,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创造出众多保护和利用生物资源的鲜明理念和传统知识。当在一个具体区域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就必须把人们的生存、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要尊重各民族的行动力和发言权。“因此,云南正在挖掘和保护、运用各民族的生物多样性文化,作为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功能的知识、信息、方式的来源。”(完)

【编辑:葛成】 丝瓜网 crfgs.com